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医药
关注
2.9W 人关注
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
医药生物
+1.81%
龙头股
三元基因
+21.07%
苑东生物
+17.69%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9日电,礼来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阅读 54.1w+
    12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9日电,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制定《昌平区“人工智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赋能脑机接口领域创新。推动脑机接口产品研发应用。围绕脑机接口涉及的神经信号采集、解码、控制和反馈等关键环节,支持开展新型柔性神经电极、信号采集芯片以及脑机接口系统所需的传感器、电池等核心器组件研发,加速开发高端脑电生理监测设备、超高场磁共振设备、脑磁图设备、闭环神经刺激和调控设备等核心仪器。鼓励区域内各类医疗、康养机构,率先在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诊疗、药物及数字成瘾疾病诊疗、智能康复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开展脑机接口产品的临床应用。
    阅读 66.6w+
    18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卞纯
    美欧贸易协议对制药行业影响几何?分析师:成本或增近200亿美元
    阅读 32.9w+
    3
    14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9日电,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发稿时,7月以来已有62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近八成被调研的公司7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偏好看,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共有67家公司7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投资价值获得认可;医药生物行业有66家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创新药、创新器械方向的机遇值得关注。
    阅读 137.5w+
    1
    80
  • 昨天 21: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8日电,据新华社,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类具有“降解功能”的小分子候选药物,为侵袭性乳腺癌治疗提供全新思路。公报说,这一研究不仅是在抑制癌细胞的信号传递,更是在瓦解其信息基础结构,是精准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类分子未来不仅可能用于乳腺癌治疗,也有望拓展至其他相关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疾病。
    阅读 190.3w+
    82
  • 昨天 17:14 来自 一财
    财联社7月28日电,礼来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阅读 217.5w+
    49
  • 昨天 12:06 来自 上观新闻
    财联社7月28日电,在7月2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国投公司主办的“智链科创·赋能AI创新生态”专场论坛现场,国投先导第三批市场化子基金的遴选启动,重点关注龙头链主、CVC等领域。根据公告,上海国投先导公司所管理的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拟投资第三批子基金,包括:新发起设立的子基金(简称:新设子基金)和以增资入伙方式参股已设立的基金(简称:后续募集子基金)两种形式。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拟投资的第三批子基金应为设立或迁址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子基金须由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通过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本次遴选鼓励与符合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重点布局方向的龙头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
    阅读 268.2w+
    1
    72
  • 昨天 10: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创新药BD热潮持续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5亿美元组合授权协议
    阅读 79.5w+
    20
    281
  • 07-25 19: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5日电,罗氏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Elevidys疗法用于3至7岁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条件性上市许可(CMA)申请给出了负面意见。罗氏称,鉴于DMD领域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罗氏计划继续与EMA合作,探索潜在的解决方案。
    阅读 345.7w+
    14
  • 07-25 14: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5日电,在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介绍,国家医保局近期出台文件,新设立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这是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扎实举措之一。目前一共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了创新药目录。下一步,医保部门将按程序做好后续工作。
    阅读 365.6w+
    33
  • 07-25 09:0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科兴生物控制权博弈升级:董事会合法性与表决程序成焦点 纳斯达克退市风险暂缓
    阅读 80.5w+
    3
    10
  • 07-25 08: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5日电,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10余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的代表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在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如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分类优化挂网服务,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促进医药全球化发展。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家医疗机构分享了无管技术、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6家医药企业分享了创新药械的研发生产情况,3家投资机构介绍了医药领域投资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介绍了中国—东盟医药集采平台助力中国药械走出去情况,6家新闻媒体对推动打造良好的创新医药发展生态等提出了意见建议。与会代表反响积极热烈,一致认为本场座谈会体现了国家医保局“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鲜明态度,希望将有限的医保资源用以支持高水平的真创新,更好支持中国药械高质量发展。
    阅读 335.8w+
    3
    90
  • 07-25 07: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5日电,随着公募基金二季度报告披露收官,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和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等外资公募机构的持仓策略浮出水面。从策略层面看,部分外资公募旗下的绩优产品在二季度延续了“科技+医药”的核心配置,同时显著增加了高股息资产的持仓,形成了“进攻+防御”的均衡布局。展望未来,外资公募管理人普遍表示,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创新药和高股息资产等领域,并通过灵活的配置策略应对潜在风险。
    阅读 299.4w+
    1
    59
  • 07-24 11: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在今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的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阅读 255.1w+
    1
    234
  • 07-24 11: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推动外资企业延链布局。发挥外资研发中心集聚优势,支持进口创新药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同步上市,推动全球首发产品落地。把握跨国公司本地化生产、多产地布局等战略调整机遇,加强清单管理,持续跟踪服务,推动5个以上重点外资项目建设、100个进口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本地生产。
    阅读 270.4w+
    1
    47
  • 07-24 11: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快产业承载区提质扩容。在张江科学城,发展现有优势赛道,积极承接新兴赛道、未来产业的研发、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在外高桥区域,重点承接细胞基因、医疗器械跨境研发生产。持续推动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三年内新建100万平方米,存量更新100万平方米。推动产业承载区调规扩容。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联动区。世博区域重点集聚总部办公运营功能,打造国际组织集聚区;老港区域重点发展医用同位素药物,建设化药CDMO平台;金桥区域重点推动生产制造集聚,形成差异发展的产业联动格局。
    阅读 262w+
    40
  • 07-24 11: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强新兴赛道、未来产业培育。聚焦通用型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等新兴治疗技术,在实体瘤、自免疾病、退行性疾病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RNA、新型核药等平台型技术,在新靶点、新机制原创新药上不断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AI智药、前沿诊断、高端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生物合成技术应用,在特医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等领域不断突破。加快推动新兴赛道、未来产业产品技术的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
    阅读 280.5w+
    55
  • 07-24 10: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提升创新主体密度。实施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设施规划,推动大科学设施升级改造和开放共享,构建“装置+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强化源头创新。推动高能级研究机构建设。引导全球研发中心、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高质量孵化器及概念验证中心等市场创新主体进一步集聚。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研究建设本土生物医药数据库,并联动国内外知名生物数据库,服务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
    阅读 266.8w+
    1
    20
  • 07-24 10: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聚焦张江科学城、外高桥区域,形成创新核爆点、产业承载区、产业联动区“1+1+X”一体发展的联动格局,加快建设“要素集聚、生态完备、配套齐全、活力四射”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致力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三年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五十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阅读 266.9w+
    1
    47
  • 07-24 10:14 来自 财联社
    国家医保局:集采中选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
    阅读 55.4w+
    15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