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广生堂披露全球首个三联全口服治疗方案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该II期临床试验被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 ②业内预计项目后续临床进度有望加速。 ③该联合用药方案正式获批进入II期临床将有助于支持后续开展大规模临床来挑战乙肝功能性治愈难题。
财联社4月24日电,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财联社4月24日电,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方面,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在数智化转型推广方面,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具有引领性的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推动打造5个医药数智化转型卓越园区;在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设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①从欧林生物2024年度业绩来看,其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吸附破伤风疫苗年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5亿元; 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其研究的四大“超级细菌”疫苗中,重组金葡菌疫苗将完成临床III期入组,并预计在2027年能实现量产。
财联社4月21日电,近日,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果带队赴广东,走访部分医药企业、科研单位和药品审评检查部门,围绕加强监管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黄果对广东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予以肯定,强调要落实全面深化药品监管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健全“一支队伍、一张网络和一套标准”,高质量实施药品补充申请改革试点;探索优化前置服务,巩固提升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信心,支持引导骨干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加大创新药物研发力度。
财联社4月18日电,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4月15日至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和中国药科大学调研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征求基层群众和管理服务对象对药品监管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李利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紧跟医药科技创新前沿,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积极支持江苏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前列。
①今日,2025未来XDC新药大会在成都举行; ②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企业高管及业内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DC/核药开发前沿技术、出海策略等话题。
①截至4月16日,已有2只医药主题基金新进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TOP10; ②4月以来,多只医疗ETF被净申购较多,有医疗ETF的基金份额总额创新高; ③基金经理认为,医药不是局部被低估,是全面被低估,而创新药的气质已变。
财联社4月16日电,发改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组织召开医药产业相关政策座谈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初绽同志主持,来自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和行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围绕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了完善产业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财联社4月16日电,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表示,近年来,大陆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台湾同胞来大陆生活、就医提供了更好保障。我们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完善台胞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为台湾同胞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申请医师执业注册和短期行医等提供便利。我们也积极鼓励和支持两岸医药卫生交流,欢迎台湾医药界人士前来大陆参访交流。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对于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毕得医药今日表示,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约20%。比对美国关税豁免清单,公司大部分产品在豁免清单中,因此目前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去年已完成美国研发中心的建立,和美国仓库的改造升级。公司已利用美国子公司的研发中心和仓库针对关税政策制定应对措施,目前美国子公司产能和仓储能力与公司需求匹配,暂时没有进一步在美国加大相关投资建设的计划。”(记者 吴旭光)
①受益于大数据、AI等技术的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②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同程度押注AI,已经成为行业性的趋势。 ③头部企业具有更清晰的战略布局,为占得先机而全力出击。
①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共迎来16家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合计募资募集金额为182亿港元; ②内地企业已经成为赴港上市的主力,医疗设备与服务、有色金属以及消费者服务行业IPO数量最多。
①美国FDA对外宣称将逐步取代动物测试要求的消息,带动AI医药企业股价上涨,对传统药物评价CRO企业造成冲击; ②有观点认为,此举代表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也有观点认为,远未达到可以实施的地步。
①券商指出,目前是本土产业链实现进口替代、重构市场格局的战略转折点,国产替代已从战略储备转化为必然选择,“科特估”是对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定价。 ②此前已有公司表示,由于我国针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产品竞争力将相比美国竞争对手更加明显,有利于加速国产替代。
财联社4月10日电,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消息称,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海信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商品名:信玖凝)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血友病 B(先天性凝血因子IX缺乏症)成年患者。
①多数受访上市药企并不慌张,有企业称若是药品关税落地,会提价保障产品毛利率; ②还有企业称,其产品在美很难被替代,密切关注相关动态; ③业内专家称,若药品关税落地,相比较原料药和仿制药,创新药或受冲击最小。
财联社4月9日电,今日在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徐徕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和增长率均居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之首。自2019年以来,浦东1类国产创新药累计获批21个,创新医疗器械31个,今年截至目前已获批上市2款一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
①被问及关税影响时,A股医药板块多家公司已给出回应称“影响有限”。 ②券商指出,总体而言医药板块整体具备较强的抗关税风险能力。医药行业整体以内需为主,大部分子行业受到关税影响较小。分析师看好板块这些细分方向>>
财联社4月7日电,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诺华(Novartis)申报的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