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医疗器械
关注
2.0W 人关注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达到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等目的。
医疗器械
+0.39%
龙头股
宝莱特
+20.02%
五洲医疗
+19.99%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宝莱特涨超15%,五洲医疗、中科美菱涨超5%,阳普医疗、春立医疗、山外山、迪瑞医疗、浩欧博等跟涨。消息面上,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
    春立医疗
    +1.08%
    阳普医疗
    +6.01%
    阅读 90.1w+
    59
  • 3小时前 来自 央视新闻
    今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同比增59%和87%
    阅读 28.1w+
    16
  • 5小时前 来自 湖南日报
    财联社7月7日电,日前,湖南省市际联盟(湘潭)创口敷料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线上报价与信息公开会在湘潭市医保局召开,标志着此次覆盖全省的高端创口敷料集采进入关键阶段。前期,采购文件制定发布、企业产品申报、医疗机构需求量填报等环节已完成。作为集采流程核心环节,此次共有181家企业报价。根据企业报价结果初步测算,各类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70%,预计今年底前落地执行。中选结果将直接影响未来两年湖南省相关医疗机构的创口敷料供应结构和采购成本。
    阅读 143.8w+
    59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中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对等限制” 业内:三大品类受关注
    阅读 24.9w+
    10
    142
  • 昨天 15:13 来自 财联社
    中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阅读 50.5w+
    605
  • 昨天 15: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6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答记者问。问:我们注意到,欧委会近期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于7月6日发布通知,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持续在公共采购领域对中国企业设置壁垒。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处分歧。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顾中国释放的善意和诚意, 仍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因此,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限制措施。相关措施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方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阅读 245.5w+
    745
  • 昨天 15: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6日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具体品目清单见附件)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上述措施不适用于仅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能够满足采购需求的采购项目。二、本通知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施行之日前,涉上述措施的采购项目已经发布中标、成交结果公告的,可以继续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不执行本通知规定的措施。
    阅读 237.3w+
    827
  • 07-04 11: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应用。支持多任务协同的药物研发模型开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生成、药物筛选及优化、药效预测、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等环节应用。支持医药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建设智能化实验室等新型服务平台。支持口腔、骨科等个性化植入耗材的设计定制,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决策、手术规划等智能诊疗产品研发,提升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动医药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推进垂类模型和智能体在药械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和流通追溯等环节应用,打造智能工厂等应用标杆。
    阅读 322.5w+
    1
    50
  • 07-03 19: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药监局十大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 脑机接口有望获专门政策支持
    阅读 90.7w+
    25
    395
  • 07-03 18: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类型,撰写相应的报告范围规范,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持续推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主动监测新项目,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基本框架和相关数据库建设方法,指导注册人利用医疗器械警戒新工具、新方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与利用。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指导地方加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和监测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阅读 264w+
    81
  • 07-03 18: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科学制定高端医疗器械审评要求,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体系。加快制修订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种植用口腔骨填充材料和镍钛合金血管内植介入等相关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研究制定多病种、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或者审评要点;简化核心算法不变而算法性能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变更注册要求;探索完善采用测评数据库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要求;对在不同平台注册的同一人工智能软件功能,若能证明平台的等同性,简化审评要求。研究人工智能、生物芯片等技术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性能及安全性评价中应用。修订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探索高端医疗器械使用电子说明书的路径和要求。
    阅读 289.1w+
    64
  • 07-03 18: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对符合要求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高端医疗器械继续实施创新特别审查,进一步优化创新审查工作,加强申请人和审查专家的沟通,强化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的技术指导。对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变更注册,按照创新特别审查程序开展审查。支持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产业政策中涉及的高端医疗器械加快上市。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材料“揭榜挂帅”产品的注册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对依法作出附条件批准的高端医疗器械,探索附条件批准的具体要求。
    阅读 273.7w+
    15
    636
  • 07-03 13:1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3日讯,毕马威中国发布《首届健康科技50》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的医疗大模型中,按模型类别来看,大语言模型数量最多,占比近65%;按分布海内外发表数量来看,中国发布数量占比超70%。此外报告指出,中国智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猛,预计2025年将达242.3亿元,2026年-2027年总体有望保持较高速增长。
    阅读 308.5w+
    39
  • 07-02 2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日电,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相关工作部署,支持医疗器械产品出口贸易,规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的服务性事项办理,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是2025年7月3日—8月2日。
    阅读 285.5w+
    50
  • 07-01 17: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日电,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称,本市参保人员使用集采范围内的冠脉支架类中选产品发生的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使用集采范围内未中选产品发生的费用,将最高支付标准由7000元调整为848元,超出部分由个人自负(离休人员和一至六级革命伤残军人除外),自负部分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各类减负范围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本市参保人员使用集采范围外的冠脉支架类产品发生的费用按比例支付,由参保人员先自负 20%,其余费用再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阅读 262.2w+
    78
  • 06-30 19:0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30日讯,翔宇医疗发布消息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翔宇医疗认知障碍康复评估训练系统、数字OT评估和训练系统2项产品入选该目录。
    阅读 248.2w+
    1
  • 06-28 14: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8日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月28日)发布《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报告(2025)》。根据报告,“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持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我国医疗器械物流仓储总面积2358.08万平方米,医疗器械物流运输自有车辆突破4万台。截至2025年5月,我国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53个,较2024年增加37个。
    阅读 308.1w+
    100
  • 06-25 18: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在天津市走访考察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等,听取天津市药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调研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工作。期间,李利还参加了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有关活动。李利指出,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是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重点产品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加强全过程沟通服务,提升研发创新质效。要及时复制推广试点经验,缩短创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鼓励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促进全球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在我国同步研发、同步申报、同步审评、同步上市。李利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临床试验质量监管,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机构备案、临床试验许可、信息平台登记、日常检查与注册核查融合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从源头保障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阅读 262.7w+
    50
  • 06-25 16: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今年,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教育部介绍,此次增设的29种新专业,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了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同时,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阅读 278.6w+
    62
  • 06-25 15:24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AI医学影像再获突破:可提前10个月查出胃癌 智能化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动能
    阅读 78.6w+
    7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