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养老
关注
1.3W 人关注
全球老龄化加剧,使得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产业链应运而生。
养老
+0.08%
龙头股
易华录
+10.90%
新里程
+4.57%
  • 昨天 16: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止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3.27亿人,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的群众有4500多万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阅读 129.2w+
    40
  • 昨天 15: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五部门12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聚焦数字化关键设备和产品质量认证服务。加强数字化关键领域认证技术研究,开发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计算设备、工业操作系统、数据采集传感器、工业网关和智能检测装备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遴选出一批高质量数字产品。着眼培育消费品细分市场,推进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机器人、养老装备认证工作,丰富优质产品供给,重点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
    阅读 148.7w+
    63
  • 昨天 15: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新资产类型项目推荐发行。积极研究探索铁路、港口、特高压输电、通信铁塔、市场化租赁住房、文化旅游、专业市场、养老设施等尚无推荐发行案例的新资产类型项目的发行路径,加大力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帮助项目尽快满足发行条件。
    阅读 152.3w+
    39
  • 昨天 11: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山东近日出台《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涵盖社保补贴、稳岗返还、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其中,加力援企助企稳就业岗位,山东将实行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对在重点制造业、急需生活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重点群体,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2025年新缴纳或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社会保险缴费额的25%给予本人补贴。提高外贸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2025年12月底前,对相关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至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至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
    阅读 217.5w+
    24
  • 09-11 16:4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情感陪护、康复支持......养老机器人试点名单出炉 多个上市公司及明星企业参与
    阅读 53.2w+
    4
    61
  • 09-11 08:29 来自 深圳特区报
    财联社9月11日电,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以“科技赋能,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简称“深圳智慧养老展”)9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展会将汇聚全球200余家养老企业,集中展示逾2000款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产品,覆盖从智能居家照护到康养旅居的全产业链条。
    阅读 275w+
    3
    61
  • 09-09 11: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开幕,并发布《2024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514.0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这一数字比2023年增加了19.2万人。根据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514.0万人,占总人口的2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比2023年增加19.2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447.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1%,比2023年增加了15.9万人。
    阅读 293.7w+
    133
  • 09-08 19: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贝莱德表示,24%的养老金计划正考虑在未来一年增添另类资产;此类账户中万亿美元资金的一部分或有望流入私募股权、信贷等资产。根据贝莱德周一发布的一项调查,受访的养老金计划称,最有可能在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同时纳入另类资产的是默认目标日基金类产品。在考虑增添另类资产的养老金计划中,有30%表示,将为养老金储户的投资选项增添一个独立的私募基金。
    阅读 287.7w+
    1
    24
  • 08-27 11: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高品质、多元化、复合式的创新场景,是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商务部将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推广典型经验案例。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汇、养老服务消费季、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等,围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安排,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营造良好的服务消费氛围。
    阅读 270.8w+
    10
  • 08-27 10: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的主要问题是优质服务供给不够,商务部通过“对内放开、对外开放”,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共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阅读 257.4w+
    56
  • 08-25 20: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5日电,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8月25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并指出,适当提高长护险支付标准,核心目的是减轻养老机构中失能老人负担,让失能老人享受到更优质、更专业、更安心的照护服务。要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发挥实效,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指导各养老机构对照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照护条件、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保障对象。要力促产业发展,推动银发经济做大做强。继续发挥长护险“价值性购买”作用,引导、带动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侧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鼓励支持经营主体进一步做深养老服务品牌、做大养老产业,持续拉动银发消费,推动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实现双赢。
    阅读 269.1w+
    67
  • 08-24 16:38 来自 南方plus
    财联社8月24日电,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养老金融专题会议暨金融与养老产业对接活动”在广州开幕。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学界和养老产业界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养老金融发展、银发经济未来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对接。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将加快出台省级层面养老金融的指导性文件、加快建立养老领域“白名单”融资机制。这意味着广东正加快从政策探索走向制度落地,为养老金融和银发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阅读 294.3w+
    1
    84
  • 08-22 07: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8月20日披露信息显示,中意资产、长江养老合计登记3只债权投资计划。不过,从行业整体新增登记情况来看,债权投资计划正经历调整周期。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同比降幅超20%,登记规模近年来持续萎缩。其收益率也逐步走低,已降至2%—3%的水平。受融资需求减弱、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保险资管的另类投资业务结构正经历转变。在收缩债权投资计划的同时,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迅速增长,成为险资应对“资产荒”和获取更高收益率的新方向。业内人士认为,在另类投资转型过程中,保险资管公司的投研能力、项目筛选能力、风控能力均有待提升。
    阅读 316.9w+
    1
    71
  • 08-19 15:11 来自 财联社
    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9月1日起实施
    阅读 64.8w+
    15
    862
  • 08-19 15: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9日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对外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明确具体操作办法,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通知规定,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①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②申请之日前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到12个月;③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此前,参加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一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二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出国(境)定居。在此前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申请领取的基础上,通知增加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参加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类申请渠道。
    阅读 258.5w+
    11
    1541
  • 08-15 18: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下阶段,金融政策将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并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一是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二是不断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三是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发挥财政、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效应,加快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加大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优化养老、育幼、医疗等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阅读 347.4w+
    7
    888
  • 08-15 08: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银发消费市场正不断扩容/升级,日常消费、医养看护、养生保健、精神情感构成四大主力板块,日常消费比重最高,精神消费占比快速提升。未来10年银发群体将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的生力军,当前或为布局银发市场的机遇期。通过复盘日本银发产业和消费公司股价表现,发现日本银发市场在康养保健、旅游文娱、时尚美护、陪伴经济、看护养老等细分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阅读 339.2w+
    8
  • 08-13 09:53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8月1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10点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将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12日下午发布的两项重磅利好政策: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贷贴息。

    个人消费贷方面,政策明确:今年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今后我们贷款买车、买家电等个人消费,国家会补贴一部分贷款利息,额度是1个百分点。

    服务业经营贷方面,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今后向银行贷款也能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例如,以前企业贷款利率是3%,今后就只需要2%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两项贴息政策也被业内称作金融“国补”,跟正在进行的以旧换新“国补”相衔接。不难看出,国家正在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阅读 276.3w+
    166
  • 08-12 18: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2日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贴息支持,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具体条件如下: 一是支持范围。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受贴息支持。 二是期限条件。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三是资金用途。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阅读 268.3w+
    123
  • 08-09 08:05 来自 澎湃新闻 滕晗
    “不缴社保”约定无效!新司法解释9月起施行,如何更好落地?
    阅读 124.6w+
    1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