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养老
关注
1.2W 人关注
全球老龄化加剧,使得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产业链应运而生。
养老
+2.05%
龙头股
海看股份
+8.36%
久远银海
+7.09%
  • 06-22 14:0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6月22日电,据北京市民政局在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万人,平均每天净增800人。预计到2031年,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阅读 460.3w+
    523
  • 06-20 14: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施罗德集团中国事务主席Sebastian WOOD表示,预计中国国内养老金市场的增长将远超其资本市场的增长。此外,全球多元化投资可以为中国养老金计划成员的投资组合带来重大的收益。但是在中国,如果不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部分,目前养老金储蓄只能投资于国内资产,因此建议将国际资产纳入中国养老金投资组合。(财联社记者 王宏)
    阅读 380.5w+
    1
    46
  • 06-20 13: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宏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谈养老金不足担忧:老有所养是政府责任 建议养老金来源区分年龄段投入
    阅读 85w+
    56
  • 06-20 12: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6月20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优化养老金融政策体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蔡希良认为,我国已经建立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三支柱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尽早采取行动,优化养老金融政策体系,大力提升第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与覆盖面,切实解决养老金储备不足的问题。比如,在税收方面,研究适度提升个人养老金的税优额度,同时优化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无差别增收3%的个税的政策,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灵活就业人群等全程免税,从而增强第三支柱对广大免个税群体的吸引力等等。
    阅读 358.8w+
    70
  • 06-20 11: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到2035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有35万亿,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老年人有没有钱消费,敢不敢消费对释放银发经济潜力十分关键。中央部署养老金融大文章,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解决养老金融和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风险保障不足的问题。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和保值增值的功能。因此他建议,优化养老金融政策体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吸引力;促进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的高效互动。(财联社记者 王宏)
    阅读 347.7w+
    89
  • 06-19 06: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经济日报文章指出,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1亿,占全国总人口15.4%。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以缺口较大的养老护理员为例,由于社会上存在一些偏见,不少年轻人不愿学、不愿干,诸如此类痛点仍待解决。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政策持续“上新”,期待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养老事业和产业人才供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做优做强银发经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阅读 350.6w+
    1
    142
  • 06-19 04:59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9日电,近日,债券ETF资产净值突破1000亿元。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债券ETF资产净值达1082.27亿元,同比增加530.13亿元,增幅达96.01%。目前,债券ETF共计20只,包括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国债30ETF。债券ETF资产净值为何能快速增长?鹏华基金现金投资部认为,近年来基金公司在权益ETF已布局完善,从市场需求来看是发展债券ETF的好时机。“资产荒”背景下,理财、保险、养老金等资金加大了对债券ETF的配置。
    阅读 342.2w+
    29
  • 06-17 16:18 来自 央视新闻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阅读 70.8w+
    16
    901
  • 06-17 16:14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6月17日电,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此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阅读 340.9w+
    26
    3098
  • 06-14 15: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4日电,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一老一小”问题关系到千万家户的幸福,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推进好“一老一小”相关改革工作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首先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其次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将积极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实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安宁疗护能力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培训项目,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在价格和医保政策上加大老年健康服务的保障力度。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增加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
    阅读 449.5w+
    14
  • 06-14 06:4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4日电,近日,多只养老基金清盘的现象引发市场热议。有基金人士认为,目前养老FOF多数以定期开放、持有期形式运作,虽然设计初衷是让投资者长期持有,能够有利于基金经理从长期维度开展投资,但是,封闭期长且业绩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终究还是很难提升投资者的积极性,需求端对长封闭期产品也有所回避。因此,可以考虑从产品设计角度,打造一些更适应投资者需求和偏好的产品,例如更短持有期产品,或者参考海外市场,推出一些可以当日申赎的、运作更为灵活的养老FOF。
    阅读 400.2w+
    2
    81
  • 06-13 06:53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中国式家族办公室已耕耘数年。保险公司算是比较新的入局者。”家办领域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家办的门槛看似较低,很多机构和个人都能参与进来,但实际门槛还是很高的,需要过硬的综合性专业能力构筑客户高度信赖的护城河。”竞争日益激烈的家办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大浪淘沙。作为这个市场较“新”却有着天然优势和客户基础的玩家,保险公司应跳出保单思维,构建独特竞争力,自主提供或整合相关资源方,为目标客户提供保险以外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打通财富管理、信托规划、法税咨询、教育规划、养老服务等“一连串”需求。
    阅读 360.7w+
    194
  • 06-13 06:4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除了公司交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我还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存入12000元。我还为自己配置了一份商业保险,到55岁可以固定领取一部分收益。”85后的李女士道出自己的养老规划。当下,已有一部分年轻人为养老做打算。从产品类型看,保险、存款等风险较低的稳健投资产品受到不少年轻人青睐。业内人士认为,要提高更多人的养老投资意识,还需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升其吸引力。
    阅读 344.3w+
    452
  • 06-13 01:57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产业对资本的需求旺盛;保险资金亦在银发产业这一万亿元级赛道上探寻新的投资机会。记者近日获悉,一家大型险企的银发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即将成立,不久将公开亮相。此前,中国人寿集团5月份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近年来,险资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助力养老产业发展,且正在进一步加大银发产业投资力度,今年以来有加速之势。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从资产配置还是业务协同看,险资加码银发赛道都是必然趋势。从投资方式看,将从直接投资为主向“直投+基金”的模式过渡,同时,投资资产将从以重资产投资为主转向“轻重并举”。
    阅读 359.5w+
    82
  • 06-12 01:32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2日电,养老险公司一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情况正陆续披露中。据统计,截至6月11日,已有3家养老险公司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情况。具体来看,平安养老、长江养老、人保养老一季度末企业年金基金的组合资产净值分别为2909.7亿元、1353.8亿元、1057.3亿元,合计约5321亿元;一季度投资收益分别为26.72亿元、13.22亿元、6.67亿元,合计为46.61亿元。
    阅读 320.2w+
    36
  • 06-11 14: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1日电,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青海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强化政府兜底保障职责,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普惠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青海省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到2026年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建有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0%,乡镇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0%,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具有高原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青海样板。
    阅读 368.8w+
    6
    27
  • 06-07 10: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7日电,据民政部网站网站消息,2024年6月6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京会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双方就加强中日两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领域的友好合作交换了意见。陆治原表示,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日本是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中日两国都面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任务。民政部愿和日本相关方面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共同挑战,加强与日本在政策交流、银发经济、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互学互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阅读 418.3w+
    19
  • 06-06 17: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6日电,央行信贷市场司党支部发表的《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业务、产品体系,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用好用足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具,提升养老金融供求适配性和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水平,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阅读 328.9w+
    82
  • 06-05 06:1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5日电,养老FOF产品Y份额近期纷纷“回血”,今年以来有139只产品获正收益,占比超过七成。多位基金人士称,个人养老金是公募行业的重点业务,未来仍需努力提升业绩以增强竞争力,依靠良好的投资回报吸引投资者参与。另外,个人养老基金定位于养老,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上要更加稳健,更加注重于长期回报。
    阅读 341.9w+
    41
  • 05-29 17:2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又一地出招求解养老金融大文章,厦门监管局推出十大举措,首提为养老金融重点项目“揭榜挂帅”
    阅读 98.9w+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