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智能制造
关注
1.7W 人关注
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智能制造
+0.75%
龙头股
上工申贝
+8.64%
利元亨
+7.01%
  • 昨天 22:04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7月16日电,苹果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1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5年多时间里,苹果公司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的投资高达200亿美元。苹果公司在全球主要的200家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中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阅读 185.3w+
    52
  • 昨天 08: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柳州市“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合作交流会7月15日在沪圆满落幕。现场,7个人工智能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58.17亿元,成为沪柳产业协作的首批重磅成果。
    会上,柳州市发布了2025年共39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副市长汤振国在会上诚邀各方赴柳考察洽谈,共同描绘柳州“人工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无限前景。
    柳州依托深厚工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正全力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未来将加速构建“上海研发+柳州制造+东盟应用”跨区域产业协同格局,为落地企业提供东盟市场战略通道。柳州智造的崛起将成为AI产业发展的价值洼地与机遇热土。
    阅读 269.2w+
    47
  • 07-15 15:29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7月15日电,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日前,国家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从2025年到2027年底,国家将围绕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以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其中,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急需行业、就业重点群体等开展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乐业。各地将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展分行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围绕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阅读 267.3w+
    8
    398
  • 07-14 06:43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7月14日电,进入7月,高新科技企业的未来动向继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记者注意到,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头部公募,近期密集调研涛涛车业、聚光科技、乐鑫科技等电子元件企业。调研重点集中在企业智能制造、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与进展,投资者普遍关心技术升级路径、政策落地节奏及新业务的商业化潜力,企业则普遍表示,将稳步推进相关战略,着眼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
    阅读 263.8w+
    88
  • 07-11 21: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近日分别在上海、北京等地调研人工智能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上海,李乐成先后来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中国一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地,详细了解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引领,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加大探索力度,强化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推进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在北京,李乐成先后来到寒武纪、海天瑞声、京东方、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长木谷等地,深入交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的情况。他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在高性能芯片研发、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参与标准工作,将优秀经验固化形成行业共识,合规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李乐成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底座,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要素供给。要凝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和成熟解决方案,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注重共性技术研发和基础数据建设,在应用中持续迭代优化,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和产品测试等标准研制。要壮大产业发展生态,推进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作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技术工具,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治理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阅读 334.9w+
    126
  • 07-11 19: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提到,提升智能化水平。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研究制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依托智能工厂建设,带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和迭代升级。
    阅读 371.9w+
    9
    392
  • 07-09 14: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到,面向集群智能感知、人工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等新型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自主无人系统关键性能与系统计量等研究,建设跨领域的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性能评估、模型与平台安全性测试评估、新型智能装备测试评价等方面的计量能力水平,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产业计量测试基础保障体系。
    阅读 273.5w+
    34
  • 07-07 19: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比亚迪将于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充分整合港科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领域的学术优势与比亚迪的产业经验,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
    阅读 267.1w+
    1
    61
  • 06-26 0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据悉,华辰装备将于6月27日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推出国内首台新型超精密曲面磨床,该设备采用革命性的高精度液体静压技术,搭载华辰自研智能磨削数控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加工出纳米级精度的超高质量光学曲面,相关指标比肩国际顶尖技术水平。作为现代高精度光学零件制造领域的 "皇冠明珠",硬脆材料复杂曲面超精密磨削装备和工艺长期面临 "卡脖子" 困境。该设备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将全面提升我国高精度光学零件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解决我国在超精密磨削领域核心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不仅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将赋能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等前沿产业。(财联社记者 曾乐)
    华辰装备
    -0.05%
    阅读 278.4w+
    102
  • 06-25 10: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打造海洋智能装备产品矩阵。大力推动海洋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研制新型智能水下机器人及自主接驳系统、具备水中航行与爬行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推动水下软体机器人、水面智能无人运载装备领域发展,构建潜水器、水面和近水面机器人、两栖低空飞行器等跨域多平台智能机器人系统。加强深海潜水器领域发展,积极推动无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推动深海潜水器向高自治、大水深、长续航方向发展。
    阅读 283.7w+
    66
  • 06-24 13:56 来自 南京日报
    财联社6月24日电,南京市政府6月23日召开常务会议。市长陈之常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不折不扣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大做强。会议审议了《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会议要求,要抢抓发展机遇,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推进优质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加速集聚企业主体,不断做大产业规模,聚力打造核心产品,深化拓展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会议研究了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关键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创新、要素服务保障等协同发力,加快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产业发展新标杆、生态协同新范式。
    阅读 258.2w+
    26
  • 06-24 10:57 来自 北京日报
    6月23日上午,正在中国访问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参观访问,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陪同。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黄循财先后参观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历程区、全球顶尖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息影像展示区、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区等展区,察看天工2.0机器人运动控制演示,随后到北京机器人大世界展厅,了解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情况,察看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养结合、仿生动物、遥操作和居家生活主题场景的应用情况以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参赛机器人,并与创新中心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创新中心研发和运行模式以及与新加坡研发合作、人才交流情况。

    黄循财祝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愿与北京市在机器人技术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殷勇表示,北京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充满活力,正加快培育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我们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参与、应用牵引、开源开放、合作互利的原则,组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造福全人类。北京市愿以中新建交35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京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互利合作,助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阅读 261.8w+
    1
    68
  • 06-22 17: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2日电,财联社记者从东方铁塔获悉,近日,公司全资控股孙公司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打造的老挝开元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四川成都举办了系列招商活动,贵州磷化集团、山东海王化工集团等企业合计签约14个项目,总投资金额4亿美元。项目涵盖复合肥、溴素及阻燃剂、硫酸钾、光伏发电、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财联社记者肖良华)
    东方铁塔
    +2.59%
    阅读 291.1w+
    6
  • 06-21 08:49 来自 财联社
    6月18日—20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和三江招商集团共同主办的2025高成长企业CEO大会暨中国(绵阳)科技城“三江杯”创新创业大赛在绵阳经开区成功举办。此次大会集中呈现了多项关键成果,人工智能创新中心、PCB行业大模型创新中心、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低空互联EWIS联合实验室、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先进技术成果西部(绵阳)产业孵化中心7家创新研发机构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现场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26.5亿元,涵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签约基金6只。
    阅读 326.4w+
    108
  • 06-19 23: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近日,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上表示,5G-A网络覆盖已超330个城市,目前移动正聚力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探索5G-A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推动芯片、终端、应用等环节与网络同步创新。(记者 李明明)
    中国移动
    -0.91%
    阅读 366.7w+
    15
  • 06-19 14: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于昨日(6月18日)在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正式下线。据了解,Walker S1是由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可量产工业人形机器人,也是广西制造的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此次首批下线20台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将在不久后进入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在车间进行实训、参与造车,实现“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相继推出行动方案、指导意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等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将柳州打造成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沃土。
    阅读 282.1w+
    2
    232
  • 06-18 18:0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的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乐聚机器人及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款基于5G-Advanced(5G-A)的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依托5G-A网络提供的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与高可靠连接能力,在连接、算力、数据方面都有增强,可实现全身关节的精细协同运动与复杂灵巧操作。(记者 张洋洋)
    阅读 287.7w+
    16
  • 06-18 11: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七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和机器人研发应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阅读 253.5w+
    84
  • 06-15 11: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5日电,“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在2025中国机器人智能大会上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将在五个月时间内,通过赛事激发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北京市海淀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阅读 324.1w+
    143
  • 06-09 13:5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日讯,上海韩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松江区规划资源局近日正式签订松江区中山街道工业区SJC10032单元09-13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据悉,该项目为高纯工艺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建成后将聚焦高端技术研发与智能生产。
    阅读 279.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