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7日电,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1月2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致辞。辛国斌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制造实现了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开花”,从“单机智能”到“系统协同”的历史性跨越。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7000余家先进级、5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并遴选出15家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对象,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总规模已突破4.5万亿元。面向“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定不移把智能制造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聚力系统攻坚,加快突破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深化梯度培育,打造代表全球领先水平的领航级智能工厂;凝聚标准共识,与全球伙伴共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财联社11月26日电,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所在江苏南京成立。该研究所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承担工业人工智能从顶层设计到体系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任务,构建“技术引领—平台整合—赋能闭环”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财联社11月26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统筹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优势,培育人工智能、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等一批新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创新工程,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加快集成电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空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培育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科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新增长点。围绕重点产业链健全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推进关键装备、软件、工艺、材料国产化替代,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财联社11月25日电,据利元亨智能装备公司官微25日消息,近日,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赛博格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本体及灵巧手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组装测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财联社11月21日电,据均胜电子官微11月21日消息,均胜电子与黑芝麻智能11月20日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机器人域控制器联合研发、智能计算平台协同优化以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共建等方向,联合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与典型场景的示范落地,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计算平台的融合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化竞争力。
财联社11月21日电,鸿海宣布与Intrinsic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未来AI机器人工厂。双方团队将共同努力,将Intrinsic的AI平台能力与鸿海的制造平台整合。目标是打造自适应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鸿海的生产设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效率。初期,双方合作将涵盖组装、检测、机器维护管理及物流应用等一系列应用场景。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拓展终端产业新场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快发展消费级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深化“直播+商场”“直播+门店”等模式,挖掘更多消费热点,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挖掘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低空文旅项目推广及产业培育,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财联社11月20日电,《常熟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近日发布。常熟将发挥大项目及产业联盟引领作用,加快形成集整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验证训练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16日至19日在贵州、重庆调研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等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加快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坚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贵州和重庆,张国清先后来到数据服务、化工、食品、冶金、汽车、通信设备等行业企业,走进生产车间和实验室,详细了解研发创新、生产经营、行业发展等情况。他强调,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迫切需要。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深度融合,加快行业垂直模型培育应用,促进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要加力推进国产工业软件研发攻关和应用迭代,坚持正向突破,注重数据积累,提升工业软件与生产设备适配度,夯实数智化基础。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国际领先的“灯塔工厂”、智能产线,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打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数智化标杆场景,不断拓展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空间。 张国清强调,国有企业要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竞争新优势。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提升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占比,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与建设,在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要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强化软硬件创新与标准研制一体推进,加快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要支持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密切配合,面向产业所需共同凝练科技问题、协同开展攻关、共建创新平台、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协同创新整体效能。
财联社11月19日电,企查查显示,近日,上海优诺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亦晨,经营范围包含: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市场营销策划;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家具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深圳优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澜古文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优必选共同持股。
财联社11月19日电,企查查显示,近日,光特(嘉兴)具身机器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烽,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光特海智海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财联社11月18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其中指出,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聚焦园区主导产业,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载体,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链条赋能应用,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制造”应用探索,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建设,推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规模化部署,推动企业生产智能化跃升。
财联社11月18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创新蝶变行动计划(2026—2030年)》。其中,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围绕焊接、装配、喷涂、搬运、质检等制造业泛在场景,重点研发智能焊接、自主移动操作、智能搬运、智能装配、视觉质检等典型场景智能机器人,并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中率先应用。
财联社11月17日电,企查查显示,近日,恒元智启具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工精密全资子公司恒工伟创具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财联社11月15日电,以“AI无界·万物新生”为主题的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25今日在深圳南山万科云城设计公社开幕。本届峰会包含2场创新论坛、1场创客超进化现场、145个前沿科技应用项目展示、29场产业创新和互动体验工作坊。其中,145个前沿科技应用项目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带来,集中呈现了AI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应用。
财联社11月14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高测智慧(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秀涛,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高测股份(688556)旗下海南高测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①威腾电气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及补流。 ②威腾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45.85%。
财联社11月10日电,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接下来进一步培育和开放应用场景,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将重点在场景宣传推介、重大场景落地和专业化服务等三个方面再加力。其中,在重大场景落地上再加力,是指要发挥重大场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并且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发布的重大场景。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拜耳医药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天工”及具身智能技术在固体药品制造、包装、质量控制、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制药工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服务进入拜耳医药产线的可行性。此前,“天工”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夺得冠军。(记者 李明明)
财联社11月7日电,2025年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商务部共同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合规与全球制造业共赢发展”等分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熊继军表示,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日益坚实,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赋能应用更加深入,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与各方一道,共促创新合作,共拓应用场景,共推标准合作,共商治理规则,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全球发展、增进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