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2日讯,运来智能董事长兼CEO于振华一行7月11日来访无锡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崔荣国与于振华一行交流会谈,并出席运来智能机器人研制总部项目签约活动。崔荣国表示,无锡高新区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近年来着力打造包括智能装备等地标产业在内的“6+2+X”现代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5+2+N”未来产业。运来智能专注于智能化全向重载物流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制造,此次研制总部的落户,是无锡高新区智能制造领域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将助力我区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于振华感谢无锡高新区给予项目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无锡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工业机器人优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运来智能机器人研制总部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计划在无锡高新区打造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智能机器人研制中心,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旨在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财联社7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近日分别在上海、北京等地调研人工智能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上海,李乐成先后来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中国一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地,详细了解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引领,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加大探索力度,强化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推进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在北京,李乐成先后来到寒武纪、海天瑞声、京东方、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长木谷等地,深入交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的情况。他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在高性能芯片研发、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参与标准工作,将优秀经验固化形成行业共识,合规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李乐成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底座,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要素供给。要凝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和成熟解决方案,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注重共性技术研发和基础数据建设,在应用中持续迭代优化,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和产品测试等标准研制。要壮大产业发展生态,推进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作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技术工具,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治理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财联社7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提到,提升智能化水平。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研究制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依托智能工厂建设,带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和迭代升级。
财联社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到,面向集群智能感知、人工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等新型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自主无人系统关键性能与系统计量等研究,建设跨领域的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性能评估、模型与平台安全性测试评估、新型智能装备测试评价等方面的计量能力水平,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产业计量测试基础保障体系。
财联社7月7日电,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比亚迪将于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充分整合港科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领域的学术优势与比亚迪的产业经验,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
《科创板日报》7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伟创领智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沈维丰,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智能机器人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伟创电气等共同持股。
财联社6月25日电,《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打造海洋智能装备产品矩阵。大力推动海洋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研制新型智能水下机器人及自主接驳系统、具备水中航行与爬行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推动水下软体机器人、水面智能无人运载装备领域发展,构建潜水器、水面和近水面机器人、两栖低空飞行器等跨域多平台智能机器人系统。加强深海潜水器领域发展,积极推动无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推动深海潜水器向高自治、大水深、长续航方向发展。
财联社6月24日电,南京市政府6月23日召开常务会议。市长陈之常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不折不扣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大做强。会议审议了《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会议要求,要抢抓发展机遇,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推进优质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加速集聚企业主体,不断做大产业规模,聚力打造核心产品,深化拓展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会议研究了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关键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创新、要素服务保障等协同发力,加快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产业发展新标杆、生态协同新范式。
6月23日上午,正在中国访问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参观访问,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陪同。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黄循财先后参观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历程区、全球顶尖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息影像展示区、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区等展区,察看天工2.0机器人运动控制演示,随后到北京机器人大世界展厅,了解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情况,察看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养结合、仿生动物、遥操作和居家生活主题场景的应用情况以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参赛机器人,并与创新中心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创新中心研发和运行模式以及与新加坡研发合作、人才交流情况。 黄循财祝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愿与北京市在机器人技术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殷勇表示,北京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充满活力,正加快培育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我们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参与、应用牵引、开源开放、合作互利的原则,组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造福全人类。北京市愿以中新建交35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京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互利合作,助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财联社6月19日电,近日,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上表示,5G-A网络覆盖已超330个城市,目前移动正聚力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探索5G-A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推动芯片、终端、应用等环节与网络同步创新。(记者 李明明)
财联社6月19日电,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于昨日(6月18日)在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正式下线。据了解,Walker S1是由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可量产工业人形机器人,也是广西制造的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此次首批下线20台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将在不久后进入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在车间进行实训、参与造车,实现“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相继推出行动方案、指导意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等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将柳州打造成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沃土。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的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乐聚机器人及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款基于5G-Advanced(5G-A)的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依托5G-A网络提供的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与高可靠连接能力,在连接、算力、数据方面都有增强,可实现全身关节的精细协同运动与复杂灵巧操作。(记者 张洋洋)
财联社6月15日电,“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在2025中国机器人智能大会上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将在五个月时间内,通过赛事激发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北京市海淀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科创板日报》9日讯,上海韩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松江区规划资源局近日正式签订松江区中山街道工业区SJC10032单元09-13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据悉,该项目为高纯工艺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建成后将聚焦高端技术研发与智能生产。
财联社6月5日电,天眼查App显示,5月27日,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428.8万人民币增至约1520.2万人民币,同时,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刘海峰,经营范围含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现由合肥类脑睿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刘海峰、合肥类脑汇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上述新增股东等共同持股。公开信息显示,中科类脑是一家专注类脑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企业,以计算机视觉、网络智能和跨媒体多模态分析技术为核心,提供智能混合云平台和AI解决方案。
《科创板日报》3日讯,天眼查显示,近日,福建纵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安防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等。该公司由纵横股份间接全资持股。
财联社5月27日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印发《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其中提出,布局智能产品关键产能。针对AI PC、AI手机、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平台、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对符合条件的中试平台及柔性产线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①物流车产业链正围绕“感知与算力—系统平台—场景部署”逐步构建协作基础。多家企业在特定环节形成技术输出与商业适配,部分方案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②L4级物流车的应用正聚焦于园区配送、干线运输与特种作业三大方向。
财联社5月23日电,商务部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智能工厂。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引进、培育具备行业引领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系统化、图谱化、标准化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数据产业。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第5代移动通信(5G)等网络的建设。积极支持西部枢纽节点起步区内的国家级经开区承接“东数西算”工程重点项目。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财联社5月23日电,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数字消费增长提速,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8.4%,其中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增长87.6%和16%。以旧换新产品增长较快,15类家电和数码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11.5%,其中手机等3类扩围数码产品增长18.5%。服务消费引领增长,在政策发力、供给优化和假日经济等因素带动下,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增长12.1%,其中在线文娱、在线旅游增长31.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