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建设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感知、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物联、数联、智联”。构建高效弹性的数据传输网络,促进不同平台、专网间数据高速传输、互联互通。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建设和运营城市数据基础设施,鼓励城市间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跨域高效流动。在国家算力资源统筹规划下,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有效统筹本地异构、异属算力设施,优化改造城市内“老旧小散”算力设施,面向社会提供普惠便利的数据服务。支持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产业发展热点城市,建设低时延、高频率、高可靠、高安全推理算力。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更新改造。有序实施城市泛在感知工程,在管道泄漏爆管风险点、道路边坡风险点、地质灾害易发点、防洪排涝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城市桥梁隧道等风险高发区域,统一规划、集约部署城市智能感知终端设备。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加强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巡检、物流配送、生产作业等场景,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功能改造,打造数据创新创业载体,建立数据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依托产业园区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资源池,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实践,打造城市首试首用体验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群发展数据产业集聚区,探索数据保险、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强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数字化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数字服务跨区共享。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实现以城带产。发挥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数据集聚优势,强化场景开放创新,促进城市数据资源汇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生态引领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发放数据券、模型券等奖补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数据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效处置一件事”覆盖城市运行重点事件,“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高频民生事项,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在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便捷普惠服务、城市数字更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超大特大城市率先建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落地一批先进可用、自主可控城市大模型。到203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财联社10月11日电,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表示,坚持深度融合,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发展工业智能体,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拓展信息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财联社9月15日电,近段时间,无人车物流领域融资消息不断,不少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并加速商业化落地。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推动无人物流车从“技术试验”加快迈向“规模商用”。有了资金的加持,有助于无人车物流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不过,技术长尾、法规缺位与盈利压力仍是关键挑战。未来,随着成本下降和场景拓展,无人物流车或将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联社8月8日电,据天津市人民政府网,8月7日下午,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张工强调,重大项目是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性支撑和抓手。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立足禀赋优势,找准契合点,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链配套、重要民生保障等领域谋深谋实,争取政策支持、纳入国家“盘子”。要坚持系统思维,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个优化、六个建设”部署,科学统筹产业、民生、安全等多维度,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升能源安全、水安全等保障水平,推进重点区域城市更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民生项目,让群众得实惠。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短板弱项,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效益和支撑条件,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调动好各方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性。要注重内涵式发展,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好现有科技创新力量,持续提升各类平台承载功能,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要坚持开门搞规划,线上线下结合,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进来。要加强市区两级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的科学性、成熟度。
财联社7月11日电,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正在天津举行。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程,一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在论坛上签约。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中埃(亚历山大)数智高新生态产业园项目是签约项目之一,该项目将积极运用中国在云计算、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助力埃及数字化转型。
财联社6月12日电,据上海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今天(6月12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会见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总裁徐子阳一行。龚正、方榕出席签约活动并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以AI终端、芯片、新型通讯、智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关键行业,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数字消费能级,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推动中兴通讯在上海的业务发展。
财联社5月18日电,经济日报文章称,从前景看,AI上天将助力我国主导未来太空经济规则。太空计算星座的构建,能让单颗卫星发挥出更大价值,由单星服务的“功能机”向网络服务的“智能机”升级。应用到地球,可以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用到太空,则可以让科学探索拥有太空智能中枢,改变科学研究范式,支持人类更快更深入地探索未知。可以说,“天算”代表未来。目前,欧洲、美国都有将数据中心搬到太空的计划。我国如果能在全球率先完成太空计算基建,将有利于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制高点,获得下一代太空基础设施标准制定权。
财联社5月12日电,据中国通号消息,5月9日,通号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通号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由通号资本100%出资,为中国通号的全资三级公司,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下一步,通号基金公司将围绕智能轨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业四大核心领域开展投资布局。
财联社4月25日电,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鼓励新模式推广及新兴产业孵化。聚合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资源,打造交通运输领域虚拟电厂。引导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池资产管理、新能源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打造车—站—桩—网智慧融合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泛汽车新型生态创新发展。
财联社4月23日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3日)发文表示,他和团队到访杭州未来科技城展馆,了解杭州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展馆专门为特区政府访问团设置了专题展览,向他们展示“杭州六小龙”的核心成果与前沿技术。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这六间创科企业的代表向他介绍各自在大语言模型、机械人、人工智能、游戏开发和脑机接口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和特色。
财联社4月17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4月17日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共同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围绕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打造合作新增长点,加强智慧城市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马方欢迎中国企业参与马来西亚5G网络建设,双方致力于发掘半导体产业链合作潜力,维护产供链稳定。
财联社4月3日电,江苏省数据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江苏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跃迁,“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建成省市一体的数据资源体系,高使用价值数据供给率超过95%,实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构建统一的城市运行智能中枢,打造5个城市大模型,推广应用200个以上智能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打造数据产业、物联网、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软件、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数字产业集群;建立适数化制度创新体系,制定出台10项左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3个设区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百强,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全国领先。
财联社4月1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嘉兴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雅明,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商务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由嘉兴市南湖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运营有限公司、海宁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财联社3月14日电,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基础设施REITs意向储备项目。支持注册地位于北京市的各类市场主体申报,有关企业可以梳理北京市内资产组成项目,也可整合跨省区市资产组成项目。领域范围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13个领域,对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养老,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进行重点梳理储备。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类、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5G、通信铁塔、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宽带网络项目,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项目。
《科创板日报》4日讯,在MWC25期间,巴塞罗那与华为签署智慧城市合作备忘录。(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2月7日电,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