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3日电,据工信部消息,11月12日至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电动化技术正从汽车向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领域全面渗透,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各方协同,持续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战略引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扩大应用场景,促进动力电池在相关领域扩大应用,支持换电模式创新和车网互动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三是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暂行办法,研究建立动力电池碳管理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四是拓宽合作空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规则对接、标准协同,为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创造条件。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10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财联社11月10日电,工信部发布通知,2026年度、2027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48%和58%。对核算年度生产量2000辆以下并且生产、研发和运营保持独立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达到4%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 27999)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2%以上不满4%的,其达标值放宽30%。乘用车企业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时,低油耗乘用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按照其数量的0.1倍计算。2026—2027年度的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按照《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确定。2026—2027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中,对标准配置循环外技术且具有循环外节能效果的车型,继续给予其燃料消耗量减免一定额度。新的循环外技术/装置积分核算规定发布前,按《关于2024—2025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执行。
①碳酸锂目前存在供需差且有扩大趋势; ②机构预计,年内碳酸锂可能延续需求旺盛格局; ③实际去库存的持续性和政策增量成为市场的关注点。
财联社11月10日电,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李斌由董事长变更为董事,曾澍湘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由何旭接任。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本2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新型膜材料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科创板日报》5日讯,今天上午,京东第一辆“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在长沙工厂正式下线,工厂车间现场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为保证第1批客户按时交付,工厂流水线已满负荷运营生产,工人每天加班3个小时。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打造的“国民好车”定名埃安UT super,10月22日其001号特别版拍出7819万天价 。该车将于今年11.11期间正式发布开售。(记者 田野 黄心怡)
财联社11月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党建》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李乐成表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战场。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制定制造业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指引,常态化开展赋能“深度行”活动,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加快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和经验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智能辅助设计、虚拟仿真、故障预警等应用场景,全方位变革创新范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加速智能产品装备迭代创新,推进AI手机、AI电脑等消费终端换代,加快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推动大模型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等深度融合。加快智能体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探索多智能体协同生态。
①前三季度,比亚迪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233.33亿元。 ②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甚至超过了同期净利润高出205亿元。
财联社10月31日电,日前,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S2025M0174V: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冷却液渗漏导致的动力电池安全隐患,理想汽车云端预警程序会提前预警,并通过400客服、车机Ecall进线联系用户并安排救援服务;当车辆出现故障时,会通过车机故障灯、文字及报警音提醒用户,请靠边停车并等待救援。如未收到预警和车机故障信息,说明当前车辆状态正常,请放心用车,接到邀约后请尽快进店更换。
①比亚迪自202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引擎,似乎显露出熄火迹象。 ②比亚迪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滑3.05%,这是2022年以来,比亚迪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 ③归母净利同比大幅下降32.6%,这已经是比亚迪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归母净利同比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了。
《科创板日报》30日讯,近日,在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成果发布上,河北省工信发展研究院发布《京津冀“十五五”产业协同发展倡议》,该倡议指出,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京津冀区域内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高标准建设产业聚集区等举措;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等为载体,引领区域深度融合。(记者 李明明)
①赛力斯若成功挂牌港股,将成为继比亚迪之后第二家实现A+H双地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整车企业。 ②此次上市不仅是赛力斯业绩兑现窗口期的融资动作,也被视为“华为系造车”首次接受国际资本定价检验。
财联社10月29日电,近日,经历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巨变的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先后发布2025年三季报,多家企业业绩向好。数据显示,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面对行业巨变正在主动转型,通过聚焦自主品牌发展尽快走出“阵痛期”,呈现亏损收窄、销量增长的新气象。与此同时,方兴未艾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凭借自身研发和成本等优势加速发展,宁德时代、厦钨新能等公司三季报表现亮眼。
财联社10月28日电,鸿蒙智行宣布,问界M9上市21个月全系累计交付突破25万台。
财联社10月28日电,文远知行在港交所公告,在港上市拟发行88,250,000股股份(视乎超额配售权行使与否而定)。除非另行公告,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35港元。预计将于11月4日定价,预计股票将从11月6日开始交易。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今日(10月27日)举行的Q3业绩说明会上,久日新材董事长赵国锋表示,2025年1-9月,公司光刻胶的收入为112.84万元,同比增长15.46%;公司光敏剂的收入为578.68万元,同比增长2034.11%。同时,公司方面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PCB行业需求向好,光引发剂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全年业绩同比将大幅改善。(记者 吴旭光)
①Uber为实现2030年100%电动汽车出行承诺,计划向司机提供4000美元补贴,鼓励其将燃油汽车换成电动汽车; ②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结束了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迎来连续几个季度的需求疲软; ③Uber的计划或能小幅刺激需求,但难以改变整个市场。
10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了“1+5+X”研究框架。其中包括: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HEV、PHEV、REEV)销量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比例仍将有三分之一左右;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85%以上,其中BEV占80%;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到2040年,以提质、增效、降本、低碳引领,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闭环,实现汽车制造全环节研产供销服一体化等。(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财联社10月20日电,蔚来李斌在最近一次针对中高层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表示,今年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一件事。李斌认为,四季度盈利的前提是公司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做好重点车型营销;第二、供应链保供与降本;第三、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