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证券私募动态
关注
1.6W 人关注
股票、量化等权益类私募行业变化和公司动向
  • 昨天 15: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市平逸横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近日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平安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33.0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
    阅读 144.4w+
    29
  • 昨天 12: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程序化交易新规7月7日(下周一)实施在即,近期市场传言称“新规中高频交易频率将从每秒299次降至30次”,对此,财联社记者向多家量化私募求证,该传言不属实。今年4月3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对高频交易管理要求,其中,将“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万笔以上”认定为高频交易,纳入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多家量化私募机构表示,现行监管标准未作调整。(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18.1w+
    1
    840
  • 昨天 06: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作为股市风向标,私募基金的调研动向往往揭示资金偏好,备受行业关注。随着股市持续回暖,私募基金近期开启新一轮密集调研。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6月共有751家私募证券管理人调研387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达1769次。其中,电子、医药生物两大行业备受私募青睐,合计被调研541次,占比逾三成。迈威生物当月获得私募扎堆调研51次,成为机构眼中的“香饽饽”,这也与当下创新药的火爆紧密相连。
    阅读 260.9w+
    94
  • 07-03 0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私募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热情高涨。当月共有751家私募机构参与调研,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87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到1769次,展现出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高度关注。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成为私募机构调研的重点领域。其中,电子行业以获私募机构调研275次位居榜首,涉及56家公司;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获调研266次,覆盖41家公司;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分别获得调研234次和213次,位居第三位、第四位。
    阅读 311.9w+
    1
    94
  • 07-03 06: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随着近期A股市场震荡上行,私募机构的调研图谱清晰折射出对结构性机会的深度挖掘。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私募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频次高达1769次,751家私募机构调研涉足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87只个股。其中,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三大行业成为“调研主阵地”,而小市值成长股更成为机构扎堆调研的对象。
    阅读 296.5w+
    1
    45
  • 07-01 20: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日电,据深圳发布,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扩大范围后,深圳AIC试点基金近期陆续落地。银行系“长钱”加速入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发稿前,深圳有三支AIC基金已经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基金规模共计50亿元。三支AIC基金分别是:深圳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深圳深投控工融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光明中瀛扶摇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今年4月,据深圳金融监管局消息,深圳推动AIC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已签署11只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意向落地基金规模达570亿元。
    阅读 267.9w+
    53
  • 07-01 19: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日电,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2025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328只,环比减少14.05%,同比增加93.59%;设立规模562.95亿元,环比减少17.90%,同比增加7.80%。截至2025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11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增加987.57亿元,环比上升0.82%。
    阅读 256.3w+
    27
  • 06-30 06: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30日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上周,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包括两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中,新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引发广泛关注,该机构正是此前刚刚成立的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以来,保险系私募动作频频,长期资金入市动作加快。在市场回暖、长期资金加快入市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规模稳步增长。
    阅读 252.5w+
    71
  • 06-30 06:35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30日电,受内外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上周A股市场放量拉涨,上证指数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据了解,当前管理规模在百亿元级别的股票私募仓位整体高企,头部私募对市场中期的研判更趋积极。从投资机会来看,金融、科技、消费等板块是私募机构普遍看好的方向。
    阅读 265.8w+
    1
    76
  • 06-26 17: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832家,管理基金数量140870只,管理基金规模20.27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02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835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6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89家。
    阅读 260.7w+
    37
  • 06-26 17: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2025年5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219只,新备案规模607.26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80只,新备案规模438.91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25只,新备案规模67.07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14只,新备案规模101.28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0,870只,存续基金规模20.27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3,829只,存续规模5.54万亿元;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01只,存续规模10.98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5,973只,存续规模3.41万亿元。
    阅读 284w+
    49
  • 06-24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等消费重点项目和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阅读 274.5w+
    73
  • 06-23 06: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3日电,头部私募正以“高仓位”姿态传递市场信心。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国内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重回八成以上的高位水平,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也同步站上80%大关。尽管近期地缘局势对于A股市场情绪有所扰动,但多家一线私募对市场走向和结构性机会的中期研判仍较为积极。相关机构认为,各方面积极政策的加速落地与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将为A股市场带来显著支撑;红利资产、科技板块、医药板块等投资方向,值得进一步继续看好。
    阅读 265.2w+
    139
  • 06-19 14: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6月19日发布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2.3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2.22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93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59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6.09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0.32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20.19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规模2.08万亿元。
    阅读 276.8w+
    41
  • 06-19 06:16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6月19日电,证券私募行业近期业绩与仓位“双线走高”。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证券私募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亮眼。与此同时,随着投资信心的增强,百亿级股票私募持续加仓,平均仓位水平已悄然攀升至接近80%的年内高位。这一举措的背后,既反映出机构对政策面和经济预期的积极研判,也体现了私募对当前A股估值吸引力的普遍认可。从重点投资方向来看,科技、新消费、贵金属等板块以及红利资产,成为不少私募机构的加仓重点。从核心逻辑来看,私募机构普遍关注投资的“确定性”。
    阅读 298w+
    171
  • 06-18 11: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在今天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创新领域集聚,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3。同时,耐心资本赋能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

    吴清介绍,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孵化器”“加速器”效应持续释放,创新生态进一步构建形成。一大批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或隐形冠军,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一些领域形成了聚力攻坚、众志成城的生动局面。

    数据显示,和10年前相比,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集聚效应,改善了投资者回报。
    阅读 297.7w+
    70
  • 06-18 11: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精准发力、畅通循环。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我们还将支持在上海设立专门科技公司,建设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助力各类投资机构进一步提升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
    阅读 266.8w+
    111
  • 06-16 16: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6日电,天眼查App显示,河北雄安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近日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北雄安雄创未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10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创业投资。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北雄安雄创未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阅读 267.1w+
    36
  • 06-16 14: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6日电,近期多家百亿私募发布封盘计划。百亿量化私募衍复投资今日公告称,基于公司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综合考量,公司计划7月1日起关闭所有中证500、中证1000、万得小市值概念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已持有投资者追加不受影响。5月底,另一百亿主观私募睿郡资产宣布旗下董承非所管产品封盘。(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82w+
    287
  • 06-16 03:04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16日电,股票策略私募赚钱效应持续显现。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股票策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接近5%,正收益占比超过70%,超400只产品年内收益超过20%。“今年以来,股票策略私募业绩亮眼,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小盘股风格表现活跃,市场成交量处于高位,量化多头策略普遍表现抢眼,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中证1000指增策略前5个月收益超过15%;二是以创新药、科技、新消费等板块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业绩也得以提振。”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阅读 279.8w+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