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证券私募动态
关注
1.5W 人关注
股票、量化等权益类私募行业变化和公司动向
  • 37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国新办6月26日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25万家,管理的基金有5.5万只,管理的基金规模约14万亿元,其中在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科创领域在投项目有10.4万个,在投的本金有4.6万亿元,可见我们创投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立足资本市场,为创业投资营造更为有力的市场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努力为创业投资发挥作用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和平台。第二,做好差异化监管安排。第三,积极支持行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我们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更好体现和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同时支持行业提升综合实力,包括建立差异化和前瞻性研究、筛选和估值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和合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
    阅读 20.6w+
    90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更新后的微信视频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标准在近期引发关注,视频号此前暂停了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明天(6月27日)起也将对已取得金融科普准入资格的私募基金相关用户取消准入资格,被取消准入资格的视频号用户不可再于视频号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财联社记者获悉,此前有不少私募机构或个人以投顾资质进行直播,提交私募从业证明后,即可以私募基金用户进行直播。随着监管趋严,私募在净值展示、直播等方面均被被加强了约束。(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159.4w+
    11
    103
  • 昨天 17: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中基协发布数据,2024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686只,环比减少9.62%,同比减少14.68%;设立规模522.19亿元,环比增长0.67%,同比增长22.16%。截至2024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85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增加1,924亿元,增长1.5%。截至2024年5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606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232亿元;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82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22亿元。
    阅读 341.3w+
    2
    21
  • 06-24 18:46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6月24日电,一则关于视频号团队下发的“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标准更新通知”在各大微信群广泛传播,主要内容是视频号暂停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此外,从6月27日起视频号对已取得金融科普准入资格的私募基金相关用户取消准入资格,被取消准入资格的视频号用户不再可于视频号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记者梳理发现,数位私募从业者的视频号已于1个月前停止更新,有私募机构甚至直接将视频号内容清空。上述管理人认为,视频号对于私募口子收紧,或许和近段时间一系列私募乱象有关,例如前段时间屡屡发生的“私募跑路事件”。
    阅读 324.7w+
    1
    71
  • 06-22 05:3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22日电,近日,海南希瓦宣布自购1000万元,至此,该私募今年以来自购超2700万元,私募行业整体自购金额增至4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多家百亿级私募当前仓位保持中高水平,截至5月底,高毅资产知名基金经理邓晓峰管理的产品仓位更是超过75%。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地产政策积极信号密集释放,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逐步修复的背景下,中国资产性价比持续凸显。具体来看,半导体、光模块、芯片等“硬科技”板块值得挖掘和关注。
    阅读 467.1w+
    66
  • 06-20 06:35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20日电,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将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的十六项措施以及科创板八条措施逐项落地,全方位立体化发挥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功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多措并举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突出公司投资价值,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阅读 384.7w+
    1
    44
  • 06-20 03:25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20日电,《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即将实施,私募行业的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记者获悉,受新规的影响,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机构不得公布私募业绩,一些券商和第三方销售渠道近期陆续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与此同时,有头部私募反馈,已有多家基金销售机构紧急与该公司签署代销协议,以满足新规展示业绩的要求。此外,随着私募代销业务进一步规范,银行、券商的基金代销业务也面临新拐点。
    阅读 328.3w+
    63
  • 06-19 20:34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19日电,随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即将实施,私募行业的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记者获悉,受新规的影响,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机构不得公布私募业绩,一些券商和第三方销售渠道近期陆续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与此同时,有头部私募反馈,已有多家基金销售机构紧急找该公司签署代销协议,以满足新规展示业绩的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或让私募变得更为偏向私域,大量私募产品或无法展示业绩,投资者或机构未来获取私募净值的难度将加大。此外,随着私募代销业务进一步规范,银行和券商等基金代销业务也面临新拐点。
    阅读 333.8w+
    56
  • 06-19 17: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证监会的态度是大力发展,但是要规范发展。今后的监管方向要规范发展。现在PE、VC领域集中碰到的堵点是在募投管退环节中,大家普遍反映的目前最大的困难在募和退。募和退当中,如果仔细分析可能退是主因,募在中国的环节下是没有太大问题,中国储蓄是很多的。
    阅读 377.6w+
    72
  • 06-19 10: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证监会主席吴清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壮大耐心资本。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
    阅读 361.7w+
    274
  • 06-19 06:0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19日电,5月以来市场持续震荡,但诸多知名私募不改乐观操作。近日,渠道人士透露,睿郡资产合伙人董承非、仁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运舟资本创始人周应波管理的产品月报陆续出炉。月报显示,截至5月底,董承非、夏俊杰、周应波均维持偏高水平仓位。从布局方向上看,港股成为多家知名机构的青睐对象。比如,截至5月底,仁桥资产旗下产品港股持仓比例超过40%;周应波5月则加仓了互联网标的。
    阅读 330.6w+
    1
    48
  • 06-17 16:47 来自 中证金牛座
    财联社6月17日电,湖北证监局向辖区私募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辖区2024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查工作。据了解,本次自查对象为截至通知下发日注册地在湖北省内,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自查内容方面,通知要求各私募机构认真梳理管理人自身及所管理私募基金有关运作情况,如实填报《自查工作报告(模板)》《私募投资基金基本信息表》《投资标的情况自查表》和《私募基金管理人财务情况表》。值得注意的是,所管理私募基金涉及量化交易(包括实际不是量化基金但基金名称中有“量化”字段的)或程序化交易的管理人,还需填报《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情况自查表》。对于执行通知不认真、自查工作不到位、存在刻意隐瞒自身风险及违法违规行为的私募机构,一经发现,湖北证监局将纳入风险机构名单,依法依规处理,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监管举措。
    阅读 364.8w+
    25
    380
  • 06-16 19:0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16日电,今年以来,S基金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活跃起来。浙江、安徽等多个地区获得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同时,上海、安徽、成都等地区接连成立S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畅通退出渠道,成为私募股权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少母基金等私募基金面临巨大的退出压力。在政策支持下,S基金市场有望迎来机遇。母基金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将有更多S基金以及采用S策略的母基金设立。同时,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将在更多地区开展,S基金行业将进一步成熟。
    阅读 366.8w+
    2
    56
  • 06-14 13:53 来自 中证金牛座
    财联社6月14日电,今日上午,一则关于“上海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以65万元的价格,‘低于市场行情’卖壳”的消息在私募圈持续传播。记者经多方求证,暂未获得这家私募的准确名称和信息。不过,多位私募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私募行业扶优限劣、严监管的大幕拉开,当前证券类私募机构的行业出清正在加速。未来一年,主动放弃或被管理部门注销的私募机构预计会继续增多。
    阅读 467w+
    7
    85
  • 06-14 09: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4日电,今日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缴资本增加4254.48万元,由原先的5745.52万元提升至10000.00万元;实缴比例增加42.55%,由原先的57.45%提升至100.00%。中基协登记信息显示,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6年8月30日,注册资本1.00亿元,其中实缴资本1.00亿元,管理规模产品区间为100亿元以上,实际控制人为中网信通(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阅读 445.9w+
    26
  • 06-14 06:52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4日电,近一个多月来,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等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公私募和外资、社保等机构的最新调仓动向曝光。有迹象显示,大消费、医药和科技等方向成为机构调仓的重点所在。某私募基金人士称,下半年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优质消费类白马股,尤其是那些平均市净率较低的公司,这些股票因其估值合理和稳定的业绩而具有吸引力。另外,尽管市场对利率政策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但顺周期行业如煤炭、有色和其他资源品,以及能源相关技术和火电品种,由于其在经济周期中的韧性,同样值得关注。
    阅读 441.8w+
    1
    50
  • 06-13 06:51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部分私募管理人发布通知,针对目前未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开展专项核查整改。此外,中基协还要求私募机构对专职员工不足5人或存在高管缺位的情况进行自查整改。与此同时,中基协也对部分私募机构开始现场检查。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机构质量持续提升,监管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扶优限劣”的导向也更加鲜明。针对私募行业时有发生的风险事件,监管正逐渐趋严。
    阅读 371.5w+
    52
  • 06-13 06:45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二季度以来,公私募机构积极调研人工智能(AI)赛道,众多“顶流”基金经理纷纷赴一线调研,包括谢治宇、冯波、冯明远、傅鹏博、赵诣和邓晓峰、冯柳、董承非等,他们的聚焦所在主要是半导体、芯片、计算机和软件等产业链。多位基金人士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有望通过提高各行业运行效率,创造广阔的需求空间,消费者对新兴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半导体设备、材料、人工智能芯片等部分细分领域的估值有望得到抬升,三季度科技赛道有望呈现触底反弹态势。
    阅读 353.9w+
    2
    60
  • 06-13 01:57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产业对资本的需求旺盛;保险资金亦在银发产业这一万亿元级赛道上探寻新的投资机会。记者近日获悉,一家大型险企的银发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即将成立,不久将公开亮相。此前,中国人寿集团5月份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近年来,险资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助力养老产业发展,且正在进一步加大银发产业投资力度,今年以来有加速之势。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从资产配置还是业务协同看,险资加码银发赛道都是必然趋势。从投资方式看,将从直接投资为主向“直投+基金”的模式过渡,同时,投资资产将从以重资产投资为主转向“轻重并举”。
    阅读 359.5w+
    82
  • 06-12 05:4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12日电,提升产品备案门槛、严格限制衍生品投资比例、进一步细化现场检查制度……近年来,私募行业“扶优限劣”持续升级,4月30日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进一步压缩部分小私募赖以生存的通道业务。“拼真本事的时候到了!”某小私募创始人感慨道。在此背景下,许多小私募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合规风控能力薄弱,通道业务的快速减少导致收入迅速下降;另一方面,新产品备案门槛提高后募资劣势愈发明显,而投研能力又亟待提升。未来小私募该如何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优胜劣汰的行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能力不强甚至不务正业的小私募将被动或主动离场,剩下的小私募须构建差异化优势,比如发力特色策略、满足机构资金稳健收益需求等,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通过给投资人创造价值为自己的生存谋得一席之地。
    阅读 340.8w+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