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证券私募动态
关注
1.6W 人关注
股票、量化等权益类私募行业变化和公司动向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百亿私募阵营小幅扩容,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87家,较3月增加3家,行业头部梯队持续洗牌。具体来看,4家百亿私募暂时退出百亿阵营,同时7家私募新晋或重返百亿行列,其中上海睿量私募、君之健投资和珠海宽德为新晋百亿私募,而红筹投资、遂玖私募、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则是重返百亿。7家新晋或重返百亿行列的私募中,上海睿量私募、珠海宽德、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均为量化私募。君之健投资、红筹投资和遂玖私募则为主观私募。(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54.1w+
    42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据中国通号消息,5月9日,通号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通号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由通号资本100%出资,为中国通号的全资三级公司,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下一步,通号基金公司将围绕智能轨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业四大核心领域开展投资布局。
    中国通号
    +2.14%
    阅读 128.9w+
    64
  • 4小时前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5月12日电,相比于去年,今年的私募发行市场热闹了不少。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接近3500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40%。与此同时,记者采访获悉,随着私募业绩回暖,赚钱效应显现,多家量化私募发行显著回暖,部分新发产品募集规模上亿元。
    阅读 125.2w+
    97
  • 05-09 18: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其中指出,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促进资本要素向科创领域集聚。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产学研融合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提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能力。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优化科创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推动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特定领域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利用深圳产融对接平台强化早期科创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育。
    阅读 320.2w+
    36
  • 05-09 18: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其中指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及重点领域,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规范发展。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完善多元退出机制,积极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支持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阅读 319.9w+
    39
  • 05-09 17: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中国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强化对资本市场相关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5件,包括制定《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已公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3件,包括制定《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提供管理办法》和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
    阅读 345.7w+
    20
  • 05-07 12: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提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科技型企业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并购等。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阅读 263.6w+
    61
  • 05-07 10: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前期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债券市场“科技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市场各方响应非常积极,积极与人民银行与证监会沟通。目前有近5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财联社记者 李婷)
    阅读 278.8w+
    6
    259
  • 05-06 07: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发布完毕,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A股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鸿鹄志远重仓(现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了3只A股股票。同时,第二批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正在快速推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这些获批基金陆续进入市场,总体将为资本市场带来约1120亿元的长期增量资金。
    阅读 283.9w+
    1
    83
  • 05-01 13: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日电,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共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19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0家。该月中国基金业协会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75家。截至2025年3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951家,管理基金数量142278只,管理基金规模19.97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60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894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6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91家。
    阅读 340.4w+
    51
  • 04-30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0日电,中基协数据显示,2025年3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463只,环比增加76.69%,同比增加94.03%;设立规模688.20亿元,环比增加50.51%,同比增加28.82%。截至2025年3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1.84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减少3,380.15亿元,环比下降2.77%。
    阅读 346.1w+
    16
  • 04-28 16: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日电,浙江证监局对温州启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该公司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以下行为:一、出借私募产品作为外部通道;二、关联交易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程序和信息披露;三、部分产品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四、证券交易所首发证券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不规范。
    阅读 266.3w+
    29
  • 04-28 16: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电,在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中国投资人峰会上,上海常春藤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黄勇表示,对冲基金视角下市场机会具有“可为的平方”特性,除新兴行业投资外,亦可挖掘结构性做空机遇。他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称,在小米、蔚来等新势力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车厂及关联产业链因转型滞后或面临估值压力,存在做空空间。黄勇指出,对冲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运用衍生品工具严控风险与回撤,其次才是收益增强。(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阅读 254.3w+
    2
  • 04-25 17: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5日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告,深圳市宏盛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协会将注销该5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规定以及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基金合同约定,妥善处置在管基金财产,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阅读 323.9w+
    19
  • 04-24 1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4日电,北京证监局发布对北京基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乾祥海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基金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北京乾祥海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知名歌手胡海泉。
    阅读 275.5w+
    1
    62
  • 04-24 12: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4日电,知情人士透露,由高瓴于2021年投资创立的中国物流平台高麓集团正寻求1亿美元的私募信贷融资,用于收购资产。知情人士称,高麓将以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仓储资产作为融资抵押。
    阅读 274.8w+
    23
  • 04-23 06: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今年一季度,多家知名百亿级私募加码绩优股。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共有23家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百亿级私募身影,化工与电子行业企业占据大多数。从加仓动作来看,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公司受青睐,比如一季度高毅资产大手笔加仓紫金矿业,睿郡资产加仓芯朋微,聚鸣投资新进成为上海电影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阅读 260w+
    61
  • 04-22 06:3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4月22日电,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海外机构拉开全球资产再配置序幕,中国资产成为重要选项。记者近日采访多家头部私募获悉,外资机构提高了与中国私募机构的沟通频率,但并未出现净赎回情况,外资选择坚定持有或小幅加仓中国资产。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美债市场震荡加剧,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外资机构正在寻找替代的投资标的,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资金再布局的“主要阵地”之一。从资金关注的投资机会来看,科技板块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多只科技股受到外资和私募的组团调研。
    阅读 277.2w+
    1
    153
  • 04-21 20:43 来自 财联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的重要要求,4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专题座谈会,与10余家头部私募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与会机构表示,近期美国通过关税政策构筑贸易壁垒,引发全球风险资产剧烈波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有力部署下,稳市政策密集出台,中央汇金等中国版“平准基金”在关键时刻加大稳市力度,各市场主体纷纷响应自发回购增持,合力推动股市企稳回升。关税短期冲击不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趋势,充足的宏观政策调节工具、广阔的内需市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兴科技和具备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为资本市场平稳向好提供重要经济基本面支撑。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落地实施,上市公司积极分红回购,持续加大股东回报,中国股市长期投资价值持续提升。

    与会机构认为,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和关税冲击下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树牢“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理念,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阅读 256.7w+
    23
    1025
  • 04-21 06: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在中国资产重估和行业生态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涌入私募行业。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今年以来有近20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同比增长超70%。其中,多家私募的创始人具备丰富的资管从业经验。在业内人士看来,越来越多具备专业能力的新鲜血液的加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私募行业的机构化水平。
    阅读 264.8w+
    9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