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国央行动态
关注
66.6W 人关注
央行最新动态及解读看这里
  • 昨天 21:2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萍
    多次提及关税政策、单设专栏强调债券市场建设 央行一季度货政报告释放重要信号
    阅读 54w+
    127
  • 昨天 18:38 来自 财联社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额度5000亿元
    阅读 81.2w+
    12
    210
  • 昨天 17:55 来自 财联社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阅读 53.8w+
    8
    97
  • 昨天 17: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阶段,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新设的政策工具尽快落地显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阅读 256.3w+
    1
    64
  • 昨天 17: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增强债券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建立健全做市商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推动承销、估值、做市等业务规范发展,提升债券市场定价功能、活跃度和稳健性。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阅读 296.5w+
    37
  • 昨天 17: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阶段,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阅读 283.4w+
    28
  • 昨天 17: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加快建立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阅读 290.2w+
    53
  • 昨天 17: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阶段,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阅读 277.3w+
    4
    298
  • 昨天 17: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阅读 278w+
    4
    257
  • 昨天 17: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9日在由交易商协会主办、北金所承办的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上对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市场机构提出了四点倡议:第一,发行主体要用好用足募集资金,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要,加大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第二,投资主体对科技创新债券要树立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市场投资与交易,提高科技创新债券交易活跃度,共享科技红利。第三,希望中介机构结合科技创新企业的独特融资特点,设计出更匹配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需求的债券产品,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全周期、全生命链的金融服务。第四,希望自律组织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与风险监测,确保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贯穿科技创新债券的始终。
    阅读 272.2w+
    22
  • 昨天 09: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今日开展77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没有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770亿元。
    阅读 327.3w+
    30
  • 05-08 09:32 来自 财联社
    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
    阅读 109.5w+
    1
    42
  • 05-08 09: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8日电,央行今日开展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此前为1.50%。因今日没有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586亿元
    阅读 294.7w+
    2
    180
  • 05-07 19:57 来自 财联社
    央行:全力推进一揽子金融政策加快落地
    阅读 96.3w+
    26
    187
  • 05-07 17: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更新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表,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
    阅读 281.6w+
    53
  • 05-07 14:47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债市科技板要来了,近500家机构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准备就绪,央行创设风险分担工具
    阅读 96.9w+
    2
    68
  • 05-07 13:1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洁
    央行出招稳楼市 降准降息、下调公积金利率三箭齐发
    阅读 91.8w+
    7
    1044
  • 05-07 12:45 来自 财联社
    央行、证监会: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
    阅读 95.2w+
    24
  • 05-07 12: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提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科技型企业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并购等。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阅读 263.6w+
    60
  • 05-07 12: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现就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

    (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三)科技型企业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并购等。

    (四)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五)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

    (六)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提升融资效率,支持发行人根据资金使用特点,灵活分期发行。简化科技创新债券信息披露规则,发行人可与投资人约定豁免相关披露信息。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可采用余额管理方式。

    (七)创新科技创新债券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机构可根据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型企业及科技创新业务的特点,打破传统以资产、规模为重心的评级思路,合理设计专门的评级方法和评级符号,提高评级的前瞻性和区分度。

    (八)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组织做市商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建立承销、做市联动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在承销商、做市商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九)各类金融机构、资管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可投资科技创新债券。鼓励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

    (十)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专业信用增进机构、担保机构等可根据自身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合约、担保等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和投资交易。

    (十一)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自身财力,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或者出台其他优惠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措施。

    (十二)加强科技创新债券的事中事后管理,确保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

    (十三)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自律组织要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规则,相关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可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服务,适当减免相关服务费用。
    阅读 312.4w+
    1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