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国央行动态
关注
67.4W 人关注
央行最新动态及解读看这里
  • 昨天 18: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共六章二十五条,包括总则、经纪机构与从业人员、业务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经纪业务范围,经纪机构可向委托方提供货币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及相关衍生品市场等经纪服务,不得为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发行业务提供经纪服务。二是要求经纪机构强化内控和业务全流程管理,提升人员管理、尽职调查、签约服务、询价报价、撮合交易、信息披露、留痕管理等环节规范性。三是明确委托方责任,委托方应与经纪机构签订服务协议,配合经纪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加强对通讯工具管理,确保委托真实性。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明确经纪业务禁止性事项,完善违法违规查处机制,防范损害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和破坏市场秩序。
    阅读 252.7w+
    25
  • 昨天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阅读 252.8w+
    17
    413
  • 昨天 16: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数据显示,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12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下周一至下周五分别到期1199亿元、4038亿元、1955亿元、1900亿元、2128亿元。此外,下周四将有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阅读 272.5w+
    5
    62
  • 昨天 11: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中国⼈民银行副行长陶玲11月14日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构建可持续的金融生态。重视金融生态对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强化清晰的产权界定、公平的竞争规则、有效的契约执行、适度的融资成本、有力的权益保护。约束金融行业“内卷式竞争”,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
    阅读 269.2w+
    13
    779
  • 昨天 09: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央行今日开展2128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41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711亿元。
    阅读 307.2w+
    25
  • 昨天 06:16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14日电,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降转涨——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央行已多次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业内专家表示,近期物价出现企稳迹象。从国际经验看,货币政策效果显现通常有一定时滞,对我国2%左右的通胀预期目标应从中长期的视角合理看待。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但也要看到,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空间,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
    阅读 330.2w+
    95
  • 11-13 18:42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社融数据最新出炉,10月存量增速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10年国债收益率尾盘下探
    阅读 78.7w+
    19
  • 11-13 17: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称,政府债券快发多发短期对贷款有一定替代。“当前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通过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能够支持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助力扩大需求、支撑经济。同时,不少政府债券用于置换融资平台债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实际上是政府部门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和居民部门稳杠杆的过程,有助于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压力、减轻债务负担,为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据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心数据,截至三季度末,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至67.5%,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分别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略降1.2个百分点。
    阅读 271.6w+
    40
  • 11-13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41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1.09万亿元、0.32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65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27万亿元、0.38万亿元。
    阅读 278w+
    1
    33
  • 11-13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54万亿元,同比增长6.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75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85亿元。10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546亿美元,同比下降3%。前十个月外币贷款增加125亿美元。
    阅读 276.5w+
    4
    220
  • 11-13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据央行数据,10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5.55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十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44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6万亿元。10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前十个月外币存款增加1866亿美元。
    阅读 280.1w+
    3
    335
  • 11-13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146亿元,同比少减162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82亿元,同比多增145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60亿元,同比少增157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6亿元,同比多增298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1875亿元。
    阅读 247.7w+
    5
    247
  • 11-13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前十个月净投放现金7284亿元。
    阅读 255.1w+
    9
    586
  • 11-13 09: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今日开展19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928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972亿元。
    阅读 253.3w+
    26
  • 11-12 09: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央行今日开展195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65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300亿元。
    阅读 255w+
    29
  • 11-11 17:16 来自 财联社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
    阅读 75.2w+
    25
    525
  • 11-11 17: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个和25个基点。
    阅读 264.2w+
    30
  • 11-11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兴起,金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广阔。下一步,央行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定“十五五”时期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深化征信数据治理与产品创新,推动完善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阅读 273.1w+
    1
    148
  • 11-11 17: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加快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持续规范发行定价、承销做市等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监测。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阅读 275w+
    44
  • 11-11 17: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的视角,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不断拓展宏观审慎覆盖范围。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纵深推进附加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指导入选银行持续完善恢复和处置计划,探索发挥风险管理前瞻指引作用。健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跨境危机管理小组机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与信息共享。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完善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充实风险处置资源,继续扩大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积累,探索建立后备融资机制。
    阅读 282.6w+
    2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