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公募基金动态
关注
2.3W 人关注
公募基金业最新动态。
  • 52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低利率时代,钱存进银行,还是买成银行股?有基金被疑风格漂移也重仓银行股
    阅读 3.5w+
    9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2日电,中国证监会核准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Qatar Holding LLC)成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对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受让华夏基金2380万元人民币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10%)无异议。
    阅读 40.2w+
    1
    45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北交所基金正值高光时刻,竟也有跑输基准的掉队者,业绩分化背后有多重推手
    阅读 9.4w+
    1
    19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昨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2023-2025年》,这是全球首个以真实消费大数据为基础、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线上消费指数。该报告显示,从2023年到2025年,中国消费品质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消费呈现明显的新渠道和新品类驱动:渠道端,伴随消费群体区域分化,高端零售渠道与量贩折扣渠道并行,对传统商超渠道实现分流;品类层面,伴随消费者对商品多元化要求持续抬升,情绪消费、健康消费和美护消费等需求持续裂变,宠物、零食及美护为代表的单品红利持续释放。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汇聚一系列新消费龙头,覆盖电商、消费电子、医美、潮玩等领域,精准捕捉新世代“心价比”的消费趋势。港股消费ETF易方达(513070,联接基金A/C:018103/018104)跟踪该指数,可助力投资者把握新消费发展机遇。
    阅读 95.6w+
    2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4:30,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3%,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涨0.2%,中证红利指数下跌0.2%,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下跌0.3%。Wind数据显示,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连续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规模连创新高。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回报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等,全市场已有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2.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泰证券指出,近年来政策愈发重视投资者回报,分红制度不断完善,较为稳定、持续的股息回报是提升投资者收益水平的重要一环,有助于高股息资产的价值发现。
    易方达基金旗下“红利全家桶”涵盖了红利ETF易方达(515180)、红利低波动ETF(56302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红利价值ETF(563700)等产品,管理费率均采用ETF中最低一档的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高股息资产。
    阅读 108.1w+
    5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午后震荡,截至14:30,科创板50指数成份股中,石头科技涨超3%,沪硅产业、百利天恒、国博电子涨超2%。科创板50ETF(588080)持续获资金布局,近10个交易日合计获11.2亿元资金净流入。
    日前,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其中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
    国信证券表示,这一轮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推进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亦有助于重构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系。
    科技服务业迎政策利好,聚焦科技创新的投资标的关注度提升。科创板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硬科技”龙头特征显著。科创板50ETF(588080)实现ETF中最低一档0.15%/年的管理费率,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分享科技发展红利。
    阅读 111.9w+
    1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45,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均上涨0.3%。
    昨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举办人工智能领域高规格展、会、赛等活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商务部此前表示,要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人工智能与商贸流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品牌,加强人工智能产品展销推广。
    “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AI技术应用不断拓展,相关指数产品受市场关注。人工智能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均覆盖AI全产业链,为投资者布局产业发展机遇提供了便捷工具,其中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连续7个交易日“吸金”,合计金额超2亿元,规模创下新高。
    阅读 168.4w+
    2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3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1%,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成交额约4500万元,净申购200万份。截至昨日,该产品近一个月获超6亿元资金净流入,规模增长超80%。
    2025全球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昨日开幕,大会汇聚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行业组织,深入探讨AI在智能制造、工作生活、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潜力与挑战。近20款搭载最新科技智能机器人亮相会场,机器人厨师大秀炒菜技能;咖啡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现场调制咖啡与雪糕;四足机器狗展示敏捷身法,并给大家表演“心心眼”。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聚焦AI硬件终端,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核心标的,成份股中人形机器人占比在所有ETF跟踪的指数中排名第一。
    阅读 188.7w+
    3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0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6%,凌云光领涨成份股,江苏北人、盈峰环境、石头科技涨超3%,相关指数产品受资金关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规模再次创下新高。
    在“擎天柱”机器人跳舞引起热议后,特斯拉再发布机器人自主完成任务的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流畅地进行扔垃圾、炒菜、使用吸尘器、熨衣服等一系列动作,视频中文字显示,所有任务均由单一神经网络完成,并直接从人类视频中学习。
    开源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需要理解并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使用人类运动数据对机器人进行训练,能够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特斯拉、智元等国内外巨头已纷纷布局数据采集,国内政策也在积极支持。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成份股中,人形机器人占比超50%,“人形含量”在所有ETF跟踪的指数中排名第一,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阅读 175.3w+
    2
  • 12小时前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5月22日电,近年来,为满足投资者的不同投资策略、不同持有期限的需求,公募基金份额越来越“五花八门”,C份额、D份额等日益常见。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运作,在投资策略和范围上并无差异,但费率、销售渠道、申购门槛等方面并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同一基金的不同份额之间无法相互转换。记者关注到,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开通旗下同一基金不同份额类别转换业务。据了解,此举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在不同投资策略之间切换的需求,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持有期限变化的需求,提升投资者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阅读 244.9w+
    2
    39
  • 1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2日电,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发行市场热度攀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按基金成立日口径,今年共成立了59只指数增强基金,且均为股票型基金,不仅远多于去年同期的11只,也已超过去年全年的45只。从发行规模看,去年同期11只指数增强基金合计募集130.54亿元,若剔除其中2只债券型基金,仅为16.71亿元。而今年成立的59只指数增强基金合计募集规模为305.05亿元,增长17倍。其中,22只基金发行规模超5亿元,6只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吸金”19.4亿元,位居首位。此外,当前还有十余只指数增强基金正在或等待发行中。中小型基金公司成为今年指数增强基金发行的主力。业内普遍认为,在当前ETF赛道竞逐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指数增强型基金正成为中小型公募机构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
    阅读 242.5w+
    36
  • 昨天 20:42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2%,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0.1%。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显示,电动汽车市场强劲增长,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的逾四分之一。
    阅读 272.7w+
    8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今日“A系列”宽基指数集体上行,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上涨0.4%,中证A100指数上涨0.5%,中证A50指数上涨0.7%。
    阅读 278.6w+
    9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石化产业指数上涨0.4%,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0.4%。
    阅读 280.5w+
    4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深证100指数上涨0.6%,深证50指数上涨0.5%。
    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总监徐正刚在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并购六条”发布后,深市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显著提升,累计披露重组项目接近8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90单,同比增长超过200%。
    阅读 256.6w+
    2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沪市宽基指数今日集体收涨,盘面上,黄金、固态电池、创新药、煤炭等涨幅居前,化学纤维、PEEK材料、AI语料、可控核聚变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均上涨0.4%,上证中盘指数上涨0.3%。
    阅读 262.8w+
    2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500指数上涨0.2%,中证1000指数下跌0.2%,科创100指数下跌0.04%,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5%。
    阅读 256.3w+
    1
  • 昨天 20:39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1%,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0.2%,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5%,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0.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0%。
    摩根士丹利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呈现出三条脉络,一是前沿产业,中国在新能源转型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二是人工智能产业,中国在软件、硬件、应用落地等领域持续发展,构建了全产业链、全生态系统;三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阅读 278.6w+
    2
  • 昨天 20:39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1%,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0.7%,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5%。
    阅读 251.4w+
    2
  • 昨天 20:37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1.4%,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中证新能源指数均上涨1.1%,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上涨0.03%,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接近平收。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渗透率将达到10%。
    阅读 257.7w+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