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智能驾驶
关注
2.9W 人关注
本质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认知工程学,主要包括网络导航、自主驾驶和人工干预三个环节。
智能驾驶
-3.16%
龙头股
横河精密
+11.05%
先锋电子
+10.00%
  • 昨天 20: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10月17日到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巡展并调研。李乐成来到车企展台,查看新车型产品性能和市场销售情况,并到中信科智联、滴滴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实践与应用、华为等展区详细了解智能座舱、驾驶自动化、网联云控等技术研发应用情况,其间听取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情况介绍。李乐成对企业研发和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建立了涵盖全产业链的完整产业体系,技术水平、推广规模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提高技术成熟度、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各企业加强全产业链协同,深化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创新,加强大模型、AI芯片、线控底盘等技术攻关,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要协同推进标准制定,围绕汽车应用生态各环节,坚持安全为先、质量第一,综合运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形式,把最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标准。要自觉抵制非理性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李乐成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强部门协同和顶层谋划,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政策标准法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稳致远。加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统筹,明晰“车-路-云-网”能力分级,强化感知、通信、接口等标准制定实施,推动构建“架构相同、标准统一”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开放合作共赢,与各国政府和企业深化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共破发展难题、共建产业生态、共享发展成果。
    阅读 174.7w+
    1
    71
  • 昨天 17: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提出滴滴自动驾驶的“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2016年-2021年)核心任务是完成L4级自动驾驶的全栈核心技术研发,目前已掌握相关所有核心技术;第二个五年(2022年-2026年)核心任务为完成L4级自动驾驶在中国市场环境下“0-1”的验证,2026年底前,在中国若干区域推出接近有人驾驶体验的Robotaxi出行服务,且从用户端获取的收入可覆盖车辆硬件与后端运维保险充电成本;第三个五年(2027年-2032年)主要围绕全球化,基于在十余个国家运营、每天近5000万出行订单,寻找适合L4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政策土壤和技术土壤将AI与车整合的产品集成到滴滴出行场景。(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197.4w+
    53
  • 昨天 15: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琦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提出,坚持依法治理,指导汽车数据处理者落实安全管理要求。要贯彻落实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等法规,充分发挥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作用,加快建立完善汽车数据产权认定、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基础性制度体系。加快制定、出台汽车数据出境安全管理的指引性文件,推动完善汽车数据安全防护国家标准体系。王琦同时表示,抓紧抓实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汽车领域重要数据识别认定和出境管理,督促汽车企业切实提升数据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的能力水平。(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220.8w+
    10
  • 昨天 10: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表示,从商业模式角度,自动驾驶企业既有供应商模式,即通过为新车提供零部件、芯片或软件,一次性获取相应收益;也有循环性收费模式,比如月度收费模式。“我认为,当自动驾驶发展到L4、L5级别,真正出现一个能基本像机器人一样每小时都帮你开车时,月度收费模式是有可能实现的。”(财联社记者 徐昊)
    阅读 261.7w+
    10
    55
  • 昨天 10:32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0月17日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10月17日在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表示,截至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其中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影响召回的有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53.18%。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有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近期正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宣传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和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
    阅读 275.5w+
    13
    348
  • 昨天 10: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铝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截止2025年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近年来,辅助驾驶辅助系统相关召回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车辆250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近期市场监督总局正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和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向行业建议,做合规经营的示范者,要做诚信宣传的引领者,要以通俗的语言告知消费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双手不可离舵,视线不可离路。(财联社记者 徐昊)
    阅读 265.6w+
    15
  • 昨天 09: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完善政策法规标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准入管理、交通管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地理信息、保险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强化对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完善企业退出机制,确保产业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财联社记者 徐昊)
    阅读 283w+
    66
  • 10-16 15:0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十五五”智能网联汽车规划要来了!自动驾驶等标准有望加快制定
    阅读 78.4w+
    2
    146
  • 10-16 15:0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6日讯,今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苗圩表示,车端控制正在从分散走向集中,车端跨域融合控制将是智能网联汽车域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操作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和安全,优势企业还可以借此形成产业生态。(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66.9w+
    4
  • 10-16 15:0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历时不足四月!优迅股份科创板IPO快速过会 车载激光雷达芯片已投片验证
    阅读 70.8w+
    6
  • 10-16 13: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企查查显示,近日,奕算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珲,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奕行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官网显示,奕行智能是一家致力于领先的智能汽车为首要场景的计算芯片公司。
    阅读 277.9w+
    10
  • 10-16 13: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今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表示,近年来北京全市自动驾驶、乘用车、智能公交、无人配送等测试里程已超过6200万公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将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聚焦大算力、芯片、环境感知等领域,共建、开放、共享创新平台,建好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加速产品的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加强充换电、智能网、智能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等级多场景的应用。(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80.1w+
    2
    44
  • 10-16 11: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提出,加快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研发验证,以提升行车安全。万钢表示,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的第一要务,要以高质量场景数据、高能效比算力部署、体系化测试验证为抓手,构建从上传数据标注、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典型场景实验验证、车规级实时模型OTA下传的自动化训练与迭代闭环,应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基于交通规则的博弈能力,从而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汽车的具身智能。(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275.9w+
    73
  • 10-16 11: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大算力芯片,智能线控底盘批量上车,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二是示范应用持续拓展。在20个城市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路侧单元云控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万公里,部署智能化路测单元超过1.1万平方米。三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制定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88项,牵头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等近10项国际标准制定。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加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OTA升级管理,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条件。(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287.7w+
    3
    55
  • 10-16 11: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统筹推进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等工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汽车行业人工智能中试基地,支持汽车“研产供销服务”各个环节大模型的应用开发,赋能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二是促进跨界融合,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通过路侧交通等信息交互,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水平,推动城市间跨域连片移动,支持汽车、信息通讯、能源、交通等行业企业,围绕模型训练、车网互动等,共建可信数据空间,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三是完善政策体系,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标准制定,优化智能网联汽车生产领域管理,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全球化发展,国际化创新,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254.9w+
    1
    147
  • 10-16 11: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今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深入组织开展“十百千创新行动”,建设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工具链,加速赋能组合辅助驾驶等7大行业,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格局,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推动交通运输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更好发挥交通行业场景和资源布局优势,采用科技+工程模式,着力打造大通道货车自动驾驶,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系统,交通设施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引领数据算力、模型应用等产业链多业态蓬勃发展。(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阅读 258.9w+
    1
    33
  • 10-15 17: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当地时间10月15日表示,计划明年在英国伦敦推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Waymo称将与汽车融资公司Moove合作,为在伦敦推出服务做准备,并正积极与地方和国家监管机构接洽,以获得必要批准。
    阅读 270.1w+
    32
  • 10-14 16:2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4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0月14日发布的文件显示,Pony.ai(小马智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得到确认。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02,146,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该公司已于2024年11月以“PONY”为代码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此次备案标志其回港上市计划已获关键进展。若此次港股上市顺利落地,小马智行将形成“美+港”双重上市架构。(记者 曾乐)
    阅读 264.6w+
    44
  • 10-13 17: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公开征求《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企业审查要求》《产品审查要求》《决定》)意见。《企业审查要求》主要修订内容:通过“提高、增加、优化”三个方面措施,对《企业审查要求》相应条款进行了调整。“一个提高”,全面提高企业智能化、网联化相关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明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通用要求以及相关企业软件升级、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能力要求,切实强化企业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一个增加”,补充增加“集团化管理”要求,明确了集团化管理中下属企业能力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准入管理效能和行业资源利用水平,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三个优化”,一是顺应电动化趋势,合并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要求,增加新能源特种车底盘企业能力要求;二是结合细分行业特点和生产方式变化,增加货车上装委托加装管理要求;三是注重减轻企业负担,结合产品变化和技术进步调整生产设备要求,结合产品研发特征不同,针对性弱化部分研发能力要求。
    阅读 245.1w+
    93
  • 10-13 17: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企业审查要求》总体上,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统筹考虑现行汽车准入管理要求,合并相关技术审查要求,提高企业准入审查要求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保持《企业审查要求》现有主体框架结构不变、车型种类不变,保证准入审查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坚持安全底线,保障产品质量。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要求,督促指导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产品安全质量和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落实售后服务承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优化完善。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结合不同车型类别行业发展特点,以及汽车企业生产方式变化新情况,对应调整企业能力要求,更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准入审查要求。四是坚持顺应变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提高生产准入门槛,加严企业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升级、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能力要求,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规范有序竞争,推动汽车产业提质升级。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强标制定实施进展,研究优化准入审查方式,保障稳妥有序实施。
    阅读 254.2w+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