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9日电,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速,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市场渗透率已从2021年的23.5%增长至2024年的57.3%,预计今年L2级,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70%。除此以外,座舱智能化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和全球的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的渗透率分别攀升至73%和58%,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科创板日报》18日讯,4月18日,地平线与奇瑞达成HSD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全球首发量产合作,地平线HSD作为奇瑞“猎鹰智驾”的一款先进方案,将和征程6P芯片在星途品牌的凌云车型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量产上车。
①智能驾驶从“功能堆叠”转向“体验验证”。传统车企加快平台整合,新势力则推进城市NOA、端到端模型等能力落地。 ②功能命名、地图合规、OTA更新等环节进入细化监管阶段。
财联社4月17日电,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近日发表《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一文,提到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①4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两大分别代表汽车生产与技术研发领域的行业组织先后发声,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并强化组合驾驶辅助产品管理落实。 ②此前一日,工信部官网发布题为《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的公告。
①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②中国现有的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功能全都在L2及以下; ③L2级智驾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并随时接管。
财联社4月1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重点关注事项。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财联社4月16日电,杭州市经信局牵头组织编制《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应用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5日。开展L4级以上道路测试的,测试主体应取得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能力评估报告,在拟申请区域或路段完成车内配备安全员的单车测试不少于1000公里(规定连续里程),时间不少于240小时,且未发生死亡或重伤且承担主要以上责任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因车辆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车辆执行最小风险策略前无人工干预(紧急接管人员触发安全策略除外)和人工接管,紧急接管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平台触发安全策略的次数不高于1次/百公里。
财联社4月15日电,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今日表示,小鹏汽车已建立“云-软-硬-芯”的全栈自研AI体系。基于此,小鹏汽车将在2025年底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落地。此外,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上车。(财联社记者 徐昊)
《科创板日报》15日讯,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特斯拉即将推出一个通用的、纯人工智能的完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只需要依赖摄像头与特斯拉自研AI芯片的协同运作。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消息称小鹏已在内部启动了众源建图技术的开发,目前已经推进了数月。该技术目前是预研状态,未来或作为小鹏 L3 级别方案的补充。众源建图是一项用于优化智能驾驶方案的技术,它通过车辆采集道路数据,实时构建一个导航地图。众源建图有两个特点,一是需要多车协同,多源采集数据,二是实时生成地图,动态更新。众源建图可以为智能驾驶提供全局路径的参考,让智驾系统所能获得的信息,可以延伸至传感器覆盖的范围之外。
《科创板日报》15日讯,马斯克发文宣布,首个真正基于纯人工智能的通用全自动驾驶方案即将面世,它将只依赖摄像头、特斯拉AI芯片及AI软件。
财联社4月13日电,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4月12日晚间在2025广汽科技日上表示,广汽是国家首批L3准入试点资格的乘用车企业之一,2025年4季度,广汽的L3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①相比于2024年9月的备案资料,西井科技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 ②西井科技经历14轮融资;上海国投公司近期赴西井科技调研,明确表示将围绕资本、技术、市场等维度深化合作。
财联社4月12日电,广汽发布多款车规级芯片,分别与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矽力杰、极海、奕斯伟、杰华特、国芯、美泰等公司联合开发。其中,与中兴微电子联合开发的C01芯片,是我国首款自主设计的新一代16核心多域融合中央计算处理芯片;与裕太微电子共同打造的G-T01芯片,是拥有国内最高容量的国内首款车规级千兆以太网 TSN 交换芯片;与仁芯科技联合开发的G-T02芯片,是全球首款带宽高达16Gbps的SerDes芯片;与矽力杰开发的G-K01芯片,是全球首款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的6核RISC-V芯片。
财联社4月12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Cosmos+Ominiverse有望加速物理AI发展,料将带动智能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通过复盘CAE软件以及CUDA生态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仿真以及开发工具的迭代可直接加速相关行业的发展节奏,缩短行业的研发生产周期,降低工程实现门槛,最终将降本传导至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环节。展望未来,我们认为Cosmos+Ominiverse的组合有望复刻CAE以及CUDA加速制造业和AI发展的效果,赋能智能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Cosmos+Ominiverse硬件供应商;2)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3)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主机厂。
财联社4月11日电,国际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Yole Group发布《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扩增68%,市场规模攀升至6.92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市场对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广泛应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其中,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据了92%的份额。RoboSense速腾聚创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年销量达到51.98万台。截至2025年3月底,速腾聚创已与比亚迪、极氪、上汽智己等全球30家整车厂及Tier1达成合作,定点车型数量超百款;已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禾赛科技年销量达到45.52万台,市场份额达22.77%,位居全球第二;华为年销量达到42.16万台,市场份额达21.09%,位居全球第三。
《科创板日报》11日讯,日产表示,其与AI初创公司Wayve合作开发的新一代ProPilot系统将于2027财年首次亮相。ProPilotAI驾驶系统将具备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和雷达以及Wayve的“Level 2”高级驾驶辅助软件。日产汽车表示:“该系统将为具有先进防撞功能的自动驾驶树立新标准。”
①比亚迪推出了智驾版的汉L和唐L车型,非智驾的老款车型库存基本清空。 ②继“油电同价”后,比亚迪将“兆瓦闪充”技术上车,喊出“油电同速”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