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2025RISC-V中国峰会上,上海RISC-V生态街区正式启动,未来将会集聚更多RISC-V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人才,促进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助力产业蓬勃发展。据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介绍,一是加快端侧导入,拓展应用边界,将引入端侧企业为RISC-V企业提供更多产业化机会,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智算、智能汽车、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二是推动标准化,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技术支撑。(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16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1000家,其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车路网联、电驱、电制动、电转向、热管理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500家,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物流出口服务、检测维保电池回收服务等5大支撑,形成“1000+500+5”的全新产业链体系,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为我市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财联社7月16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开征求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其中指出,增强产业创新支撑。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车控、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新能源等重大(重点)专项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综合体,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深度合作。支持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等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产业。聚焦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实施关键软件“揭榜挂帅”项目。鼓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技术合作,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汽车软件企业围绕“车+X”应用,开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技术研发。推进高水平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研发、集成验证等公共服务能力。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适配,完善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体系。到2027年,力争打造5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财联社7月16日电,《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分层解耦、跨域共用、充分共享的云控基础平台。打造涵盖协同预警、协同辅助驾驶、协同自动驾驶功能的智慧公交、干线物流、自动泊车等应用场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积极筹措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建设资金。到2027年,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覆盖城区道路与高速公路里程2500公里,通过OTA升级实现具备协同预警功能的各类型在用车辆超过20000辆。
财联社7月15日电,在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传统燃油车时代70%的企业产品成本是来自于机械的硬件,而在当下智能电动车时代机械的硬件成本比重已经低于50%,预计到2030年电子化(硬件)的成本占比将会由过去的不足25%上升至70%,企业必须把能力放在智能化和人工智能的举措上。(财联社记者 刘阳)
财联社7月15日电,宝马宣布与Momenta达成合作,基于国产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和硬件平台,聚焦智能驾驶辅助前沿领域,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驾驶辅助功能软件,并进行持续优化与测试验证。此套全新“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将在设计上融入宝马20余年来在驾驶辅助领域的安全技术积淀,提供安全机制完备的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方案将应用于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加持宝马新世代自研“王牌”技术,新世代智能驾趣如虎添翼。
《科创板日报》14日讯,记者独家获悉,宁德时代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CATL时代智能”)与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3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宁德时代磐石滑板底盘平台,共同推进Robotaxi发展。磐石底盘可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标准化的硬件平台和适配接口,将大幅简化Robotaxi设计研发到量产制造的全流程。此次战略合作,CATL时代智能将基于磐石底盘技术架构,为T3出行适配换电、全线控等电动智能化技术方案。双方还将围绕磐石底盘与Robotaxi运营场景,展开技术整合、联合研发测试、数据共享与智能化升级等合作。(记者 曾乐)
财联社7月11日电,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表示,智能驾驶是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智能驾驶成本下探且性能提升,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购入电动车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陈黎明判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拐点已经到来,后面会有比较快速的增长。
智能泊车是智驾的核心场景之一,比亚迪所说的L4级功能适用于智能泊车场景,该场景下驾驶员可以“脱手脱眼脱脑” 。
《科创板日报》9日讯,Alphabet旗下Waymo正在向年轻乘客开放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其在凤凰城推出青少年账户,14至17岁的青少年现在可以注册账户,经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批准后,可独立乘车,无需成人陪同。
①比亚迪所说的L4级功能仅限于智能泊车场景; ②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 ③有望带动智能辅助驾驶增量零部件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财联社7月9日电,比亚迪官微宣布为智能泊车兜底,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据比亚迪披露,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
财联社7月8日电,天眼查显示,7月8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辅助驾驶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申请辅助驾驶方法,包括:获取多模态感知信息,所述多模态感知信息由设置于车辆上的多种传感器采集得到;获取多组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包括待显示的目标区域和栅格粒度;根据所述多模态感知信息和所述多组显示信息进行感知预测,以得到多个占据栅格信息,所述占据栅格信息用于描述所述车辆周围的障碍物的分布情况;根据所述多个占据栅格信息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多个占据栅格画面。本申请既可以提升驾驶员对大范围内的障碍物的全景感知能力,又可以提升驾驶员对近距离范围内的障碍物的精细化感知能力,二者结合可以提升驾驶员的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避免剐蹭。
①四维智联财务表现不尽如人意,近三年营收整体下滑,净利润方面更是持续亏损。 ②四维智联完成了3轮融资,最后一轮估值飙升至40.7亿元。
《科创板日报》7日讯,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在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Robotaxi发布仪式。双方将携手推进Robotaxi在迪拜的商业化落地,根据规划,小马智行Robotaxi将分阶段在迪拜落地运营,首批车辆预计于2025年启动路测,无缝对接迪拜地铁、有轨电车及海上航线等综合交通网络。(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7日电,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新发布的《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国际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度参与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提升我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科创板日报》3日讯,记者从京东方面获悉,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据悉,该产品具备最高400公里满载续航能力及L4级别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跑行能力,可自主规划最优路线、精准识别并灵活避让障碍物,能够从容应对人车混行的复杂交通环境。
① 小米YU7上市订单量火爆,提车周期半年起步,雷军称试驾和交付压力较大; ② 消费者转单,黄牛倒卖准现车,多品牌补贴抢单,雷军罕见直播回应称,大可不必。
《科创板日报》2日讯,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五年是中国(汽车)淘汰赛的最后五年。“何小鹏表示,在AI时代,高算力的芯片是未来大家功能、性能、安全极其大差异的核心点。芯片是基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