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理财
关注
1.2W 人关注
银行理财最新政策及行业变化情况跟踪。
  • 昨天 20:2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增量资金来袭?银行理财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迈出“第一步”,光大理财拿下首单
    阅读 19.1w+
    13
  • 04-16 06:2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4月16日电,第二批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资筹划申请试点;股票型ETF总份额突破2万亿份;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开表态增持ETF……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专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聚焦打通卡点堵点、推动“长钱长投”,资本市场改革着重从优化“长钱”入市条件、树牢理性投资理念、深化资本市场开放等方面精准发力,作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目前正逐步显现效果。“活水”长流,也将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得住、走得好”的坚实底气。
    阅读 256.6w+
    148
  • 04-15 15:11 来自 财联社 李响
    关税加码下的银行理财,含权类产品净值有所回撤,增速放缓规模触及30.72万亿
    阅读 86.1w+
    31
  • 04-14 18:05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资管周报:部分银行理财加入“稳市”大军;东亚期货遭禁止新增资管业务1年
    阅读 90.2w+
    10
  • 04-11 20:0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银行理财资金集体加入“稳市”大军,业内直呼史无前例,有机构动用自营资金增持旗下产品 | 调研
    阅读 97.8w+
    6
    185
  • 04-11 13:26 来自 21财经
    财联社4月11日电,深交所4月1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致辞时指出,深交所正在制定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在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机制,落地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股票定增的政策。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推动将ETF期权纳入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
    阅读 328.5w+
    45
  • 04-11 08: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多家银行理财公司10日表示,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具体情况如下:

    4月10日晚间,中银理财官微发文表示坚决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银理财说,面对近期市场波动,迅速研判,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同时,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

    交银理财4月10日表示,近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交银理财快速研判市场形势,在保持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后续公司将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邮储银行旗下中邮理财10日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权益类指数基金(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本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浦发银行旗下浦银理财10日表示,近日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大幅度波动,公司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ETF,包括宽基指数、行业指数,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
    阅读 283.6w+
    8
    347
  • 04-09 07:00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财联社4月9日电,平安银行某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4月8日起下调40BP。记者从平安银行理财经理处获悉,该产品3年期存款利率由2.05%降至1.65%。银行出手调降存款利率,平安银行并非个例。记者注意到,随着“开门红”活动落下帷幕,4月以来,多地中小银行也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整体来看,不同期限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在10BP至80BP,中长期限的降幅更大。
    阅读 249.8w+
    2
    1896
  • 04-07 21:12 来自 财联社 李响
    特朗普“关税大棒”落地,债市将彻底转牛?来看多家理财子公司如何研判
    阅读 58.5w+
    88
  • 04-03 20:5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首批银行理财产品参与网下“打新”要来,深沪各一家IPO企业官宣纳入,多家理财公司摩拳擦掌
    阅读 131.8w+
    35
  • 04-03 05: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日电,随着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其理财子公司业绩情况、业务规模也浮出水面。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均交出亮眼答卷: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具体来看,上述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全部突破万亿元,总规模达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合计实现净利润92.36亿元,同比增长16.12%。
    阅读 278.2w+
    111
  • 04-02 16:35 来自 张良 实习生 王艺霏
    理财规模一周缩水7500亿,赎回影响小,季末回表或是主因
    阅读 67.2w+
    22
  • 04-02 04:58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4月2日电,春节以来,债券市场持续震荡,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促使银行理财机构将目光投向利率衍生品,寻求新的风险对冲工具。尽管面临牌照、系统、人员等方面的现实挑战,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银行理财机构正加快参与衍生品市场的步伐,探索更加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路径。记者获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在近期获得相关交易资格。
    阅读 245.1w+
    55
  • 04-01 20:1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又见银行宝宝类产品退场,浙商银行将于本月关停“增金宝”业务,为今年行业首例
    阅读 78.9w+
    2
    55
  • 03-31 19:09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16家银行理财子年度“成绩单”出炉,净利最多增长159%,多家管理规模增超30%
    阅读 51.9w+
    2
    69
  • 03-31 01:31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3月31日电,中国证监会3月28日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从操作执行层面进行了细化。从修订内容来看,一方面,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另一方面,落实《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在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构成,此次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股票发行,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同时鼓励更多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促进“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构建。
    阅读 280.2w+
    163
  • 03-29 14:2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银保等中长期资金获准直接“打新”,禁止限售股出借写入法规,承销新规优化A股生态
    阅读 129.8w+
    4
    76
  • 03-28 20: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8日电,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相关规定。根据《实施方案》,本次修订在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即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以其管理的2只以上产品认购的,可视为一个发行对象。

    二是根据《公司法》进行适应性修改。根据《公司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上位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修改内容,将“股东大会”调整为“股东会”,删除有关监事的规定。
    阅读 349.3w+
    1
    63
  • 03-26 07: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6日电,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日宣布下调旗下理财产品的多项费率。梳理发现,今年3月份以来,中邮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渤海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宣布对旗下多款理财产品实施费率优化调整。调整后,多款理财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密集降费,主要是受近期理财产品收益承压影响。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机构还需提升综合能力,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
    阅读 289.1w+
    1
    97
  • 03-25 21:1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上市公司偏爱美元理财?一季度委托理财交易规模大增185.60% 挂钩美元标的规模翻倍
    阅读 89w+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