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理财
关注
1.3W 人关注
银行理财最新政策及行业变化情况跟踪。
  • 昨天 19:05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上市银行三季度财富管理大盘点,中收最高增两成达206.7亿,呈现私行、代销驱动等四大特征
    阅读 13.1w+
    28
  • 昨天 05:53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31日电,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从2022年末经历“赎回潮”后27.65万亿元的规模,到如今突破32万亿元,银行理财市场用3年时间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行业洗礼。与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正持续承压。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为投资者创造的收益逐季递减,从一季度的2060亿元降至三季度的1792亿元。一边是规模不断扩张,一边是收益持续下行,银行理财行业在跌宕起伏中思索定位问题。
    阅读 273.7w+
    1
    121
  • 10-30 18:24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重磅突发!全国试点,规模“天花板”打开,养老理财要“火”了
    阅读 54.2w+
    98
  • 10-30 16: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理财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综合考虑养老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阅读 230.2w+
    70
  • 10-30 16: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适度提高产品流动性。依托现有市场及金融基础设施,研究建立养老理财产品转让、质押等服务机制,满足投资者罹患重大疾病等情形下流动性需求。健全风险防控安排,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确保产品转让、质押等服务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阅读 239.6w+
    34
  • 10-29 20:50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实习生李煊
    发行短期回暖难解收益困局,理财业科技金融深融加速|银行理财观察
    阅读 50.8w+
    9
  • 10-29 15: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吴智伟在“金融街发布”专场活动上表示,为推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在北京落地见效,北京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一是优化市场生态。推动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提高在京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适配居民差异化财富管理需求。三是优化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覆盖面和灵活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四是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阅读 253.4w+
    26
    1261
  • 10-28 07: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呈现“总量增长、收益承压”的特征,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市场存续规模虽创32.13万亿元新高,但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降低。业内人士预计,能够博取更高收益的“固收+”理财产品将延续强劲增长势头,推动四季度理财整体规模增长。
    阅读 249.7w+
    18
  • 10-27 11:42 来自 王蔚 实习生 李煊
    资管周报:部分银行积存金起点金额将启动“浮动”机制;银行理财三季报出炉,创造收益近5700亿
    阅读 56.4w+
    22
  • 10-24 13:42 来自 孙海波 蒲江弢 王雪薇
    银行理财榜单月报| 9月最高兑付年化收益率达5.1%,QDII理财收益率持续下降
    阅读 91.2w+
    3
    10
  • 10-24 06:56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24日电,居民资金正在借道含权中低波动类基金持续入市。蚂蚁财富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年内该平台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与持有用户数,同比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正在从无风险、低风险资产,流向含权的中低波动资产,在“求稳”基础上“盼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颇受该平台用户青睐。截至10月15日,在该平台上,年内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41%,持有用户数同比提升70%。作为当下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代销平台,其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记者采访获悉,“固收+”基金配置需求的增加,与权益市场表现息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近一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6%。在此过程中,“固收+”基金近一年以来几乎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涨幅达到6.7%,不仅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和纯债型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为2.24%),还高于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回报率。
    阅读 242.4w+
    2
    76
  • 10-23 18:26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银行理财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创造收益近5700亿,非理财公司规模大幅压降3成
    阅读 51.6w+
    3
    38
  • 10-23 16:32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私募MOM成委外资金“新宠”,今年备案数创近六年新高,这些理财子是重要“金主”
    阅读 81.7w+
    5
    109
  • 10-20 13:21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理财行业趋向何方?业内高管发声 凝聚三大共识:多资产多策略、扩大海外投资、打造产品差异化优势
    阅读 98w+
    2
    49
  • 10-19 18: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交银理财董事长李豪表示,新形势下,理财行业应更加注重提升以下三方面能力:一是,债券投资必须深入到产业前沿,当前信用债的收益率普遍跌破2%,再靠“票息+杠杆”的老路已难以为继,唯有把研究触角伸向技术迭代、产能爬坡、现金流拐点,才能在产业发展中捕捉超额收益。二是,坚持跨领域的多元资产配置,夯实投研能力。三是,注重引入创新型资产,兼顾权益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作为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发挥“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财联社记者 王晨)
    阅读 286.1w+
    1
    81
  • 10-19 18: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工银理财董事长吴茜表示,到9月末整个银行理财的行业规模已经超过32万亿,长期为客户贡献了稳定的投资收益。但过去支撑规模增长的资产配置的方法、模型开始逐步失效,整体来看理财行业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和趋势:一是在低利率、高波动资产荒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成为行业普遍共识;二是在居民财富再配置大趋势下,理财必须走出资管赛道自己差异化、竞争路径;三是在理财净值化3.0时代,实现稳健低波对业绩稳定性、一致性提出更高要求。(财联社记者 王晨)
    阅读 277.1w+
    64
  • 10-19 15: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中银理财董事长黄党贵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普遍减少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向非银资管产品迁移。今年7月至8月,我国非银存款连续2个月同比多增,而居民和企业存款合计连续2个月同比少增,低利率环境下,资产收益持续下行,已经开始出现“存款搬家”现象。在这种现象下预计在短期内会为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一方面,居民和企业存款从原有体系溢出,为理财行业带来了增量资金。7月份到8月份居民和非金融企业新增存款负增长合计超过2万亿元,而同期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接近1.5万亿元,显示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和企业对资产管理需求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理财客户基础扩大后,风险偏好收益目标或将迎来分化,推动包括“固收+”在内的各类产品快速发展,改善理财产品投向过于单一的现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财联社记者 王晨)
    阅读 287.7w+
    1
    154
  • 10-17 07:1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17日电,月度规模连续实现净流入的银行理财,在三季度末出现回落。近日,记者从可信渠道汇总的独家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的14家理财公司(含6家国有行理财、8家股份行理财)中,有13家9月末余额环比下降,合计减少约8700亿元。9月,固收类产品中的纯债型理财规模降幅较为明显,或与近期债市波动不无关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同期股市表现较好,配置一定比例权益资产的“固收+”、混合型理财等产品显著获益,规模明显见涨。
    阅读 309.4w+
    1
    93
  • 10-15 20:36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实习生李煊
    发行放量难掩收益偏低,理财行业增资补血浪潮涌动|银行理财观察
    阅读 88.8w+
    19
  • 10-15 18:12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理财公司QDII投资规模已突破1200亿,部分公司“借道”公募“曲线出海”
    阅读 91.2w+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