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人工智能
关注
5.4W 人关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
+1.92%
龙头股
国源科技
+22.29%
中邮科技
+20.00%
  • 昨天 21:04 来自 财联社 宣林
    积极拓展海外服务器液冷市场 液冷概念股三连板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阅读 16.2w+
    170
  • 08-16 20:47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8月16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神二十乘组在开展工作时有了一个新的助手,就是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上行的“悟空AI”大模型。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的准备工作中,“悟空AI”大模型就发挥了辅助支撑作用,同时它还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了智能化、专业化的支持。“悟空AI”基于国内开源模型开发,结合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需求,采用预训练和指令微调技术,构建了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和以航天飞行知识规范为核心的知识库。
    阅读 268w+
    4
    318
  • 08-16 15:53 来自 财联社
    OpenAI筹划万亿级AI基建,机构称AI基建资本开支处于爆发拐点,这些环节将深度受益
    阅读 82.4w+
    16
    254
  • 08-16 13:11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AI竞赛愈演愈烈!Meta六个月内第四次重组AI团队
    阅读 95.6w+
    47
    145
  • 08-16 09:39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估值升至5000亿美元!OpenAI洽谈出售约60亿美元员工股权
    阅读 81.2w+
    29
    72
  • 08-16 05: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6日电,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他希望在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你应该预计OpenAI在不远的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Altman周四对记者表示。“你应该预料到一群经济学家会搓着手说,‘这太疯狂,太鲁莽了,诸如此类。而我们只会说,‘你知道吗?让我们做我们的事吧。’”Altman表示,这家初创公司正在设计一种新颖的方式来为这笔支出提供资金。“我想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非常有趣的新型金融工具,用于融资和算力,世界上现在还没人想到,”他说。“我们正在努力。”
    阅读 317.6w+
    2
    222
  • 08-15 23:0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今日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对《科创板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过去10年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AI技术进步,其实际发展远超预期,应尽可能相信AI的进步。他认为,AI进步推动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进步,这是值得持续保持信心的关键,行业因AI技术进步将发生突变。谈及对宇树科技的发展期望,他表示还是能聚焦“干活”,希望到明年此时,全自动搬运、清洁及工厂等场景能部署相关技术应用。(记者 李明明)
    阅读 321.5w+
    1
    26
  • 08-15 22:39 来自 财联社 牛占林
    奥尔特曼:希望筹集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计划投资脑机接口公司
    阅读 80.7w+
    12
    118
  • 08-15 18:5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据腾讯混元消息,混元团队推出Lite版本,大幅降低运行显存开销,支持消费级显卡部署。
    阅读 346.3w+
    4
  • 08-15 18:2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在360集团20周年荣耀庆典上,创始人周鸿祎发布360集团下一阶段的公司战略:All In Agent。同时,周鸿祎公布了公司在智能体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纳米AI已实现L3级推理型智能体连续执行100 步任务0出错、单次消耗Token100万、调用100+工具,任务成功率达98.2%。
    阅读 322.8w+
    3
  • 08-15 16:56 来自 财联社 马兰
    美国电网监管机构建议:数据中心请“自备干粮”!
    阅读 98.7w+
    20
  • 08-15 16: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吉林省吉翼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在长春新区注册成立,标志着吉林省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的前沿领域迈出坚实一步。该公司由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衔,联合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长春市产业投资集团、长春新区产业投资集团、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及长春博立电子科技公司共六家机构组建,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矩阵。
    阅读 332.4w+
    46
  • 08-15 16:35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全程无人工遥控!天工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摘银 导航系统或成关键助攻
    阅读 82w+
    1
    25
  • 08-15 15: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九方智投控股(9636.HK)旗下九方智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方智擎)15日正式揭牌入驻上海徐汇“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未来,九方智擎将围绕证券领域全生命周期构建原生的AI体系,并聚焦突破全周期覆盖、个性化记忆、主动智能服务三大方向。同时,九方智投控股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陈文彬携手模速空间、记忆张量、博查搜索等嘉宾共同启动“证券领域的AI赋能”美好共建仪式。陈文彬表示:“九方智擎将以开放共赢的理念,持续拓展金融科技生态版图,携手行业伙伴共建行业生态。”
    阅读 324w+
    36
  • 08-15 13: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8月14日报道,Meta 的 AI 规则允许聊天机器人与孩子进行“色情”聊天并提供虚假医疗信息。Meta一份200多页的内部政策文件披露了聊天机器人的哪些行为可以被接受。该公司文件指出,和孩子进行浪漫或感性的对话是可以接受的,其中包括对一个赤裸上身的八岁孩子说“你的每一寸肌肤都是一件杰作,是我深爱的珍宝”。

    Meta 发言人安迪·斯通 (Andy Stone) 表示,公司正在修改该文件,并且绝对不应该允许与儿童进行此类对话。除此之外,路透社称,Meta AI 可以为用户制作暴力场景的图像,生成虚假的医疗信息,并帮助用户争辩说黑人“比白人更愚蠢”。
    阅读 336.1w+
    3
    27
  • 08-15 11:5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IDC统计,2024下半年中国大模型商用落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2024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累计114.2万亿Tokens(不包含使用海外MaaS平台的调用量)。随着数据中心内Token用量持续攀升激增,东西向流量大幅增长、通信能耗不断加大,网络正成为AI基础设施的决定性瓶颈。2024年,中国高端以太网(≥200G)端口出货量突破600万,未来将保持45.6%的复合增长率,在2029年中国高端以太网端口出货量将超过4300万个。IDC预测,中国生成式AI相关网络硬件支出将持续加速,从2023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28年的33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8.5%。
    阅读 373.6w+
    2
    92
  • 08-15 11: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日益赋能千行百业。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阅读 354.2w+
    44
  • 08-15 11: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新增长点不断拓展。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对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1-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2.8%和8.6%。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加快,促进了新兴行业发展,1-7月份数字产品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均保持较快增长。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
    阅读 314w+
    51
  • 08-15 08:59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特朗普政府据称考虑入股英特尔 公司股价飙升超7%
    阅读 145.5w+
    1
    35
  • 08-15 07: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华泰证券指出,由于焊工工作强度高、环境差,行业面临招工难的窘境。免示教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与焊接软件实现工件与焊缝定位,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角焊缝工件,未来将加速突破厚板多层多道焊等技术难点。而在整体技术难度更高的船舶领域,免示教机器人正初步切入小组立结构件,并探索具身智能路线以攻克中/大组立场景。我们认为随着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免示教焊接有望加速渗透,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布局具身智能路线的厂商。
    阅读 334.7w+
    4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