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2日电,OpenAI在其网站上表示,从4月30日起,GPT-4将被GPT-4o“完全替代”,但GPT-4将继续通过API提供使用。OpenAI称,“在面对面的评估中,它(4o)在写作、编码、STEM等方面持续超过GPT-4。”据美媒The Verge 10日报道,OpenAI下周将揭晓一系列新的AI模型,其中将包括GPT-4.1, 这将是4o多模态模型的改进版。OpenAI同时还将推出更小的GPT-4.1 mini和nano版本,以及o3“推理”模型和新的名为o4-mini的推理模型。
《科创板日报》12日讯,2024年,上海临港实现营业收入111.03亿元,同比增长57.17%,扣非净利润9.96亿元,同比增长32.25%。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超9,832.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5.89亿元。公司推进“轻重结合”的高质量转型,运营服务收入和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2.18%和100.97%。产业投资方面,依托“基金+基地”模式,构建产业投资基金矩阵,积极参与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等,据悉上海临港拟派发现金分红5.04亿元,分红率达46%。上海临港践行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财联社4月12日电,百度宣布将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在数字人直播层面,百度慧播星数字人计划助力100万家企业免费数字人直播,同时安排专业技术和交付团队助力各外贸商家在各大平台低门槛实现直播带货。在电商商家运营层面,针对外贸商家再加码佣金补贴为外贸商家减负;增设亿级流量池助力商家在百度快速冷启与成长等四大专项政策。
①上海超算中心采用全栈国产化方案建设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其峰值速度达到100PFLOPS(FP16)。 ②宝钢股份计划2025年上线300个AI应用场景,打造5个AI标杆产线。
①行业正在探索将AI Agent能力落地端侧,进行商业化; ②AI Agent放量还需2-3年,垂类Agent更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青睐的对象。
①从长期来看,他看到中国“工程师红利”释放,正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②他表示,目前仍维持前期策略持有。
财联社4月12日电,蚂蚁集团副总裁、前基础大模型负责人徐鹏已离职。徐鹏一直从事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究,曾在谷歌工作11年,负责和领导了谷歌翻译的核心技术研发,并参与了谷歌显示广告系统的算法研发。此前蚂蚁成立AI创新研发与应用部门NextEvo,由徐鹏担任负责人,承担了蚂蚁AI的所有核心技术研发,包括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所有研发工作。(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4月12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Cosmos+Ominiverse有望加速物理AI发展,料将带动智能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通过复盘CAE软件以及CUDA生态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仿真以及开发工具的迭代可直接加速相关行业的发展节奏,缩短行业的研发生产周期,降低工程实现门槛,最终将降本传导至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环节。展望未来,我们认为Cosmos+Ominiverse的组合有望复刻CAE以及CUDA加速制造业和AI发展的效果,赋能智能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Cosmos+Ominiverse硬件供应商;2)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3)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主机厂。
财联社4月11日电,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云智算技术白皮书》,在业界首次提出下一代云计算范式。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表示,中国牵头建设算力网络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工智能深度运用。具体举措包括:深化AI算网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云计算升级为云智算,打造智算推理集群,加大智算资源投入;加大智算网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算网大脑向算网智脑升级,布局AI数据湖、智算超节点、超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平台等前沿技术;加速“AI+算网”生态深度融合,从云计算服务向云智算服务升级,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促进智算产业能级提升。大会还发布了算力网络十大策源技术及场景等重大成果。
财联社4月11日电,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①绍兴百亿产业基金目前注册资本30亿元,背后的LP除了“追觅系”,还包括三家绍兴当地的国资平台。 ②成长期战略基金会将重点拓展智能清洁机器人、庭院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短交通等商业化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
①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 ②市场对机器人行业的期望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存在错位,阶段开源,能够加速行业下一阶段工作,行业本身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
财联社4月11日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ITU-T F.748.44 基础模型的评估标准:基准测试/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foundation models: Benchmark。该项国际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制定,规范了大模型基准测试的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
财联社4月11日电,联发科技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4月11日在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上表示,预计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0亿美元,目前,端侧设备AI性能正以每2年翻一倍的速度在提升,这一速率未来将继续保持,同时,语言模型知识密度每3.3个月就会增长一倍。
《科创板日报》11日讯,据8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熟悉OpenAI测试流程的人士透露,工作人员和第三方团体最近只被要求在几天内对OpenAI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模型的风险和性能。之前进行了几个月的评估。OpenAI计划最早于下周发布新机型o3。发布日期可能会有所变化。OpenAI表示,它已经提高了评估流程的效率,包括自动化测试,这导致了时间框架的缩短。
《科创板日报》11日讯,当地时间4月10日,谷歌DeepMind CEO哈萨比斯在X表示,谷歌将在Gemini和SDK中添加对Anthropic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支持。哈萨比斯写道:“MCP是一个很好的协议,它正在迅速成为AI代理时代的开放标准。期待与MCP团队以及其他业内人士一起进一步开发它。”
《科创板日报》11日讯,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创立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正试图完成一笔2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据报道,如果此轮融资按计划完成,该公司的估值将至少达到100亿美元。Thinking Machines Lab此前曾表示,其打算创建比现有系统“理解更广泛、可定制、功能更强大的”AI系统。
《科创板日报》11日讯,在亚马逊年度致股东信中,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着重指出,公司在AI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他提到,尽管现阶段AI开发与部署成本居高不下,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AI使用的单位成本将大幅降低。Jassy透露,亚马逊今年计划的资本支出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AI相关项目,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设备、AI硬件,以及生成式AI服务能力建设。
财联社4月11日电,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
《科创板日报》11日讯,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深度定制的AI眼镜,该产品搭载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提供演讲提词、会议总结、日程安排等功能,提供听译、对话翻译等实时语音翻译服务,覆盖40种语言,识别90种口音,适用于适配商务差旅、跨国协作等场景。(记者 张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