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8日讯,据“科学岛在线”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丁增辉研究员联合华南理工大学靳战鹏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医疗大模型智能体决策框架FRAME。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方法,FRAME框架在运用多种大语言模型提升医学洞见性能方面效果显著,在DeepSeek V3上平均提升9.91%,在GPT-4o Mini上也取得了同等级别的改进。同时,人工评估也证实了利用FRAME智能生成的医疗决策质量已能媲美人类水平,尤其在凝练未来研究方向方面表现突出。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所构建的FRAME框架,能够自动生成高标准的医学研究方案,高效辅助医学研究。
①海外AIDC投资加速与国内算力供给改善形成双重催化; ②机构称AIDC孕育新需求,应重视数据中心相关硬件板块机会,超容、BBU等是增量市场。
《科创板日报》18日讯,近日,应用情报提供商Appfigures的最新分析显示,自2023年5月推出以来,ChatGPT的iOS和Android应用在全球的收入已达到20亿美元。分析显示,这一数字约为ChatGPT竞争对手(包括Claude、Copilot和Grok)在移动端总收入的30 倍。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ChatGPT的移动应用已实现收入13.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1月至7月)的1.74亿美元同比增长673%。该应用平均每月营收接近1.93亿美元,高于去年的2500万美元。
①业内机构指出,在这个升级周期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变压器,已经处于极为危险的短缺状态。 ②伍德麦肯兹在上周五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中就强调,美国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升级电网的努力,将使今年的电力变压器需求超出供应30%,从而推高成本,并可能让项目建设延误。
财联社8月18日电,《河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平竞争审查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推动北斗与5G/5G-A、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支持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实施一批北斗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集成应用与大规模服务、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通导一体低空智能监管等关键技术,增强系统自主可控性和应用可靠性。围绕北斗规模应用基础设施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应用重大难题,推动形成泛在智能的时空信息要素服务。
《科创板日报》18日讯,据闪存市场最新统计,在AI驱动以HBM3E和高容量DDR5为代表的高价值DRAM需求持续增长,以及二季度存储原厂EOL(产品生命周期终止)通知刺激传统DDR4/LPDDR4X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至321.01亿美元,创历史季度新高。其中,SK海力士继续刷新自己在DRAM市场的优势,二季度以38.2%的市场份额蝉联第一,并扩大了与三星的差距。
财联社8月18日电,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财政厅近日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其中明确,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结合国家支持政策予以建设经费支持,补助资金不高于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的40%,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具体奖补项目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优质企业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项目、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运营项目。《实施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①新款AI眼镜将搭载高清单目可用显示屏,可通过腕戴式配件进行控制; ②此前,Meta曾计划为新产品定价至少1000美元; ③中金公司预测,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有望达到3500万部。
《科创板日报》18日讯,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称,自一年半前发布以来,苹果Vision Pro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远未达到100万台。Vision Pro内容匮乏,苹果对Vision Pro专属沉浸式内容的推出速度逐渐放缓。短期内,苹果不会对Vision Pro进行重大改进。下一代产品最早可能于今年推出,主要升级在于搭载更快的处理器。更大的升级将在2027年到来,届时苹果将推出一款更便宜、更轻便的型号。
《科创板日报》18日讯,AI初创公司Anthropic最近为Claude Opus 4和4.1大模型添加了主动结束对话的功能,使它们能够在“用户互动持续有害或具有攻击性”的情况下结束对话,用户仍可发起新聊天。
《科创板日报》18日讯,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称,Meta正在准备其首款配备显示屏的智能眼镜,这款AI眼镜代号为Hypernova(极超新星)。该设备将于下月正式发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Meta曾计划为Hypernova定价至少1000美元,最新消息是Meta将起售价降至约800美元。
《科创板日报》17日讯,智元机器人正式推出 OmniHand 2025 系列灵巧手,包含面向交互服务的“灵动款”与专注专业作业的“专业款”两大产品,该系列能够为工业制造、科研教育及交互服务等多场景升级提供动力。据悉,OmniHand 灵动款 2025 灵巧手将于 8 月 18 日登陆智元商城及京东商城,首发限时降价5000 元,该款高自由度灵巧手价格下探至万元内。
财联社8月16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神二十乘组在开展工作时有了一个新的助手,就是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上行的“悟空AI”大模型。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的准备工作中,“悟空AI”大模型就发挥了辅助支撑作用,同时它还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了智能化、专业化的支持。“悟空AI”基于国内开源模型开发,结合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需求,采用预训练和指令微调技术,构建了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和以航天飞行知识规范为核心的知识库。
财联社8月16日电,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他希望在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你应该预计OpenAI在不远的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Altman周四对记者表示。“你应该预料到一群经济学家会搓着手说,‘这太疯狂,太鲁莽了,诸如此类。而我们只会说,‘你知道吗?让我们做我们的事吧。’”Altman表示,这家初创公司正在设计一种新颖的方式来为这笔支出提供资金。“我想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非常有趣的新型金融工具,用于融资和算力,世界上现在还没人想到,”他说。“我们正在努力。”
《科创板日报》15日讯,今日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对《科创板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过去10年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AI技术进步,其实际发展远超预期,应尽可能相信AI的进步。他认为,AI进步推动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进步,这是值得持续保持信心的关键,行业因AI技术进步将发生突变。谈及对宇树科技的发展期望,他表示还是能聚焦“干活”,希望到明年此时,全自动搬运、清洁及工厂等场景能部署相关技术应用。(记者 李明明)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据腾讯混元消息,混元团队推出Lite版本,大幅降低运行显存开销,支持消费级显卡部署。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在360集团20周年荣耀庆典上,创始人周鸿祎发布360集团下一阶段的公司战略:All In Agent。同时,周鸿祎公布了公司在智能体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纳米AI已实现L3级推理型智能体连续执行100 步任务0出错、单次消耗Token100万、调用100+工具,任务成功率达98.2%。
①1500米赛跑中,天工机器人是唯一一名全程自主无人工遥控奔跑的选手; ②中金公司表示,人形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需对多模态的感知能力提出要求。
《科创板日报》15日讯,IDC统计,2024下半年中国大模型商用落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2024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累计114.2万亿Tokens(不包含使用海外MaaS平台的调用量)。随着数据中心内Token用量持续攀升激增,东西向流量大幅增长、通信能耗不断加大,网络正成为AI基础设施的决定性瓶颈。2024年,中国高端以太网(≥200G)端口出货量突破600万,未来将保持45.6%的复合增长率,在2029年中国高端以太网端口出货量将超过4300万个。IDC预测,中国生成式AI相关网络硬件支出将持续加速,从2023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28年的33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8.5%。
财联社8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日益赋能千行百业。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