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氢能
关注
3.2W 人关注
2019年3月,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氢能
+0.76%
龙头股
中材科技
+7.97%
信宇人
+7.78%
  • 昨天 14: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斯泰兰蒂斯表示,将停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计划,因预计在本十年末之前氢动力轻型商用车不会普及。这意味着斯泰兰蒂斯将不再推出其新款氢动力Pro One系列货车,这款车原定于今年在法国和波兰开始批量生产。
    阅读 270.3w+
    12
  • 07-15 20: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5日电,西南地区首套220kW高安全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7月15日在微网优联Wi-Fi智能终端产业园正式亮相并投入应用示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应急电源领域实现了核心设备自主化的重大突破。该项目由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都集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阅读 254.8w+
    77
  • 07-15 13: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5日电,据内蒙古政府办公厅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近日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按照《行动方案》产业布局,内蒙古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重点在呼和浩特市布局氢能装备研发基地,在包头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在鄂尔多斯市布局电解水制氢、输运装备研发制造和测试基地,在乌海市布局工业副产氢提纯和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基地。
    阅读 288.8w+
    1
    28
  • 07-15 13: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5日电,据内蒙古政府办公厅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近日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链主”企业。重点围绕氢能制备和储运环节产业链上下游招引头部企业,加快补足全链条关键装备配套生产能力。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在制、储、运、输、加环节培育“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树立“链式”思维,优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机制。二是加大攻关力度,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赛马争先”创新平台等。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推动完善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氢能装备标准化试点示范。三是引导成果转化,拓展示范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整合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平台。加大创新产品示范应用,按照研发一批、示范一批的滚动发展模式,加速高压长距离管道输氢等优势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推进柔性制氢和一体化控制等先进技术首次应用。
    阅读 273.6w+
    1
    16
  • 07-10 09: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0日电,早盘氢能概念异动拉升,美锦能源、京城股份、厚普股份涨停,卓越新能、亿华通、昇辉科技、华电科工等快速跟涨。消息面上,华源证券发布研报称,在电价下行、碳价上升、政策支持、绿色燃料订单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下,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上游电解槽行业或将逐渐走出“内卷”阶段,建议关注电解槽相关企业。
    美锦能源
    +0.43%
    卓越新能
    0.00%
    阅读 274.2w+
    2
    71
  • 07-08 19: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8日电,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阅读 276.3w+
    40
  • 07-02 12: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日电,台达电7月1日公告,拟斥资69.5亿元新台币,取得泰丰轮胎位于桃园市观音区的一处土地及厂房。据悉,台达电此次取得新土地厂房,拟用于氢能、储能或资料中心等新事业布局。
    阅读 289.2w+
    22
  • 06-30 14: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30日电,本田推迟在日本启动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工厂。
    阅读 289.8w+
    1
    14
  • 06-28 12:3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6月28日电,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6月28日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取得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据了解,“氨晖号”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额定航速为10节。这次成功完成水上试航,实现了纯氨燃料的稳定充分燃烧、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NOx)的有效控制等预期目标。纯氨动力示范船的成功运行,充分验证了氨氢融合燃料未来可推广应用到海洋运输、陆上交通、工业和生活锅炉、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阅读 350.8w+
    203
  • 06-27 0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7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创新型企业。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畅通资金市场化管理与退出机制。加力破除“内卷式”竞争。统筹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增加高端产能、优质供给,统筹运用规划、布局、价格等手段,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阅读 331.3w+
    99
  • 06-25 08:4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建龙微纳拟购汉兴能源51%股份 标的曾冲刺创业板IPO未果
    阅读 50.8w+
    5
  • 06-21 15: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1日电,据云南省能源局消息,6月20日,第9届南博会绿色能源馆签约仪式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1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金额超过220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氢能、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与老挝等国的开放合作,其中包括中广核楚雄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氢氨醇项目、丘北县锦屏西风电场(三期)项目、澜沧江流域数字孪生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
    阅读 327.4w+
    1
    94
  • 06-20 14: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徐昊
    氢能产业或迎新政策周期:福建中长期规划发布 蜀道、丰田合资公司披露最新进展
    阅读 106.7w+
    1
    18
  • 06-18 18: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一家被称为欧洲最大的新加氢站已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开业。该设施是交通运营商 Rheinbahn、杜塞尔多夫公用事业公司 (Stadtwerke Düsseldorf) 和 H2 Mobility 合作的成果。该加氢站每天可分配多达5吨氢气,并同时为多达三辆车加注燃料,包括公共汽车、卡车、汽车和轻型商用车。这个高容量加氢站标志着对以前的氢能基础设施的重大升级,并在杜塞尔多夫到2035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 247.7w+
    47
  • 06-18 14: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在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进华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明显扩大,到2024年底累计推广超过2.8万辆。对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下一步的发展,张进华建议,第一、推进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是核心,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物流、城际冷链运输、矿区港区等中长途高强度场景的示范落地;第二、优化政策支持方式是关键,从财税、政策、基础设施示范运营等多个方面予以持续支持,特别是要推动相关示范推广政策涉及的财政支持,从车辆购置环节向使用环节转移;第三、加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是重点,要聚焦高温高载核燃料电池电堆、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大容量低成本储氢系统等;第四、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样板工程是支撑,推动其在储能化工等领域示范应用。(财联社记者 徐昊)
    阅读 256.7w+
    52
  • 06-18 13: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其中提出,引导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同时加大对产业链配套企业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拓展氢能应用市场特别是绿氢市场,逐步推进平价绿氢替代。
    阅读 277w+
    41
  • 06-18 13: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其中提出,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在港口、园区或城区打造10条运营示范线,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6000辆/年,实现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优先推进用于海运动力燃料的绿色甲醇项目,优先攻关相关核心技术,加快中试、小规模产业化,提升转化效率,降低生产和储运成本,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培引科技领军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化氢基绿色燃料供应基地。力争形成3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

    2030至2035年为快速跃升期。全省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绿氢在我省氢源中占比达到40%以上,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供应基地、输运枢纽和加注中心,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产业体系,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
    阅读 282.2w+
    48
  • 06-13 16: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支持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削峰填谷等措施降低制氢成本。
    阅读 332w+
    29
  • 06-05 16:50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重磅展会6月中旬即将开幕 港股氢能概念异动活跃重塑能源涨逾5%
    阅读 69.6w+
    11
  • 06-05 13:4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5日讯,近日,中国航发动研所氢能团队自主研制的千牛级氢燃料涡喷发动机,在内蒙古镶黄旗新宝拉格机场搭乘厦门大学GF-2000飞行试验平台,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氢燃料航空涡轮动力飞行验证。其中,70MPa氢储控/加注系统由株洲国创中心提供技术保障。试飞分两阶段开展,最大飞行高度海拔3000米,分别成功开展多高度氢涡喷空中起动点火、氢涡喷主动力巡航飞行、氢涡喷空中加减速测试等科目。飞行试验充分验证我国自主研发氢涡轮发动机飞行工况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效填补国内氢能航空动力技术空白。
    阅读 287.4w+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