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锂电池
关注
3.5W 人关注
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锂电池
-0.19%
龙头股
西陇科学
+10.05%
东峰集团
+10.00%
主题基金
锂电池
+1.35%
  • 昨天 21: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2日电,恩捷股份(002812.SZ)发布公告,2024年国内生产基地绿电使用率达59%,超额完成年初50%的目标。其中,江苏、上海、珠海等主力基地实现100%绿电覆盖,江西通瑞、云南红塑绿电比例均超90%,展现公司在清洁能源转型上的坚定决心。恩捷股份表示,2025年将从光伏规模化应用、绿电交易创新以及数字化能源管理三大维度进一步持续推进生产基地绿电供应。公司目前已制定碳中和路线图,计划2035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并致力于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标杆企业,恩捷股份正以"材料创新+能源转型"双轮驱动模式,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
    恩捷股份
    -0.88%
    阅读 59.3w+
    62
  • 昨天 14:4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 释放这些信号|聚焦
    阅读 30.3w+
    1
    29
  • 昨天 11: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2日电,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跌,沪金涨超4%,豆一、菜粕、淀粉、玉米涨超1%;跌幅方面,原木、集运欧线跌超2%,焦煤、20号胶、焦炭、锰硅、聚氯乙烯(PVC)、碳酸锂、PTA跌超1%。
    阅读 218.4w+
    21
  • 昨天 0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2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二代神行、二代钠电、骁遥双核等新产品,其中二代神行电池峰值充电倍率12C全球领先,石墨负极与负极包覆材料有望受益,二代钠电池在极寒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启停电池计划2025年6月量产,动力电池计划2025年12月量产,有望带动硬碳负极放量,此外,宁德时代发布的骁遥双核电池,应用了自生成负极技术,金属直接沉积在负极的集流体上,我们预计该新技术正在逐步落地与产业化,对石墨负极等材料的影响相对有限。我们认为负极材料及相关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阅读 256.5w+
    107
  • 昨天 06:3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4月22日电,储能电池眼下的火热可能很快就会消退。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在锂电池产能结构性矛盾之下,储能电芯4月初传出“催货潮”,但据行业预测,本轮储能抢装催货潮大概率在5月底至6月达到高峰,随后逐步消退。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内卷”席卷而来,部分企业开始调整战略,不再一味追求规模以摊薄成本,而是更加注重盈利与技术差异化。
    阅读 270.3w+
    1
    93
  • 04-21 23:2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针刺+电钻不燃不爆 宁德时代钠离子动力电池年底量产 曾毓群展望“多核时代”
    阅读 59w+
    1
    70
  • 04-21 22:2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陈抗
    震裕科技:锂电池结构件收入稳增30% 人形机器人产品已送样|财报解读
    阅读 89.7w+
    2
    12
  • 04-21 16: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消息,2025年3月,碳酸锂产量逐步提高,部分产线检修完成、恢复生产,氢氧化锂产量增长。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025年3月,国内碳酸锂价格基本持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月初的7450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73500元/吨,下降1.34%;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从月初的7200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71800元/吨,下降0.28%;主力合约收盘价从月初的7550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73920元/吨,下降2.09%,月末期现价差为2120元/吨。
    阅读 270.2w+
    20
  • 04-21 15: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据介绍,该款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达到800公里,峰值充电倍率接近12C,峰值充电功率超过1.3兆瓦,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宁德时代
    +1.71%
    阅读 265.2w+
    8
    155
  • 04-21 12: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我国首批1000kW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4月21日在中车大连公司正式下线,首批10台电池动力机车将用于钢铁企业生产,替换传统高污染内燃机车,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新下线的电池动力机车采用大功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采用液冷快充技术,实现680kW超大功率充电,7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充电桩液冷系统可确保充电过程的高效与稳定,实现快速散热。采用成熟的充电桩技术,方便用户的安装和应用。
    阅读 282.7w+
    1
    92
  • 04-20 16: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0日电,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其个人公众号发文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其中汽车出口在2025年达到了超高水平,而且汽车零部件也创历史新高的水平,都实现了超强的暴增的情况,其中摩托车的出口增长很强。今年的锂离子电池出口基本保持在50亿美元的月度的平稳水平,相对于去年的持续拉升状态。
    阅读 281.4w+
    82
  • 04-17 10: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7日电,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早盘)价格较上日下跌200元,均价报70550元/吨。
    阅读 255.1w+
    16
  • 04-17 10: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组织节能降碳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阅读 276.1w+
    30
  • 04-17 08:07 来自 中科院之声
    让电池“返老还童” 中科院揭秘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
    阅读 62.5w+
    6
    85
  • 04-17 0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7日电,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加热下一代锂电池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可以帮助老化的富锂锰基电池恢复电压,让电池“返老还童”。这一发现为开发更智能、更耐用的下一代锂电池提供了全新思路。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阅读 280.3w+
    178
  • 04-15 16: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5日电,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等;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此外,修订版本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即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完善绝缘电阻要求,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提升挤压测试要求,增加绝缘电阻相关判定条件。
    阅读 265.2w+
    3
    231
  • 04-15 10: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5日电,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早盘)价格与上日持平,均价报70750元/吨。
    阅读 266.4w+
    19
  • 04-15 07:1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产销两旺” 宁德时代Q1净利约140亿元 同比增长逾3成|财报解读
    阅读 98.6w+
    11
    61
  • 04-14 10: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我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双方的产业链联系紧密,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都超过2成;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
    阅读 262.9w+
    35
  • 04-14 1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其中,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装备出口分别增长10.8%、16.2%。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8.2%。
    阅读 259.3w+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