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9日讯,消息称,三星SDI为强化方型电池竞争力,将大幅更改设计,采用与中国企业相同Top Tab结构,即将电池内部的正极与负极端子设置在上方,外部电池端子也同样配置在顶部,使电池内部的电芯与外部的正负极端子方向一致,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
《科创板日报》29日讯,三星SDI与通用汽车同意于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导入电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原先该厂仅规划生产镍含量超过80%的三元锂电池,现在改为并行生产。LGES也打算将与GM合资的田纳西州工厂,部分区域转为LFP电池生产线。该工厂已于2024年完工,目前仅有三元锂电池产线。
财联社5月29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突破潜力的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电池原型装置,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可达当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该成果有望推动交通方式向电动化迈进。相关研究成果于27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①电动航空对锂电池提出 “三高” 严苛标准,然而当前eVTOL电池能量密度与《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要求仍存差距; ②面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的技术挑战,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上市电池企业加速布局,一场技术突围战正在上演。
财联社5月23日电,中国石化方面披露,宁德时代5月20日登陆港交所,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领投入股。本次出资是双方此前签署的《产业和资本合作框架协议》宣布“万站换电、人民基建”后又一重要资本运作举措,将助力双方携手推动我国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①ST帕瓦被“戴帽”后首次股东会于5月21日召开,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宝对该公司当下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回应。 ②根据ST帕瓦公告,该公司于5月21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宝的书面辞职报告。而这一天,正是其2024年年度股东会所召开的时间。
财联社5月22日电,美国商务部20日初步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认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为后续加征反补贴关税铺平道路。对此,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美国以补贴为借口对中国下手,实质是出于政治考量。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反补贴调查”的裁定公告,宣称两家中国企业未充分配合调查,依据“不利推定事实”推断补贴率超过700%,其他中企补贴率为6.55%。报道称,这些调查独立于美国政府对贸易伙伴加征的广泛关税,也不同于拟对半导体、药品等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针对中国电池,美国众议院今年3月还通过“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案”,禁止美国土安全部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试图削弱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财联社5月21日电,手机、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电池供电,但液态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安全的“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同时还能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锂金属负极。然而这种革命性电池面临一个致命难题——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近期取得重要突破,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
财联社5月20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宁德时代香港上市首日高开12.55%,报296港元,发行价为263港元。宁德时代最新总市值达1.34万亿港元。
《科创板日报》15日讯,三菱化学宣布,子公司MU Ionic Solutions(MUIS)株式会社与宁德时代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
《科创板日报》12日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2.3GWh,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64.2%。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9%。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83.9GWh,累计同比增长83.2%。合计累计出口占前4月累计销量20.8%。
《科创板日报》12日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8GWh,占总装车量82.8%,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5.9%。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52.8%。
财联社5月12日电,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公告,在港上市拟发行1.179亿股H股(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最高发行价为263港元/股。预期5月13日至5月16日期间定价,5月20日开始在港交所买卖。
①CIBF2025展商名单中,出现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同期举办的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多场演讲都与固态电池有关。 ②国轩高科将举行全球科技大会,此前其首席科学家透露,届时将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 ③券商指出,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有力刺激固态电池加速发展。
财联社5月8日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潘挺睿教授、常煜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大谈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教授、张帆研究员团队,开发出长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成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核心。然而,锂枝晶生长、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长等问题威胁着电池的使用安全与服役寿命。针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的新型原位监测技术,利用锂离子电池自身的电解液和材料构建传感界面,无须额外封装即可实现高精度压力监测。这种结构不仅与电池材料高度兼容,还解决传统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腐蚀性环境中的稳定性难题。实验表明,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能在电池内稳定工作超过1个月,可通过压力曲线不对称性和峰值变化捕捉到锂枝晶的不可逆沉积。研究人员介绍,该技术为智能电池设计开辟了新路径,其低成本、高精度和长寿命特性尤其适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财联社4月2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重点产品提质升级。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开展质量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遴选推广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典型经验,推动质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和实现产业化应用。提高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落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低空装备等领域政策措施,支持仪器仪表、农机装备、航空等领域高端关键零部件质量攻关,加强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研制,促进先进团体标准转化为行业或国家标准,带动提升产品供给质量。组织开展锂电池、光伏等产品质量检查,强化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监督检查。
财联社4月25日电,一项新研究显示,玉米蛋白可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这一发现有望推动高能量、重量轻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硫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方案,理论上可以存储更多能量,应用于汽车或飞机时可大幅减小电池体积和重量。此外,锂硫电池的阴极材料是丰富、廉价且无毒的硫元素,相较于含有毒重金属(如钴或镍)的金属氧化物阴极,更具环保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