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蜂巢能源将于2025年四季度试生产其第一代140Ah容量半固态电池; ②开源证券指出,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 ③据国投证券统计,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出货量有望增长到11.1GWh。
《科创板日报》17日讯,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H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9%、128%。
《科创板日报》17日讯,GGII统计数显示,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口规模达200GWh,其中电力储能锂电池、户用储能锂电池、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分别占出口比例为85%、13%、2%。预计到2030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出口量有望达到560GWh。
财联社7月17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32.43亿人民币增至约33.46亿人民币,增幅约3.18%。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杨红新,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等,由保定市瑞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
财联社7月16日电,记者获悉,特斯拉中国将“恢复”Model 3最长续航版本,该车型售价在27万元左右,预计最早于9月上市,有望成为特斯拉目前最长续航的车型。工信部今日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7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特斯拉纯电动轿车名列其中根据图片显示该车型为“Model 3+”。据悉,该车型产品型号为TSL7000BEVBR1,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2019年8月,特斯拉方面在国内下架Model 3的长续航后驱版车型,至于为何下架,官方并未提及。此前,该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最大超过600km。(财联社记者 刘阳)
财联社7月1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
财联社7月15日电,商务部会同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本次《目录》调整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业界学界和社会公众意见,删除3项技术条目,新增1项,修改1项,主要包括: 一是删除中国传统建筑技术1项禁止类技术条目和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2项限制类技术条目,为促进中国建筑技术发展成果的全球共享创造便利条件。 二是新增1项限制类技术条目,即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包括:新增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等3条控制要点。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在敏感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将相关技术纳入《目录》限制类,有利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相关技术的安全、可持续的应用和发展。 三是修改1项限制类技术条目,即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包括:新增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锂辉石提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卤水提锂技术、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等5条控制要点,修改提取金属镓技术控制要点。这是根据技术发展变化形势,对现有限制类技术做出的调整。
财联社7月14日电,国新办就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最近大家可能都在关注“机超”,也就是机器人足球赛,从跳舞到马拉松再到踢足球,机器人越来越多才多艺,充分体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烹调、清洁、送餐、娱乐等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为全球消费者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财联社7月14日电,据弗迪电池公众号消息,近日,比亚迪集团全资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FDB)与必和必拓于近日达成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研究探索适用于重型采矿设备和机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及其配套的闪充基础设施。此外,双方还将合力探索在必和必拓的矿山使用比亚迪商用车辆和轻型车辆,从而推动必和必拓矿山运输所需的柴油替代技术进程。
财联社7月11日电,锂电池的容量衰减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一大难题。而补锂剂可为电池提供活性锂,提升电池循环寿命,逐渐成为锂电行业内快速兴起的新产品。记者近日从德方纳米、安达科技等率先布局补锂剂的上市公司处了解到,补锂剂在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中均适用,并且未来在固态电池中的添加量有望超过目前主流的液态电解质锂电池。此外,补锂剂约20万元至30万元的每吨售价远高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约3万元,对材料企业而言颇具经济价值,有望增强竞争力。
财联社7月6日电,罗马仕、安克创新近期相继宣布召回多款充电宝产品,涉及召回数量超120万台。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召回原因是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混入金属异物,存在产品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据了解,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是罗马仕充电宝的锂电池供货商之一。目前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拥有的74张3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依规对该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全部封存。
财联社7月4日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5年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158.5万辆,同比增长24%;动力电池装机量约84.7GWh,同比增长30%。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97.5万辆,同比增长28%,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69.8GWh,同比增长35%。其中,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据全球61.4%的份额,排名前十企业占据六席,国轩高科同比增幅最高,达到71%。在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配套装机同比增速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幅达到63%。
《科创板日报》1日讯,宁德时代宣布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并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①其宣布,公司成功将Cobra隔膜制造工艺整合进基准电池产品生产中,有助于实现固态电池千兆瓦时规模生产。 ②该技术称得上是陶瓷隔膜制造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公司上一代工艺相比,热处理速度提高约25倍,且每片薄膜的空间占用率大大缩小。
财联社6月24日电,记者6月24日从星源材质处获悉,近日,该公司位于马来西亚工厂(一期)项目投产。据了解,星源材质马来西亚项目总投资接近50亿人民币,建成后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财联社6月23日电,针对“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等传闻,比亚迪今日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目前都是未知的,首款车型和参数都不是官方报道。”近日市场有消息称,比亚迪固态电池将搭载于海豹车型,能量密度达400Wh/kg、充电12分钟可行驶1500公里。此前,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曾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财联社记者 徐昊)
财联社6月18日电,据字节跳动消息,6月11日,火山引擎Force大会公布,字节跳动Seed及火山引擎,将与比亚迪锂电池深化合作,通过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共同探索AI for Science结合高通量实验,加速锂电池研发。未来,字节跳动Seed团队与比亚迪锂电池将通过共建“AI+高通量联合实验室”,针对动力电池的快充、寿命和安全等问题进行攻关。同时,双方也将探索AI技术在电池研发中的更多场景,加速新材料和新配方的发现。
财联社6月16日电,LG新能源宣布,公司与奇瑞汽车签署为期6年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订单规模达8GWh,可供约12万辆电动汽车装载。
《科创板日报》11日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数据显示,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43.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5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5GWh,占总装车量81.6%,环比增长3.9%,同比增长57.7%。1-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41.4GWh,累计同比增长50.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4.8GWh,占总装车量18.6%,累计同比下降12.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96.5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79.8%。
财联社6月4日电,欧洲电池展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全球共有1100多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很多欧洲电池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希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