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电,亿纬锂能(300014.SZ)公告称,公司与思摩尔国际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思摩尔国际及其附属公司将向亿纬锂能及附属公司持续性地采购电芯等产品作为原材料。协议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止。从2026年1月1日起,乙方集团向甲方集团采购电芯等产品。该协议为框架性协议,不涉及具体金额,实际发生金额以相关方在相关期间内就相关项目所签署的订单确定后并经会计师审计的数额合计为准。本协议的签订不会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对未来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需根据实际发生的订单为准。
财联社11月20日电,在今日进行的高工锂电年会上,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表示,电池的发展趋势是非稀有、非关键和廉价,预计到2035年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电池的比例是4:6,届时,磷酸铁锂需求量将达1500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包括技术与量产成熟度更高,能量密度更有优势,钠电池的优势是安全性好、成本低、温域宽和倍率性能好。他还表示,在公司产能规划上,预计明年公司形成3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到2029年,公司将形成100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财联社11月20日电,从业内获悉,由于我国磷酸铁锂行业陷入连续多年整体性亏损的窘境,产业无序竞争、低价内卷现象威胁全行业生存根基与持续发展大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发布《关于参考磷酸铁锂成本指数及规范行业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建议,企业应将协会11月18日披露的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作为报价的重要参考,不要突破成本红线开展低价倾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自本月起,每月定期披露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为企业报价提供权威监管依据。同时,协会建议企业履行信息报送义务,企业每月定期向协会如实、完整提交产能、产量、库存等经营数据,作为行业资源配等重要参考依据。
①广期所公告,自2025年11月20日交易时起,碳酸锂期货LC2601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二。 ②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表示,预计从2025年至2035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还将实现超过3倍的增长。
财联社11月19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需求的强劲导致碳酸锂月度级别短缺、去库,据Mysteel数据,11月碳酸锂月度供给约11.5万吨,需求12.8万吨,短缺约1.3万吨,市场持续去库。同时淡季消费不淡,订单支撑可延续至明年,当前碳酸锂供需矛盾已经从供给施压转向为消费驱动。中长期看,储能需求的持续走强,锂电全产业链迎来一轮涨价,碳酸锂供需基本面也得以大幅改善。静态预测,2026年全球锂资源供给208.9万吨,消费200.4万吨,在不考虑正极环节及贸易商补库情形下,过剩仅8.5万吨,较2025年收窄,考虑产业链备库2026年将出现结构性短缺,锂价驱动由供给施压转向需求驱动向上。
财联社11月19日电,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11月18日在深圳开幕。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在会上预计,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从2025年至2035年还将有超过3倍的增长”。高工产研(GGII)发布的最新固态电池分析称,2027(或2028)年至2030年将成为全固态锂电池行业GWh级产能规模化建设的重要阶段。记者梳理多位公司负责人及行业专家观点获悉,随着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新一轮锂电扩产已悄然拉开序幕,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增多,中国锂电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未来十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先惠技术(688155.SH)公告称,自2025年8月8日起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福建东恒累计收到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各类合同及定点通知单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7.96亿元。若本销售合同顺利履行,预计将会对公司2025-2026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本合同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务的独立性构成影响,不会因履行本合同而对上述合同对方形成依赖。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本订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并且公司在装备本身的柔性、智能化程度、装配精度、运行稳定性等技术质量指标及后续维护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双方在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加强了双方的合作。
财联社11月17日电,在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积极布局,以及全球储能需求的爆发背景下,作为电池“性价比担当”的磷酸铁锂价格回暖,10月以来上涨约10%。不少头部企业的磷酸铁锂订单排到明年上半年,生产线持续以满负荷状态运行。同时,高压实磷酸铁锂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中游的材料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结构调整。
财联社11月14日电,记者今天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质量强链赋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18254个。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要强化全链条质量管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构建碳足迹计量标准体系,完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制度,推动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保、退役回收、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共同助力动力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要营造有利于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的环境,保障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财联社11月14日电,2025年11月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在宜宾举办。会议正式启动“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道路运输有条件豁免试点”,通过科学分级管理,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对低风险电池产品豁免部分道路运输资质要求,将有效释放合规运力,破解“零库存”生产模式与运力短缺的矛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有条件豁免试点的深入推进,以及运输标准完善、技术创新应用和国际通道拓展,我国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将朝着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向加速迈进。
财联社11月14日电,锂电材料股反复走强,华盛锂电、海科新源涨超10%,续创历史新高,此前孚日股份7连板,石大胜华3连板,康鹏科技、富祥药业、天力锂能、联泓新科、天赐材料跟涨。消息面上,VC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近期价格显著上涨,主要受供需失衡、技术壁垒及新能源需求增长驱动。11月12日,VC报价10-12万元/吨,相比上一日跳涨超4万元,幅度超50%,从底部4.5万元已上涨达150%。
财联社11月14日电,摩根大通认为应该买入宁德时代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卖出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因为一些早期关键投资者面临的股票出售限制即将到期。该行销售和交易部门在报告中指出,从11月19日开始,这家中国电池制造商5月香港上市交易的基石投资者将可以出售持股,这可能释放出近50%的宁德时代H股流通股。报告称,这些股票解禁或成为扭转该公司H股对A股溢价的关键催化剂。自六个月前上市以来,宁德时代H股已飙升116%,而同期其A股仅上涨了60%。数据显示,经汇率因素调整后,宁德时代H股目前比A股贵了约25%,实属罕见,因为大多数在这两地上市的公司通常都处于A股对H股溢价的状态。摩根大通指出,支持上述交易建议的因素包括,考虑到溢价和估值问题,该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H股的需求可能疲软。
①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②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销量达786GWh,出口量超过129GWh,同比分别增长48.9%和32.7%。
财联社11月13日电,近期,六氟磷酸锂正以“一天一价”的态势搅动新能源产业链,目前部分市场报价高达15万元/吨,主流成交价较10月中旬已翻倍。在涨价潮下,六氟磷酸锂厂商普遍惜售,部分厂商已停止对外报价,并对下游缩短账期,要求中小客户现款现货或支付预付款。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六氟磷酸锂涨价的核心原因是供需错配: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在亏损压力下加速退出,导致供给端收缩,加之短期有效产能难以快速释放,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值得一提的是,六氟磷酸锂涨价已传导至电解液环节,并逐步形成产业链正向反馈。在多数受访人士看来,六氟磷酸锂短期将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价格易涨难跌,而在谨慎的扩产氛围下,后续产业链整体将趋向良性恢复走势,各环节利润将稳定在合理水平。
财联社11月12日电,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目前,我们量产的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全面领先行业主流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在此基础上,近期,我们的第五代产品已经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财联社11月10日电,进入11月份,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势依旧。Wind资讯数据显示,11月7日,六氟磷酸锂报价为12.15万元/吨,相较于10月31日的10.75万元/吨,涨幅达13.02%。相较于9月30日的6.10万元/吨,涨幅高达99.18%。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带动电解液采购量显著攀升,而六氟磷酸锂恰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这是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出低谷、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关键因素。”
①韩国三大电池厂商正迅速将业务重点转向储能系统,计划到2026年底前,将他们的美国总年产能提高一倍。 ②券商指出,随着美国数据中心缺电逻辑演绎,储能+光伏等能源形式是最快速上量的电源,储能行业正处于产业拐点之上。
《科创板日报》3日讯,11月3日,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宣布完成6.7亿元C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蔚能创始股东追加投资,同时新进引入海宁经开、海南澄迈两家国有资本股东。该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电池资产相关业务投放、技术研发迭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