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5日电,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硅基负极材料作为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在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消费电池方面,各大手机厂商在推出的自家电池技术中大范围采用硅碳负极,目前搭载硅碳负极的机型已经下降到1千元价位,标志着硅碳负极已经进入了10-100阶段;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发布高能量密度电池,我们认为硅碳负极将进入1-10阶段,此外在电动飞机、机器人等高性能需求场景中,硅碳负极亦具备广阔应用前景。预计未来3-4年(2024-2028年)硅碳负极的出货量增长主要由消费电子及电动车贡献,其他领域包括像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也将贡献增量,在渗透率、掺混量显著提升,单位价格下降的假设下,我们预计2028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用量将达到约9万吨(对应市场空间228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用量约7.8万吨(对应市场空间192亿元)。
财联社1月24日电,中大力德2连板创历史新高,肇民科技、晋拓股份、汉鑫科技、奥比中光、柯力传感、祥鑫科技、建设工业等多股涨超5%。消息面上,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近日到访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科创板日报》24日讯,近日,领克汽车成都工厂引入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的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将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Wali瓦力轻载无人叉车F1200S、移动机器人操作系统UPilot协同作业,共同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标杆案例,打通了领克汽车工厂的零件收货、搬运、入库的物流链路,实现了零件入库物流无人化,这也是继该方案在比亚迪汽车工厂应用后的再一次实践。
财联社1月23日电,步科股份、南京化纤双双涨停,江苏雷利、景业智能涨超10%,中大力德、天永智能、冀凯股份此前涨停,电光科技、克劳斯、绿的谐波、德昌股份、江苏北人等多股涨超5%。
《科创板日报》23日讯,日前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在长沙举行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套餐交付仪式,正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蓝思科技参与了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①近日宇树科技推出了G1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应用方案; ②该应用方案令G1在头部自由度和视觉能力上完成了较大升级; ③今年8月北京将举办以人形机器人参赛为主的主体赛事。
财联社1月22日电,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重点工程加快完善集成电路创新生态,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巩固提升“南箭北星”产业格局,打造氢能产业发展创新高地,超前布局6G产业,安排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等15个未来产业项目。
财联社1月21日电,蔚来已组建20人左右团队调研机器狗项目,负责人为徐抗。徐抗曾是Momenta算法专家,在2020年之后加入蔚来自动驾驶团队。尽管机器狗的开发成本比具身机器人要低,但目前具身智能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智能汽车作为限定场景的机器人,智驾的发展都还需要时间,拥有更广泛使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一定难得多。”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①宁波拓普驱动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由拓普集团全资持股; ②不少企业布局机器人可与现有业务协同。像汽车企业利用自身资源研发机器人,既降低成本,又能用于生产线优化。
①昨日下午,新年首场总理座谈会召开; ②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培育更多经济新增长点。
①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首期部署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②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
《科创板日报》21日讯,1月21日,大象机器人推出了一款千元级三指灵巧手myGripper H100(以下简称H100),售价6999元,主要为机器人科研、教学、商用等应用场景所开发。H100配备6个灵活的活动关节,3个指尖分别对应人手的拇指、食指、无名指,能够模拟人类手指握、捏、拧、拉、推、按、抓、提等8种自然动作。
财联社1月21日电,在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启用仪式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走向量产与广泛应用。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2024年产值已达27.6亿元,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53亿元,2029年有望达750亿元。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技术方面,人形机器人将融合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形成新的科研范式。国地中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并强调行星减速器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21日讯,1月15日,“芯云荟”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讨暨投融资对接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四川首个人形机器人团体标准,为人工智能产业人形机器人领域企业发展提供“指南针”。该人形机器人关节分类团体标准由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布,由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牵头起草。
《科创板日报》21日讯,据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消息,日前,国家工信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陈彦丞一行莅临具身科技调研指导工作。工信部未来产业处、高新司关键技术二处、省科技厅及市经信局等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具身科技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灵瞳四足机器狗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实际落地情况。陈彦丞副司长表示,具身科技要立足于人形机器人主机厂的技术优势,开拓技术边界的同时,秉持“沿途下蛋”的发展理念,推动模块化机器人思维的应用,率先实现一系列成熟机器人产品的落地与推广,不仅加快技术产品的市场化进程,也为行业树立示范标杆,为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创板日报》21日讯,据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陈彦丞一行莅临具身科技调研指导工作。工信部未来产业处、高新司关键技术二处、省科技厅及市经信局等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具身科技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灵瞳四足机器狗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实际落地情况。
《科创板日报》21日讯,日前,中国电子学会在学会总部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成果策划、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具身智能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赛项四个主题展开研讨。
①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于2023年11月,由优必选、小米机器人等联合组建; ②此前,黄仁勋在北京参加例行年会时,会见了多家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的代表; ③在CES 2025开幕演讲中,黄仁勋表示“通用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科创板日报》21日讯,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1月21日上午,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能容纳超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首期部署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科创板日报》21日讯,近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Deepu Talla一行到访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Deepu Talla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中,创新中心与英伟达就世界模型、数据生成、高精度先进仿真器和机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