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0日讯,国际领先的康复机器人公司深圳华鹊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于近日完成由深创投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规模化量产、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以及持续巩固产品技术的领先地位。
财联社1月30日电,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与成均馆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开发出一种电池电极的设计和加工技术,可显著提高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是通过将新设计应用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工艺来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的有效方法。这项新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高功率环境中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动汽车和柔性机器人,以及商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电影中宏大震撼的特效镜头,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官冲击,太空电梯以及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不仅是对未来科幻世界的畅想,也呈现出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可能图景。此外,卖爆的周边产品也拉长了《流浪地球2》的商业链条。
财联社1月29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众议员杰克·奥金克洛斯决定发表演讲讨论创建美国-以色列人工智能(AI)中心的法案时,他选择让AI来替他撰稿。报道称,这位民主党议员25日在众议院宣读的两段讲稿是由在线聊天机器人ChatGPT生成的。他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首次由AI捉刀代笔的讲稿在美国国会被宣读。奥金克洛斯说,他提示ChatGPT以这项法案为主题,“写100字的在众议院宣读的段落”。他说自己对初稿进行了几次润色,形成了最后的内容。奥金克洛斯说,他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希望引发关于AI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讨论。
财联社1月29日电,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8日在广州召开。包括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星河湾、珠海华发等在内的多家房地产企业代表在本次大会上发言,内容聚焦城市更新、租购并举、建筑机器人等方面。
《科创板日报》29日讯,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将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用于多项工作,包括回答客户问题、写程序代码、制作培训文件等。亚马逊AWS部门已成立小型工作组,以了解AI对业务的影响。透过测试,团队发现ChatGPT回答AWS客户问题、制作培训文件非常出色。另外,ChatGPT为AWS Aurora资料库工程师编写故障排除指南和回答困难问题也“做得非常好”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本月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
手术机器人赛道虽然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其商业逻辑却有可能因为支付政策的调整而被彻底颠覆。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创新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有希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在医疗健康方面研制康复等医疗机器人产品,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梳理产业链上市公司名单(附股)以及在手术、辅助和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具体业务布局。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近日印发,目标2025年服务机器人应用显著提升,届时国内市场规模达1160亿元。梳理产业链中各环节A股厂商名单及下游已率先商用的扫地机器人布局企业及竞争格局(附图)。数据显示,国内相关企业过去一年已增长至10.5万家,融资金额总计超过440亿元。
财联社1月21日电,*ST安控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已在油田井场有应用;参股子公司杭州它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服务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
《科创板日报》20日讯,今日,科创50指数收涨0.54%。盘面上,机器人概念股高开回落,绿的谐波早盘一度涨超9%,收盘回落至3.18%,凌云光收涨2.53%,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光储板块震荡拉升,南网科技上扬9.97%,固德威、中信博涨超5%;半导体板块回调,富创精密、芯源微、芯原股份等跌超2%。
财联社1月20日电,机器人概念股开盘大幅冲高,达意隆、爱仕达、科远智慧涨停,中大力德、亿嘉和、恒为科技、绿的谐波、机器人、新时达等纷纷高开。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①新能源提效需求迫切,未来3至5年内碳化硅各环节都供不应求;②国家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节能温控产业增量巨大;③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翻番。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机构认为机器人中期需求拐点明确,建议节前积极布局,关注机器人板块补涨机会。产业链公司有这些>>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财联社1月19日电,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围绕神经系统损伤、损伤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瘫痪助行等康复治疗需求,突破脑机交互等技术,开发用于损伤康复的辅助机器人产品。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远程医疗、卫生防疫等场景应用。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财联社1月19日电,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研制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机、物流无人机等产品。推动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鼓励机器人企业开发末端配送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机器人配送、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等多式联动的即时配送场景普及推广。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