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器人
关注
4.0W 人关注
当下,机器人浪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前沿科技加持下,它们智能升级,化身多面能手,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开启生产力革新与生活变革的崭新时代。
机器人概念
+0.44%
龙头股
新美星
+20.04%
华瑞股份
+15.10%
  • 昨天 22:41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11月27日电,当前,业内普遍将明年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一年。为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对外表示,将结合“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加速具身智能体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产业有序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大小脑”模型协同、云侧与端侧算力适配、仿真与真机数据融合等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产业卡点堵点问题。
    阅读 56.9w+
    129
  • 昨天 21:17 来自 财联社
    阅读 15.1w+
    14
  • 昨天 17:1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乐聚机器人LET 数据集捐赠至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OpenLoong 开源社区,该数据集基于乐聚夸父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进行统一采集,覆盖工业、商业零售和日常生活三大场景,包含汽车工厂、快消场景、酒店服务、3C 工厂、生活服务和物流共六类真实生产与服务环境。(记者 张洋洋)
    阅读 117.2w+
    1
    9
  • 昨天 15: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一是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产业有序发展;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大小脑”模型协同、云侧与端侧算力适配、仿真与真机数据融合等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产业卡点堵点问题;三是推动训练与中试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国范围内具身智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速具身智能体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
    阅读 151.9w+
    127
  • 昨天 15: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速度”与“泡沫”一直是前沿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平衡的问题,对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也一样。在“速度”方面,近年来,在创新引领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30年将达到千亿元市场规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阅读 144w+
    59
    1434
  • 昨天 15: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企查查显示,近日,深圳智识行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机器人
    -0.53%
    阅读 151.5w+
    6
  • 昨天 15: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最新发布《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实现实时精准力控的关键部件,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报告预测,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预计1.23万台,同比激增510.1%。并且市场进一步集中,头部企业蓝点触控市占率已超70%,达到72.6%。
    阅读 148.5w+
    1
    127
  • 昨天 14:5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据柯力传感消息,近日,柯力传感与国内知名私募基金时代伯乐以及宁波市江北区国资共同组建的宁波传感谷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了对智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数千万投资。
    阅读 159.4w+
    2
  • 昨天 14:5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夸克AI眼镜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表示,公众对AI助手的需求一直没有被很好的满足。“AI助手比拼的是智力水平,是办事能力,而不应只是聊天陪伴的机器人。”日前,阿里千问公测一周,下载量已超过1000万。吴嘉表示,千问的快速增长代表着AI应用的爆发来到一个关键时刻。《科创板日报》获悉,吴嘉同样也是千问应用负责人。(记者 黄心怡)
    阅读 154.3w+
    11
  • 昨天 13:58 来自 wired
    《科创板日报》27日讯,据报道,谷歌DeepMind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旗下Gemini Al成为通用机器人控制平台,目前该公司已挖来前波士顿动力首席技术官Aaron Saunders,担任硬件工程副总裁一职。Aaron Saunders在波士顿动力任职期间主导开发了多种机器人,代表作品有能后空翻人形机器人Atlas、带长爪子的机器狗Spot,他从2018年开始担任波士顿动力工程团队副总裁,并在2021年升职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全面主导技术研发。
    阅读 173.6w+
    2
  • 昨天 13: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机器人概念午后活跃,力星股份涨超11%,万向钱潮、永创智能、斯菱股份、大洋电机、中大力德、五洲新春、长盈精密、嵘泰股份、浙江荣泰、拓普集团跟涨。消息面上,据报道,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新品发布会上宣布,推出首款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售价399元。此外,工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养老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
    五洲新春
    -1.03%
    力星股份
    +11.69%
    阅读 188.6w+
    86
  • 昨天 10:44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近日,舍弗勒人形机器人数智工厂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太仓。此次签约的数智工厂项目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系统,将建设零部件覆盖能力中心、生产中心、检测中心、AI训练中心等。
    阅读 217.1w+
    3
  • 昨天 10: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商品战略,扩大创新升级消费品供给,推动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引领性不断增强。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品种变得更加丰富。目前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已达到2.3亿种,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创新型产品供给稳步提升;二是品质变得更加可靠。日用消费品抽检合格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消费品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6%;三是品牌变的更具影响力。一大批消费品领域自主品牌不断成长、成熟。总的来看,我国消费品供给已进入优质、优价新发展阶段,基本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阅读 212.2w+
    1
    35
  • 昨天 08:08 来自 财联社
    华为推出首款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 AI玩具市场有望酝酿下一个超级单品
    阅读 47.5w+
    7
    81
  • 11-26 23: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6日电,松下能源今日宣布已与亚马逊旗下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公司Zoox签署协议,为其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提供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池供电。根据这项多年期协议,松下能源将于2026年初开始交付最新的2170个电池单元,以支持Zoox不断壮大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和运营。
    阅读 284.7w+
    1
    54
  • 11-26 22:3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黄路
    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今日投运 目标形成“本体+部件+材料”产业集群
    阅读 80.8w+
    14
  • 11-26 16:24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6日讯,11月26日,前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团队成员卢泽宇已加入小米机器人团队,负责灵巧手,他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同学一起加速灵巧手技术路径收敛和工程化落地。在卢泽宇的个人社交平台上,其自我介绍为小米机器人灵巧手负责人。
    阅读 275.5w+
    1
    83
  • 11-26 16:2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6日讯,11月26日,2025年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论坛在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有些人可能好奇,宇树的机器人为什么不干活?其实,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让机器人干活,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机器人真正干活、走进千家万户,帮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当下的AI和机器人技术差一点火候。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机器人可以做各种复杂动作,如果机器人能做各种复杂动作以后,再把这些动作组合一下,某种意义上就可以干活了。”王兴兴说,未来大规模真正干活的机器人,肯定是各种动作都可以做。
    阅读 276.2w+
    5
  • 11-26 15:52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爆发前夜?港股机器人概念股走强 多家公司提规模化量产目标
    阅读 80.1w+
    28
  • 11-26 14: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优化适老化产品供给。加强适老化产品研发设计,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监测设备等急需产品。面向老年人品质生活需要,推出兼具舒适性、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老年鞋服产品,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吸收的食品,功能型日化产品等。开展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布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电商平台、商超等设立银发消费版面或专区。
    阅读 297.6w+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