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器人
关注
3.5W 人关注
当下,机器人浪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前沿科技加持下,它们智能升级,化身多面能手,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开启生产力革新与生活变革的崭新时代。
机器人
-1.58%
龙头股
肇民科技
+16.88%
丰华股份
+10.04%
主题基金
机器人
+5.34%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中泰证券表示,电子皮肤是机器人感知环境和完成任务的基础,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机会从指尖拓展至全手、脚和关节,空间广阔。目前海外公司占据主要市场,国产化率有提升趋势,参与者中巨头与初创公司兼有,国内公司积极布局,领先企业已送样本体厂。目前电子皮肤产品均处于较初级阶段,产品送样节奏领先的企业有机会与本体厂共同开发,产品迭代速度会加快,进而积累优势。
    阅读 100w+
    9
  • 4小时前 来自 21财经
    财联社4月24日电,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4月24日举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运转及产业发展情况。领导小组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由省长王伟中亲自挂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厅。在基础设施方面,领导小组还在强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广东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布局、服务等总体情况,优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92家,“小巨人”企业147家,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发布63个大模型,居全国前列。“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邹勇兵认为,在领导小组带领下,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阅读 137.6w+
    30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①360旗下纳米AI发布“MCP万能工具箱”,MCP投资机遇凸显。②联通官方App上线“联通卫星”业务,卫星互联网迎来蓬勃发展。③人形机器人已“成建制”进厂打工,该领域或成机器人率先落地场景。
    阅读 205.2w+
    28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人形机器人已“成建制”进厂打工 该领域或成机器人率先落地场景
    阅读 38.1w+
    50
  • 1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4日电,2025年基金一季报收官,人工智能投资热度持续升温。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来看,周蔚文、赵诣、刘元海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持续加码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部分基金明确押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细分赛道,另一些则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头部互联网、计算机企业。整体来看,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相关产业正从制造端向应用端不断拓展投资边界,AI主题有望在震荡市中持续发挥结构性优势。
    阅读 218.6w+
    59
  • 昨天 21:2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人形机器人当“车模” 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同台竞技|直击2025上海车展
    阅读 72.5w+
    1
    46
  • 昨天 20:16 来自 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
    中美机器人隔空较劲?特斯拉秀新外形vs小鹏车展走秀 车企引领产业化落地浪潮
    阅读 60.1w+
    22
    265
  • 昨天 19: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奋达科技近日与精密减速器企业——深圳市灵枢动力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后者主营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及机器人关节件一体化相关产品,其参与研制的新型谐波减速器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领域。除机器人领域之外,公司研发的行星减速器及模组还将可以应用于汽车、扫地机、玩具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奋达科技此举意在通过参股方式共享灵枢动力在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切入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赛道,拓展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阅读 243.2w+
    1
    96
  • 昨天 17:5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当机器人来敲门:小鹏IRON“走秀” 智元远征A2成“金牌讲解”|直击2025上海车展
    阅读 70w+
    17
    124
  • 昨天 15:01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首届具身智能运动会即将开幕 港股机器人概念反弹加速越疆涨超15%
    阅读 67.1w+
    32
  • 昨天 12:4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产业各界共话机器人通信标准 星闪技术或成群体智能关键 哪些公司已有布局?
    阅读 93.1w+
    1
    35
  • 昨天 12: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2.41%,恒生科技指数涨3.11%。机器人概念股走强,京城机电股份涨超15%,优必选涨超11%,越疆涨近10%。
    阅读 280.8w+
    44
  • 昨天 11:49 来自 参考消息
    财联社4月23日电,据路透社4月23日报道,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22日表示,其“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受到了中国对稀土磁体出口限制的影响。报道称,马斯克说,中国希望保证其稀土磁体不用于军事目的。他补充说,特斯拉正在与北京方面合作,以获得使用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
    阅读 289.5w+
    74
    1100
  • 昨天 11: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机器人概念股盘中持续走强,肇民科技涨停再创历史新高,秦川机床、日海智能、丰华股份、方正电机、襄阳轴承、兆威机电、京城股份、杭齿前进等10余股涨停。
    日海智能
    -5.44%
    兆威机电
    -0.06%
    阅读 246.8w+
    6
    154
  • 昨天 11: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黑龙江省教育厅4月22日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在哈尔滨成功签署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将共同努力,加快样板校建设、开发富有龙江特色创新活力的智能机器人普及课程体系,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龙江方案”。围绕具身智能领域推进产教融合,依托高职学校“政校企”共建协同中心、实训基地、产业学院,联合开发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业、学业、就业”一体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 257.2w+
    42
  • 昨天 10:4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3日讯,国际星闪联盟今日官微消息,近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双方将共同构建“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用提供技术支撑与生态保障。据悉,星闪技术具备通定感融合和通过确定性质量满足AI需求的能力,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高效的本体间通信与群体协作能力。同时,即将开始的星闪3.0标准将进一步面向具身智能和AI无线通信进行标准化工作。
    阅读 284.1w+
    3
    63
  • 昨天 09: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宇环数控作为长沙数控机床(磨床)产业集群链主企业,与集群十余家企业一同携多款具有突破性技术新产品亮相中国国际机床展。

    在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环节,宇环数控携子公司宇环精密、宇环精研、南方机床作主题为“高精度·智未来”的产品推介,针对高精度及高表面质量要求的零件、碳陶刹车盘、中大型平面及机床导轨等大型与特大型工件、半导体大尺寸衬底、轮盘榫槽与大尺寸内斜齿、人形机器人轴承和行星减速机等行业加工技术难点,提出高精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加速推动关键设备的进口替代进程。
    宇环数控
    -2.44%
    阅读 271.7w+
    1
    34
  • 昨天 09: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今日在2025上海车展上表示,未来五年,长安汽车将坚持 BEV、REEV、PHEV、HEV、ICE五大动力路线,面向全球推出 45 款全新产品,其中, 新能源37款。此外,朱华荣指出,长安预判,未来汽⻋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机器人”, 因此长安将汽⻋解构为 L1-L6 六层架构。(财联社记者 刘阳)
    阅读 291.5w+
    4
    39
  • 昨天 09: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秦川机床、日海智能、丰华股份、方正电机、襄阳轴承、新铝时代涨停,万达轴承、长盛轴承、光洋股份、赛摩智能、斯菱股份、宜安科技等涨超5%。消息面上,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宇树、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斯菱股份
    +1.62%
    丰华股份
    +10.04%
    阅读 267.9w+
    4
    100
  • 昨天 06:4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4月23日电,据统计,截至4月22日,A股有30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披露了2024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公司有22家,占比超过七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4家,占比近五成。模拟芯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起,模拟芯片的渠道和下游库存基本消化完成,当前板块已接近周期底部;同时,下游需求开始回暖,工业和汽车有望重回增长,边缘计算、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新需求增长势头良好。
    阅读 285.7w+
    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