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日电,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2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徐晓兰表示,十年来,大会推动机器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成为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科技创新方面,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0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
《科创板日报》2日讯,杭州高新区(滨江)8月1日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启动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现场,该中试基地聘任了以王耀南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获颁首席科学家聘书。现场同步启动杭州数谷数据创新中心与浙江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签约环节,一批前沿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商业航天、AI感控、数据安全、低空防御、数据标注、具身智能云服务及通用3D大模型研发等前沿领域。
财联社8月2日电,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销量也由2015年的7万套增长到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的生产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也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到2023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的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了34.3%。北京、上海都分别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明显。
财联社8月2日电,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包括开幕式、论坛、博览会、大赛和同期活动及闭幕式等内容。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了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有关情况。本届博览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举办,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馆区。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25%,100余款首发新品,首发新品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人形机器人仍是本届博览会的热门,50家人形机器人知名整机企业将展示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财联社8月2日电,“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1日在济南揭牌。“具身智能港”以平行空间、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科新经济科创产业园、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等载体为依托,构建战略生态,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策源、产业孵化、中试测试、协同开发、生产智造、场景赋能于一体的“产学研用”综合体,覆盖机器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集聚区。揭牌首日,已迎来首批优质项目入驻。
《科创板日报》1日讯,据悉,智元机器人获国际集团战略入股,本次投资由LG电子(LG Electronics)、韩国未来资产集团(Mirae Asset)联合领投。根据公开信息,这是LG电子在具身智能领域全球首次对外布局。(记者 李佳怡)
《科创板日报》1日讯,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松延动力官方发布公告,7月公司共交付人形机器人105台,其中N2人形机器人交付92台,E1人形机器人交付13台,环比6月增长176%。据悉,松延动力启动量产2个月以来,首次实现了单月破百的交付成绩。
《科创板日报》1日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近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正式亮灯启用,馆内首场人形机器人5V5足球赛前训练也同步开启。
《科创板日报》1日讯,近日,2025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人形组成人组比赛,即:RoboCupSoccer Humanoid League AdultSize,在巴西萨尔瓦多落下帷幕。由字节跳动 Seed 团队与清华大学赵明国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运动算法 HumanoidKick,帮助清华火神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机器人足球队首次在机器人世界杯该组别夺冠。
财联社8月1日电,机器人、减速器概念局部异动,中马传动直线拉升涨停,夏厦精密触及涨停,东杰智能涨超15%,荣泰健康、兰剑智能、优德精密、德马科技等跟涨。消息面上,据IDC最新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财联社8月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今年服务消费持续走高,年初的《哪吒2》和人形机器人强势出圈,带火了研学、旅游、国货潮品等消费。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推动增强消费能力,让大家肯消费,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让大家能消费,落实提升消费专项行动部署,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以及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持续优化消费功能,让大家愿意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家庭消费,加力创新应用产品,完善充电桩、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①具身智能领域,专注于“人体部件”的垂类创业公司开始多了起来; ②大模型+硬件的结合尚未形成统一范式,从语音、视觉到动作控制,每个技术环节都还是多路径并存的状态。
《科创板日报》1日讯,7月31日,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的“四川省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启幕,活动上,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CEO兼CTO冯振宇代表企业,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完成“四川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揭榜”;与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围绕人形机器人及智能关节模组完成“机器人技术联合攻关”的签约。其中,“四川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四川省首个落地的联合体型制造业创新中心。
①据智元介绍,灵渠OS构建了“南向适配具身硬件、北向支撑智能应用”的生态架构。 ②据悉,“灵渠OS”开源计划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逐步开源,或有望重塑具身智能产业格局。
《科创板日报》31日讯,美国餐饮机器人初创公司Yo-Kai Express计划于2025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马斯克曾在X上称赞Yo-Kai自动贩卖机出品的面好吃。
①齐家Q1是如身机器人专为养老场景设计的一款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暂未公布单台售价,将先以“按月订阅制”试运营; ②师云雷预计,未来1–2年内,递物、语音陪伴等低风险任务可以完全交给AI;但涉及翻身、转移等高风险操作,人机协作仍是最安全的方式。
财联社7月31日电,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①人形机器人产品尚未出货,主打产品谐波减速机产量和出货情况不佳; ②该公司毛利率不及30%,尚未盈利且现金流为负。
《科创板日报》31日讯,据证监会网站消息,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在四川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辅导券商为华安证券。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该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胡天链,一致行动人为胡天链、吴健、陈刚、唐皇、蒋明、罗乾又、岳志斌、宋治慧、田荣、颜进,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48.53%。
《科创板日报》30日讯,在京东举办的2025 AI玩具大会上,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何晓冬博士表示:希望把具身智能从小脑做到大脑,让交互体验上一个新台阶。何晓冬表示:小脑控制运动,很多企业都具备运动控制能力,能让机器人翻跟头、侧空翻。但接入大模型、打造“大脑”,能让机器人与消费者交流对话、提供有情绪的陪伴和教育。(记者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