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东方精工、中信证券等为股东,注册资本增至约227万元。 ②乐聚正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垂域场景产业化,已与深开鸿、华为云等合作,并计划在2025年交付千台人形机器人。
《科创板日报》28日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开放基金正式签约,该基金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50万元。基金围绕国地中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分为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和细分17个资助方向,主要面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青年学者,资助相关研究团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记者 张洋洋)
财联社7月28日电,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28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到,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哈长沈大产业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①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预言,人形机器人可能将推动该公司估值上升至25万亿美元; ②据业内人士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今年迄今的产量仅有数百台,远低于马斯克承诺的5000台; ③此外,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部门还面临着内部人才流失和技术难以突破的困境。
《科创板日报》28日讯,日前,峨眉山上线外骨骼机器人。据介绍,机器人自重4斤,可续航5小时,80元可租用3小时。
财联社7月28日电,在7月26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开放基金及分训练场等项目正式签约。首批开放基金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50万元。基金围绕国地中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分为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和细分17个资助方向,主要面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青年学者,资助相关研究团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论坛当日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合作倡议书》,推动数据标准互认、数据与工具链共享、数据训练场开放。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上海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康迪机器人技术总监崔广章在采访时表示,康迪科技已经与云深处科技达成两项合作,将联合开发高尔夫智能装备和北美安防巡检四足机器人解决方案。此外,康迪科技还与浙江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院,接下来将在AI算法、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27日电,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盛会——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至17日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启幕。作为全球首个涵盖“体育+艺术+应用”的全维人形机器人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秉持公平竞争、开放创新、安全可控、产业联动的原则,鼓励参赛团队以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以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财联社7月27日电,武汉投控集团与东湖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核心内容之一,是由武汉投控集团旗下武汉基金,联合长江证券、东湖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武汉投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发挥母基金投资引领作用,采用“母基金+项目直投”方式,围绕机器人核心技术与零部件、软件与平台等产业,深耕工业、服务、医疗、农业等细分应用领域,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及“肢体”等未来制造领域关键技术,致力于将机器人产业打造成重要增长点,推动武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
《科创板日报》27日讯,今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迈入第二天。众多科技巨头共襄盛举,腾讯、智元机器人、商汤科技等世界模型产品尽数亮相,蚂蚁、阿里云、OPPO等也发布了多项人工智能成果。 一图纵览大会第二日亮点——
《科创板日报》27日讯,特斯拉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预计2025年推出,2026年实现量产,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
《科创板日报》27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处获悉,京东已经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3C家电事业部。(记者 徐赐豪)
①巨额融资密集落地,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获资本青睐,传统产业链公司纷纷加码; ②政策强劲推动、AI技术突破赋能,以及市场前景共同催生了这场资本盛宴; ③热闹背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仍是难题,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更是行业“终极考题”。
财联社7月27日电,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增长非常快,“我个人感觉今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达50%到100%”。就他的观察,去年起,每天至少有一款新的机器人发布,行业落地的推动速度以及出货量的节奏都非常快。
《科创板日报》27日讯,据智元机器人具身业务总裁姚卯青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智元机器人目前在北美、欧洲、中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与当地合作伙伴围绕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全球化方面已有部署。(记者 李佳怡)
①正在召开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今年以来持续火爆的机器人展商都特别展示了机器人在各个场景的应用。 ②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 ③多位从业者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以来B端AI应用在持续加速。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今日举行的WAIC 2025“智启具身论坛”上,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简称GE)。该平台融合预测、控制、评测三大核心能力,通过多视角视频扩散模型GE-Base和160M参数动作解码器GE-Act,实现机器人从视觉感知到动作执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在真实测试中,搭载GE-Act的机器人可完成“做三明治”“倒茶”“擦桌面”等多项任务,标志着机器人从被动执行向主动“想象—验证—行动”的智能转变,此举将加速具身智能在工业、商业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财联社7月27日电,今日召开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进行了AI浦东主旨推介。李慧表示,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在全市占比约40%,在大模型领域,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李慧介绍,浦东为梦想创设更为广阔的场景空间,计划未来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浦东将打造更为扎实的基础设施,包括年底投运的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即将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举措,为圆梦AI注入强劲动能。
《科创板日报》27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京东JoyInside附身智能与Fuzozo、商汤元萝卜数十家品牌达成合作、众擎机器人、云深处及魔法原子机器狗都植入JoyInside驱动的AI角色。京东现面向广大机器人、AI玩具、智能硬件品牌开放附身智能招募计划,JoyInside限时免费接入。(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7月27日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首次展示面向AI时代的产品应用全景图。这套“1+3+N”全景体系,以腾讯自研混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构建了涵盖平台能力与多元应用的完整架构,覆盖面向B、C端的智能体开发平台,面向机器人领域的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以及分布在多个行业场景中的AI应用与智能体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