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7日电,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7月7日正式发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 Kung-Lab,将机器人马拉松冠军的运控算法面向行业开源,填补高性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在开源领域的空白,为工业场景、物流场景与特种作业场景等高复杂环境下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基础技术支撑。
财联社7月7日电,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比亚迪将于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充分整合港科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领域的学术优势与比亚迪的产业经验,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
《科创板日报》7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伟创领智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沈维丰,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智能机器人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伟创电气等共同持股。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聚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成都市智慧农业发展行动,支持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用地“一张图”建设和数据汇集,丰富拓展“管好地”“种好粮”等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应用场景。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创新打造机器人农业生产场景。促进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发展。
①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该公司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 ②星动纪元的技术路线是软硬一体,目前的产品是轮式人形机器人星动Q5和面向工业领域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SRAR 1,以及五指灵巧手XHAND1,截至6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200台产品。
①道通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55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长57.32%至65.97%; ②道通科技表示,业绩的显著增长,源于公司持续推进“全面拥抱AI”战略,加速推动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科创板日报》7日讯,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机构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华兴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端到端通用具身大模型ERA-42的训练、通用机器人本体的迭代升级,以及产品矩阵的量产交付与高价值产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科创板日报》7日讯,智元发布机器人灵犀X2-N。据智元介绍,该款产品采用双形态设计,能在轮式和足式之间自由切换。足式状态下,可以盲走上台阶,最多可手持近12斤重物前行;切换到轮式形态,可实现边走边滑,以应对单边桥、斜坡等复杂地形,拥有强大抗冲击能力。
财联社7月7日电,在“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的首赛上,“新一代黑豹2.0”凭借卓越性能与前沿技术,以10.3米/秒的速度打破由波士顿动力WildCat创造的8.89米/秒的机器狗纪录,成功改写了沉寂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①上海结合国家战略任务和地方产业布局,重点围绕大模型、语料数据和人形机器人,培育开源生态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②后续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源体系建设的相关部署,充分盘活开源组织、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开源人才等要素资源,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科创板日报》4日讯,今日在开放原子“园区行”(上海站)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表示,上海结合国家战略任务和地方产业布局,重点围绕大模型、语料数据和人形机器人,培育开源生态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进展。在工信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上海坚持平台牵引,主体带动,支撑保障,生态续航的方式,全力推进开源工作。后续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源体系建设的相关部署,充分盘活开源组织、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开源人才等要素资源,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4日电,《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应用。支持多任务协同的药物研发模型开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生成、药物筛选及优化、药效预测、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等环节应用。支持医药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建设智能化实验室等新型服务平台。支持口腔、骨科等个性化植入耗材的设计定制,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决策、手术规划等智能诊疗产品研发,提升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动医药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推进垂类模型和智能体在药械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和流通追溯等环节应用,打造智能工厂等应用标杆。
财联社7月4日电,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四川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总体目标、重点突破方向和重点任务。《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培育10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方案》明确了23个重点突破方向,其中15个新兴产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等。
财联社7月4日电,中金研报指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传动方案并未完全收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放量,传动系统硬件降本空间较大,我们预计硬件的成熟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早日走向大规模量产,关注新工艺迭代机会和具有多重竞争优势的公司。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类型,撰写相应的报告范围规范,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持续推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主动监测新项目,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基本框架和相关数据库建设方法,指导注册人利用医疗器械警戒新工具、新方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与利用。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指导地方加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和监测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财联社7月3日电,记者获悉,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于近日完成概念验证,并将结合未来市场状态适时投入应用。通过AI视觉识别功能,在车辆停泊于自动充电车位后,机器人将精准定位充电口、自动完成路径规划、插枪并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自动拔枪复位。未来,宝马将继续充电与泊车领域的技术探索,将自动充电与代客泊车功能相结合。(财联社记者 徐昊)
《科创板日报》3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优必选杭优智行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优必选全资持股。
财联社7月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预计2025年二季度计算机行业收入稳健增长,整体或延续一季度趋势,算力、信创、AI应用等方向景气度高。展望2025年下半年,建议继续把握“AI主线”机遇,重点看好AI Agent及算力主线方向,如管理/办公软件、医疗IT、算力芯片、服务器、云厂商等板块;同时建议兼顾稳定币、信创、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结构性机遇,如跨境支付/金融IT、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军工IT等板块。
①张江打造全国首个“算模电”协同项目,浦发、智谱、仪电三方合作部署万卡智算集群; ②浦东推动AI产业链条闭环,张江聚焦机器人等关键场景,加快核心技术与算力基础设施落地。
①凯乐士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战略性地扩大全球布局,报告期内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贡献的营收分别为7718.5万元、3647.6万元和1.05亿元。 ②投资机构有顺丰科技、九州通集团、招商局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中金资本、武岳峰资本、一村资本、基石资本、嘉兴科技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