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0倍股”晋身“15倍股”仅用3天; ②停牌核查结果:基本面未变但控制权变更仍存不确定性; ③业绩预降超三成,上纬新材股价却持续狂飙。
这家以“解放人类双手,点亮智慧火花”为使命的企业,凭借在协作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深耕积淀与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正成为资本市场聚焦的核心标的。
《科创板日报》5日讯,开源证券认为,国产机器人的下一个阶段是以订单为导向的场景落地。此前中国移动采购宇树和智元机器人产品,订单规模1.24亿元;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表明机器人产品在多个场景加速释放订单。该机构认为有10大应用场景需重点关注,包括物流分拣、养老陪护、巡检、导览、家庭陪伴、教育、医疗、汽车工厂、电子厂、文娱演出,其中物流、生活健康、巡检、教育是首选场景。有场景落地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可能成为稀缺资源。此外,人形机器人放量依赖稳定供应链支持,包括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轻量化、齿轮轴承、丝杠等在产业发展初期因供需错配将享受到产业政策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①陈建宇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不像有些品牌偏“整活”,有些专注“干活”,星动纪元是既能整活又能干活; ②他认为,目前具身智能行业还没规模商业化,价值未完全展现,等重要进展和商业化落地后,预期还会再上调。
《科创板日报》5日讯,具身智能机器人凌枢今日在合肥亮相,由合肥优艾智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与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联合发布。凌枢基于 “一脑多态”具身智能大模型架构,可实现跨场景高泛化集群作业,将与优艾智合的多形态机器人一同批量化落地于智能巡检、辅料装填等工业环节,加速具身智能在严苛工业场景的应用落地。(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5日讯,近日,松延动力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金浦资本领投,北汽产投、中金资本、晶科能源、汇资本、优山资本、卓源资本、元智未来等一众知名机构跟投。这是松延动力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连续完成的第三轮融资,累计融资次数高达六轮。
《科创板日报》5日讯,近日,具身智能整机及传感器企业“帕西尼”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本轮由京东战略领投,浦耀信晔、宏兆基金、张科垚坤、上市公司新国都、北京昌平先进能源制造产业直投基金、财鑫资本、复琢投资跟投,庚辛资本中国继续担任独家战略财务顾问。
①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姚卯青、英伟达高管等都将发表演讲。 ②大会将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③傅利叶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也将相继发布新品。
财联社8月5日电,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订单潮”。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位头部选手不约而同地斩获了大单,前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分食”总预算1.24亿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后有优必选中标总预算9051.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拉长时间线看,截至8月4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中标9个项目,宇树科技中标68个项目,优必选中标16个项目。中标数量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总体上看,上述订单的主要应用场景为表演讲解、展馆导览等交互服务领域。业内认为,从高关注度、低技术门槛的表演导览场景切入,是新技术推广的普遍规律和务实选择,也是后续拓展至工业制造及家庭服务场景的必要基础和起点。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所展现的“订单潮”,正是这条漫长产业征途上落下的一串脚印。
①上纬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91% ②对于智元机器人将入主一事,上纬新材指出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科创板日报》4日讯,瑞可达(688800.SH)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近期有媒体关注到公司有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已小批量供货中。截至目前,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经过前期的研发,现已开始小批量供货,预计2025年该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约1000万,占2024年营业收入比例为0.41%,由于目前尚处于产业初期,在公司的实际业绩中占比较小,该业务板块当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尚存在不确定性。
《科创板日报》4日讯,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宣布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核心战略任务的组织InnoX Lab。该组织旨在推进AI、人形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未来业务,快速解决公司层面的重大任务及各业务部门面临的战略性挑战。
财联社8月2日电,在北京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首发新品超100款,首发新品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财联社8月2日电,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2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徐晓兰表示,十年来,大会推动机器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成为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科技创新方面,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0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
《科创板日报》2日讯,杭州高新区(滨江)8月1日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启动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现场,该中试基地聘任了以王耀南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获颁首席科学家聘书。现场同步启动杭州数谷数据创新中心与浙江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签约环节,一批前沿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商业航天、AI感控、数据安全、低空防御、数据标注、具身智能云服务及通用3D大模型研发等前沿领域。
财联社8月2日电,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销量也由2015年的7万套增长到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的生产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也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到2023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的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了34.3%。北京、上海都分别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明显。
财联社8月2日电,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包括开幕式、论坛、博览会、大赛和同期活动及闭幕式等内容。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了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有关情况。本届博览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举办,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馆区。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25%,100余款首发新品,首发新品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人形机器人仍是本届博览会的热门,50家人形机器人知名整机企业将展示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财联社8月2日电,“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1日在济南揭牌。“具身智能港”以平行空间、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科新经济科创产业园、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等载体为依托,构建战略生态,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策源、产业孵化、中试测试、协同开发、生产智造、场景赋能于一体的“产学研用”综合体,覆盖机器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集聚区。揭牌首日,已迎来首批优质项目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