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日讯,今日在开放原子“园区行”(上海站)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表示,上海结合国家战略任务和地方产业布局,重点围绕大模型、语料数据和人形机器人,培育开源生态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进展。在工信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上海坚持平台牵引,主体带动,支撑保障,生态续航的方式,全力推进开源工作。后续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源体系建设的相关部署,充分盘活开源组织、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开源人才等要素资源,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4日电,《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应用。支持多任务协同的药物研发模型开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生成、药物筛选及优化、药效预测、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等环节应用。支持医药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建设智能化实验室等新型服务平台。支持口腔、骨科等个性化植入耗材的设计定制,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决策、手术规划等智能诊疗产品研发,提升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动医药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推进垂类模型和智能体在药械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和流通追溯等环节应用,打造智能工厂等应用标杆。
财联社7月4日电,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四川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总体目标、重点突破方向和重点任务。《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培育10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方案》明确了23个重点突破方向,其中15个新兴产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等。
财联社7月4日电,中金研报指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传动方案并未完全收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放量,传动系统硬件降本空间较大,我们预计硬件的成熟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早日走向大规模量产,关注新工艺迭代机会和具有多重竞争优势的公司。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类型,撰写相应的报告范围规范,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持续推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主动监测新项目,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基本框架和相关数据库建设方法,指导注册人利用医疗器械警戒新工具、新方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与利用。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指导地方加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和监测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财联社7月3日电,记者获悉,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于近日完成概念验证,并将结合未来市场状态适时投入应用。通过AI视觉识别功能,在车辆停泊于自动充电车位后,机器人将精准定位充电口、自动完成路径规划、插枪并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自动拔枪复位。未来,宝马将继续充电与泊车领域的技术探索,将自动充电与代客泊车功能相结合。(财联社记者 徐昊)
《科创板日报》3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优必选杭优智行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优必选全资持股。
财联社7月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预计2025年二季度计算机行业收入稳健增长,整体或延续一季度趋势,算力、信创、AI应用等方向景气度高。展望2025年下半年,建议继续把握“AI主线”机遇,重点看好AI Agent及算力主线方向,如管理/办公软件、医疗IT、算力芯片、服务器、云厂商等板块;同时建议兼顾稳定币、信创、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结构性机遇,如跨境支付/金融IT、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军工IT等板块。
①张江打造全国首个“算模电”协同项目,浦发、智谱、仪电三方合作部署万卡智算集群; ②浦东推动AI产业链条闭环,张江聚焦机器人等关键场景,加快核心技术与算力基础设施落地。
①凯乐士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战略性地扩大全球布局,报告期内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贡献的营收分别为7718.5万元、3647.6万元和1.05亿元。 ②投资机构有顺丰科技、九州通集团、招商局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中金资本、武岳峰资本、一村资本、基石资本、嘉兴科技城等。
《科创板日报》2日讯,湖北省财政厅依托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长江证券牵头设立了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目前已完成合伙协议签署、工商注册和首期实缴出资。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计划分两期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核心领域。
《科创板日报》2日讯,《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细化举措清单》发布。其中提到,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制定印发推动平台经济(以电商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年平台经济(以电商为重点)产业链重点工作、支持平台经济(以电商为重点)产业链若干政策;加快推进人型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终端等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研发,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梳理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管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组织开展场景发布会,促进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推广。
《科创板日报》2日讯,7月6日上午10:30,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首场机器狗任务赛直播开启,机器狗“黑豹2.0”将在直播间,挑战三大“不可能任务”,上演“百米人机对决”。
《科创板日报》2日讯,北京时间周二晚间,一家名为Genesis AI的机器人AI研究公司亮相,并宣布获得高达1.05亿美元的高额种子轮融资。公告显示,知名风险投资公司Eclipse和科斯拉(Khosla)领投本轮融资,其他投资者还包括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和法国科技富豪泽维尔·尼尔。据悉,Genesis AI的核心目标是开发机器人通用模型,使得机器人能够自动执行不同环境下的各类复杂工作。
《科创板日报》1日讯,均普智能宣布,旗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成为首个获得智元机器人启动通用产品认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双方共同宣布,将依托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正式启动智元两大核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智元G1机器人大规模量产;A2全人形机器人一定规模的量产。
《科创板日报》1日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Delivering the Future大会上,亚马逊表示刚刚部署了其第100万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最近向日本的一个运营中心进行了交付,成为亚马逊全球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网络现在覆盖了全球300多个运营中心。与此同时,亚马逊推出新生成式AI基础模型DeepFleet,这项AI技术将协调亚马逊整个运营网络上机器人的行动,使机器人车队的行动时间缩短10%,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为客户送货。
①具身智能整体处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的过渡期。 ②赛道的规模化爆发依赖清晰需求定义与供应链整合。 ③工业、特种与本地服务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场景。
《科创板日报》30日讯,越疆科技在日本名古屋市召开发布会,面向全球正式开启人形机器人批量交付,同时发布大负载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
财联社6月28日电,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今日正式开赛,加速进化创始人兼CEO程昊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本届赛事为人工智能AI赛,即全部参赛机器人通过AI策略,自主进行比赛。参赛队伍统一采用加速进化T1机器人,并配合自行研发的算法,与传统机器人竞赛相比,本场采取3V3足球赛形式。(记者 李明明)
《科创板日报》26日讯,目前汽车产业已跃升为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在一家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工厂,全球面积最大、工艺最复杂的一块铝制机盖,前不久成功量产。其成品尺寸,如果使用行业通用的成型模拟软件分析,系统会直接判定这种尺寸的铝制零件是造不出合格品的。工程师直接开发了一套实验模具。然后通过快速验证,将实验结果迭代到正式模具上,并最终经过40多轮次的优化提升,实现量产,良品率达98%以上。整个工厂7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关键工序100%自动化。AI检测、自动装调,每76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月交付量稳定在28000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