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日讯,今日,北京灵巧手创企灵心巧手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中金资本、首发展创投、上海半导体装备基金、澄凯基金、德同资本、可可资本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继续加注。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灵心巧手在高自由度灵巧手方向上的技术提升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场建设。在此轮融资前,灵心巧手已于今年6月完成股东变更,新增上海云玚与中金观博为公司股东,注册资本由661.5万元增至720.8万元。其中,上海云玚为蚂蚁集团100%控股子公司。
财联社8月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发展辅助设备。研发辅助生理信号设备,通过脑信号与肌电、眼电、心电、近红外等多模态信号的融合,提升交互控制和感知觉评估的精准度。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提升区域精准实时成像与三维重建能力。
①PEEK材料未来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减重的重要材料,带动千亿级市场空间。 ②金发科技近期同样在开拓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该公司研发的PEEK材料已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应用。 ③沃特股份的PEEK合成树脂产线自去年年底试投产,今年5月取得正式生产许可后,已正式开展生产。
《科创板日报》7日讯,《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可编程的柔性折叠薄片机器人,能抓取物体和在物体表面移动,可改进自主系统在探索、触觉显示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科创板日报》6日讯,8月6日,上海具身智能企业傅利叶正式发布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主打交互陪伴以及“可触摸”特性。GR-3是傅利叶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重71kg,搭载自研高性能一体化执行器及12自由度灵巧手,全身共有55个自由度,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通过柔肤软包覆材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
①补贴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创新,5000万元封顶; ②零部件、终端两手抓,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③近期行业催化不断,机器人盛会在即。
《科创板日报》6日讯,智元机器人日前宣布,将于8月21日召开首届合作伙伴大会,集中展示智元产品技术最新进展及商业落地成果。据智元透露,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副总裁姜青松将发布面向合作伙伴的合作框架和渠道政策。
①智元机器人和创智学院、香港大学等联合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探索了机器人操作学习中数据多样性的三个关键维度; ②研究颠覆了机器人学习领域"数据越多样越好"的传统认知,为构建可扩展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科创板日报》6日讯,据“智元机器人”公众号消息,近日,由智元机器人和创智学院、香港大学等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探索了机器人操作学习中数据多样性的三个关键维度:任务多样性、机器人本体多样性和专家多样性。这项研究颠覆了机器人学习领域"数据越多样越好"的传统认知,为构建可扩展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科创板日报》6日讯,当虹科技微信公众号消息,公司正式首发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并宣布已正式投入商用。
《科创板日报》6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英伟达获悉,公司将深度参与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发表主题演讲并与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中坚科技等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展示在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6日讯,据世界机器人大会服务平台消息,在即将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京东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将携手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星海图、逐迹动力、千寻、松延动力等机器人品牌,共同打造沉浸式黑科技展区。活动期间,京东将发布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计划,公布相关行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深化与智能机器人品牌的战略合作。
①《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 ②方案中提到,将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建设典型应用示范、构建产业特色集群、打造开源优质项目等措施,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建立市区协同培育机制,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加速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协同具身智能相关重点区域,形成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出台专项政策,加大具身智能首台(套)支持力度。强化产业协同布局,支持创新企业集群联动发展,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具身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企业跨界合作,提升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发挥上海自主智算芯片、本体机器人与大模型企业集聚优势,加快具身智能专用芯片、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制,增强软硬协同适配能力,开发匹配具身机器人本体需求的关键配套产品。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在沪落地。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技术,打造自主操作系统。与机器人制造商、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在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商业服务等领域试点应用,推动版本迭代优化,逐步构建成熟、可靠、广泛应用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生态。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立足上海市行业优势,以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为牵引,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探索具身智能应用新业态,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招引和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根据合同额按规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深化与央企国企战略合作,推动一批区域总部、功能总部落户,支持行业优质企业、科技和互联网大型企业等在沪设立具身智能实体公司。
财联社8月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按照“模型驱动、应用示范、群链协同、开源生态”的总体思路,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建设典型应用示范、构建产业特色集群、打造开源优质项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我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①“10倍股”晋身“15倍股”仅用3天; ②停牌核查结果:基本面未变但控制权变更仍存不确定性; ③业绩预降超三成,上纬新材股价却持续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