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9日电,上海机器人企业傅利叶5月9日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记者了解到,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复医疗场景的应用标准建设、康复方案共创、科研攻关等展开全面合作,携手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①作为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最新演进,5G-A上下行速率可达5G的十倍; ②目前我国运营商已经在国内31个省份部署了5G-A测试网络; ③中金公司指出,5G-A是5G网络的重要升级,正在迈向全面规模商用阶段。
5月8日下午,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吴磊等一行赴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调研集团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指导下阶段工作重点方向。吴磊表示,要强化节点管控、夯实发展根基,机器人产业变革迅速,因此节点进度更要确保不出现偏差,在守住安全质量生命线的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过程精准管控。要与各大高校院所形成人才培养机制,构筑机器人产业人才高地,同时关注业内头部企业动态和行业技术发展,吸收转化行业最新成果,时刻保持战略敏捷性。要以机器人产业赋能其他产业板块产能提升,实现可量化评估的示范应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电气方案”。
①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该笔融资完成后,千寻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后续将在具身大模型上会有持续的迭代,5月会发布新的Demo。 ②泛化性是业内关注的重点。千寻智能提到,目前公司处于L1—L2之间的位置,而从L2—L3大概需要2-3年时间。
①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傲鲨智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随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逐步成熟,将在户外、养老等领域开展探索。 ②2025年被认为是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破局”之年,但行业面临研发成本高、市场普及度低等盈利难点,需要持续创新来推动行业发展。
《科创板日报》8日讯,孚能科技日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国内知名的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项目需求,其中包括多家头部车系人形机器人客户,目前整体进展顺利,预计有多个项目今年实现送样,公司目标为今年拿到1-2个人形机器人项目定点。
《科创板日报》8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千寻智能是一家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商。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在2025蓝鲸“人形机器人“高端闭门研讨会上分享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挑战以及落地进展,蓝鲸新闻在现场独家对话熊蓉。
《科创板日报》8日讯,亚马逊宣布推出一款名为Vulcan的新型仓储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具备触觉功能,能够完成公司仓库中约四分之三的物品拣选与存放任务,而这些工作此前主要由人工完成。
财联社5月7日电,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社会各界对人形机器人关注热度持续攀升,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人形机器人展示平台,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将汇聚近50家人形机器人知名整机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拟邀请北京中心、上海中心2家国地共建中心,广东中心、浙江中心、四川中心等地方中心,以及宇树科技、上海智元、乐聚、众擎等国内领军企业,全力邀请特斯拉、1X等国际企业,数十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并首次设置香港展团亮相博览会。
《科创板日报》7日讯,星动纪元宣布开源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Video Prediction Policy),其将视频扩散模型的泛化能力转移到了通用机器人操作策略中,可让机器人实时进行未来预测和动作执行。
作为国内硬科技主阵地,科创板已经汇集了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而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与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具有高度技术同源性。作为国内RV减速器的龙头企业,环动科技的上市预计将为科创板再添科技新星。
《科创板日报》7日讯,中微半导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无刷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业务增长比较明显,无论从目前的订单数量还是客户结构来看,这种增长有望持续。公司无刷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应用非常广泛,已有批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控制方面。
财联社5月7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赋能,打造一批数实融合场景。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深化即时电商应用,支持即时电商平台企业联合社区、商圈等构筑数字生活服务生态。支持直播电商平台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政务办公、家装家居以及购物支付等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深入挖掘机器人消费应用场景。实施健康消费专项行动,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水平。规范有序发展“医美”消费,促进“轻医美”、抗衰老等新兴领域发展,培育特色医美品牌。征集发布一批省级消费新场景案例和服务消费创新场景最佳实践案例,加强宣传推广。
财联社5月7日电,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承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总体设计为主体赛事+外围赛事。参加本次人型机器人运动会的机器人应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第一,参赛机器人是参赛队自研或采购的机器人。 第二,机器人是一个独立整体,不得分离为多个子单元,或是用软缆连接的子单元,不得在比赛场地内设置标记物。 第三,机器人应具有躯干、上肢、双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为身体高度的40%—70%。其中,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轮式或双足式。 第四,机器人应自备能源,但不得使用具有危险性的任何能源。 第五,机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其中,手动遥控(包含半自动),只能采用无线遥控方式,由操作人员在指定区域进行遥控指挥;完全自主控制,除发送开始指令外,计时阶段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全程由机器人自主完成。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比赛项目的控制方式,必须是完全自主。 第六,比赛期间的网络由各参赛队自行提供。
①参加业绩说明会的多家公司均表示,目前核心或大部分供应链环节已实现国产化,少部分需要进口的环节也正积极布局国产化方案; ②从机器人行行业整体来看,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科创板日报》6日讯,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占据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一半以上,凸显了其工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成熟度,在智能工厂部署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TrendForce表示,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Agility Robotics等公司正在开发专门用于工厂的以人为本的机器人产品,这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高昂的部署成本(加上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可能会阻碍这些产品的广泛应用。
财联社5月6日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5月2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韩国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涉案产品为有效载荷6~600千克,立式多关节(四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但不包括小型高速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中国涉案企业包括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及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除另行延期(最长两个月)外,预计初裁将于三个月内作出。
财联社5月6日电,云内动力、精工科技涨停,斯莱克、汉鑫科技、南山智尚、大叶股份、福达股份、南方精工、龙溪股份等多股涨超5%。消息面上,近日,外骨骼机器人“出圈”。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多个景区引入了登山辅助设备——外骨骼机器人,这一“黑科技”受到游客青睐。
《科创板日报》30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见下图),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可助力科学家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的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植入数量多、空间定位准、时间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灵活避让血管的优势,可以提高成功率和植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