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前三季度,国内机器人减速器的产量增幅超过其他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产品; ②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分别为59.48万套、1350万套,分别同比增29.8%、16.3%; ③减速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关节”,它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财联社10月21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加快工业大模型与数控机床、机器人、网络终端设备、工业控制设备、传感与检测设备等深度融合。
财联社10月21日电,据“宇树生态合作”微信公众号10月21日消息,宇树科技今日发布宇树四足机器人实训平台。据介绍,该方案是面向教育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一运维一应用研发”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与认证平台,将以UnitreeGo2生态为核心,打通“仿真一上机一竞赛一实训项目”一体化路径,在成本与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财联社10月21日电,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爱林,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埃斯顿、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绿的谐波、安培龙、泉峰汽车等共同持股。
财联社10月21日电,近期,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纷纷宣布获得制造业大单:智元机器人获得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智平方与深圳慧智物联达成合作,未来三年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生产基地;优必选与富士康云智汇合作,推动机器人落地与交付。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进工厂可帮助完成高强度繁重工作,同时有助于获得真实场景数据,推动技术迭代和产品优化,加快商业化进程。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美团副总裁毛一年今日在IROS2025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透露,美团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展开仿人灵巧手研究合作。其中,“面向任务的具身灵巧手优化设计与操作技术研究”“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仿生软体机器手多模态感知研究”“面向复杂分拣场景的多功能视触融合机械爪设计”等多项研究成果,已获 IROS 等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收录,有望很快进入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中实践。(记者 徐赐豪)
《科创板日报》20日讯,日前,来自戴盟机器人的Sparky 1与跨维智能的DexForce W1 Pro人形机器人在联想集团南方生产基地下线,未来这两款机器人将继续在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实现量产。据联想介绍,以本次量产为例,戴盟与跨维机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10%;此前实现量产的本末科技TITA轮足机器人,单位制造成本降低8%,效率提升30%。
《科创板日报》20日讯,宇树科技今日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cm,重70kg。
《科创板日报》20日讯,谈及远征系列机器人出货量以及未来规划,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表示,远征整个系列一共出货了1000台左右,明年可能会有几千台,“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王闯透露,今年智元机器人的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了好多倍,可能十倍都不止,规模正在指数级增长。
财联社10月20日电,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①继2022年上市公司募资15.60亿元之后,均普智能再度筹划募资11.61亿元; ②公司方面坦言,“目前还没有转化成实际财务收入,具体何时体现财务报表里,以公司财报为准; ③“机器人概念”加持下,均普智能股价上涨趋势,年内涨56.85%。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近日,领益智造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益机器人与星尘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含技术合作,产品批量采购、应用落地等。(记者 李明明)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优必选已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1.26亿元。根据项目规划,本次采购涵盖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截至目前,仅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超6.3亿元订单。(记者 李明明)
①穹彻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多位老股东追投。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具身应用落地和行业生态拓展。 ②随着互联网巨头入局,以及政策支持与资本持续投入,具身智能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行业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价值兑现”的关键周期。
①均普智能联手智元发布G2机器人,年产能突破3000台。 ②均普智能转向轮式机器人路线,获近千台订单。
财联社10月17日电,10月17日至10月19日,202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决赛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科创板日报》17日讯,穹彻智能于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多位老股东追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具身应用落地和行业生态拓展。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智能学部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梅杰教授团队通过融合机器人间的角度测量与自位移测量信息,在强噪声环境下实现了高精度的多机器人相对定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上。
财联社10月17日电,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表示,从商业模式角度,自动驾驶企业既有供应商模式,即通过为新车提供零部件、芯片或软件,一次性获取相应收益;也有循环性收费模式,比如月度收费模式。“我认为,当自动驾驶发展到L4、L5级别,真正出现一个能基本像机器人一样每小时都帮你开车时,月度收费模式是有可能实现的。”(财联社记者 徐昊)
《科创板日报》16日讯,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今日联合发布轮式机器人精灵G2,线下全球首发并完成首批商用交付,已在均胜电子工厂承担物料供给等任务。均普智能方面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年产能从1000台扩至超3000台,以定制化流程缩短交付周期。“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将重点聚焦于G2后续的升级、落地等,亦将持续升级贾维斯本体。”同日,均普智能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智元-均普智能联合实验室”挂牌。(记者 王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