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教育
关注
1.5W 人关注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教育产业
-0.58%
龙头股
孚日股份
+10.04%
西安饮食
+7.06%
  • 昨天 21: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香港教育局11月27日宣布,受大埔宏福苑火警及附近道路阻塞交通影响,5间学校明日继续停课,包括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大埔浸信会公立学校、圣公会阮郑梦芹小学、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保良局刘进幼稚园。
    阅读 71.2w+
    32
  • 昨天 11: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消费品关乎着千家万户,衣食住行。市场监管总局将从多方面持续发力,以消费品质量带动消费品需求的释放。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全链条排查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隐患。今年以来,已抽查相关用品2.6万批次。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构建消费质量安全全链条治理格局,瞄准生产销售三无产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消费品质量违法违规问题,持续保持从严从快查处,全链条追溯筑牢消费品质量安全防线。
    阅读 207.7w+
    13
  • 11-26 07: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6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强科技服务业集群,鼓励科技服务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设计、咨询、专利、法律、展览等商务服务国际化水平,建设北京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加强教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优质服务供给,健全行业标准和信用体系,支持经营主体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数智化。
    阅读 281w+
    69
  • 11-24 16: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举行。据统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43万。
    阅读 272.8w+
    86
  • 11-20 11: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0日电,熵基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收购的龙之源公司相关产品未涉及军工领域。公司脑机技术主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三大核心应用场景。
    熵基科技
    +1.11%
    阅读 304.4w+
    7
    15
  • 11-19 12:59 来自 财联社
    山东出台普高与中职学生互转办法:互转不得跨市域 明年1月1日起施行
    阅读 103.5w+
    3
    74
  • 11-19 12: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为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近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互转实施办法》,系统构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互转的制度体系,有效打破中职转高中“没通道”、学分互认“缺依据”等现实困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元的成长路径。据了解,《办法》将于2026月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各市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形式,确定一定数量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和全日制中职学校作为互转学校,互转学校的学生按照《办法》进行互转。互转原则上在县域内进行,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市域内统筹,不得跨市域进行。
    阅读 286.8w+
    76
  • 11-19 11: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据央视新闻,美国政府继续推进拆解教育部计划,18日宣布将教育部部分职能转移给其他联邦政府机构。根据美教育部18日发表的声明,教育部与劳工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内政部和国务院签署协议,将目前由教育部负责的6项主要职能转移至这4个联邦政府机构。声明说,根据协议,劳工部将承担幼儿园至高中教育项目和大多数高等教育资助项目的职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接管为兼顾学业与育儿的学生提供服务的项目和外国医学院校认证项目,内政部将接管美国原住民教育办公室,国务院将承担与国际教育相关的更多职能。
    阅读 264.9w+
    34
  • 11-19 09: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其中提到,改进体育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体育课教学质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指导参赛成绩等方面,开展科学评价。将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质健康监测、课余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保证体育教师占合理比例。
    阅读 273.4w+
    60
  • 11-19 09: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意见》落实健康第一理念,以强健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提出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举措,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其中提到,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有质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高等教育阶段要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最低学时要求(本科144学时、高职108学时),推动高校面向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有强度的课外体育锻炼。一体化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构建学段衔接、目标一致、支撑有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机制,让学生立足学校即可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阅读 291.7w+
    56
  • 11-18 16: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8日电,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取得哪些成就?如何全面把握好、贯彻落实好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问:下一步,教育部将如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五五”时期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答:“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承上启下、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强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衔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以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精心谋划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十五五”教育改革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立德树人“一号工程”。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摆在首要位置,实施新时代思政课课程方案,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试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深化新时代伟大变革实践育人大课堂建设,落实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重大专项。持续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二是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我们将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深化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行动,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必争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新双高”改革,实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优化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布局。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将深入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建设国家交叉学科中心,以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深入交叉融合催生重大基础理论。持续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稳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通过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高等研究院,联合多方力量,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将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动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探索建立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五是持续推动教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聚焦“破五唯”,持续推进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推动高考综合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考核体系。加快中考改革探索,推进均衡派位、登记备案等多元化录取机制。制定“双一流”标准,并启动新一轮建设。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建设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交流平台。
    阅读 260w+
    55
  • 11-16 13: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6日电,今日,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近段时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上升。教育部提醒已在日和近期拟赴日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阅读 295.4w+
    5
    208
  • 11-15 21: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5日电,2025青少年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科技教育研讨会暨后备科技人才培养交流会11月15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通州区教委和怀柔区教委共同主办,通过专家报告、平行论坛、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实践培训等形式,为科研机构、学校、科技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展示具身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探讨前沿科技对基础教育的新影响新要求。
    阅读 305.7w+
    7
    101
  • 11-14 19: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据央视新闻,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要接续奋进、久久为功,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要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适应学龄人口变化,统筹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和优化布局,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阅读 304.1w+
    25
  • 11-12 11: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据吉林发布,刚刚召开的2025—2026新雪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许治介绍:在年底前,将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数量扩大到800所。鼓励学校自浇冰场,推进“操场变冰场”,中小学校自浇冰场数量不低于200所,让孩子学生获得更加便利的运动条件。鼓励冰雪项目的优秀退役运动员走进校园担任冰雪运动的教练员和辅导员。
    阅读 263.4w+
    35
  • 11-12 10:45 来自 财联社
    七部门:加强科技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
    阅读 86.9w+
    1
    18
  • 11-12 10: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强科技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统筹利用校外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场馆、车间、实训基地等资源,建设科技探究体验学习空间,为学生体验真实情境下的科技探究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提供平台。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改造兼具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实践研学基地。分批建设科技教育实验区及实验校,致力于探索构建有效的实施路径及创新性的培养模式。
    阅读 274.1w+
    36
  • 11-10 12: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8条措施:一、建立严格涉校涉师发文审核机制;二、规范涉校涉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管理;三、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四、严格中小学教师借调借用管理;五、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使用;六、健全教师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七、完善教师减负监测核查机制;八、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阅读 280.4w+
    5
    95
  • 11-08 16:42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1月8日电,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二届北京论坛昨天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位嘉宾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数智时代与文明共生”的主题热切交流,研讨数智技术如何赋能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促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本届论坛设置开幕式、主旨报告以及13场分论坛、2场专题论坛和2场海外论坛。内容涵盖人工智能与和谐社会、AI时代的文史与古籍、数智时代的全球治理、数智技术驱动的医学创新与多学科融合等多个话题。与会代表表示,在数智浪潮下,教育的作用愈发关键,应积极推动教育创新,培育能驾驭未来的青年人才,大学应承担起文明传承与创新的使命,用人文精神引导科技向善。
    阅读 309.2w+
    51
  • 11-08 14: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8日电,据青岛发布,青岛市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推进会11月8日上午召开。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更大力度稳总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抓项目,瞄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培育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配套项目,促进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抓项目,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管网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要聚焦房地产转型发展抓项目,加快落地一批康养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旧城旧村改造,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要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抓项目,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投资力度,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阅读 319.2w+
    1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