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3日电,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出席8月23日上午召开的主论坛并作题为《智算融合网络研究与思考》的主旨演讲。张宏科指出,智算融合网络是国家基金委成立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网络方面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从科普角度讲,就是新型互联网。众所周知,早期计算机网络是在固定有线环境下使用的,从4G以后,无线接入网演变成互联网。5G、4G本质上是一个无线接入的互联网。现有网络通信难以满足一些领域实时可靠安全的要求,需要新型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支撑,这就需要瞄准国家的、国际的战略发展趋势搞研究。
财联社8月22日电,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6亿人民币增至27亿人民币,增幅约4%。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在,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技、信息技术、智能化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寒武纪(688256)全资持股。
财联社8月22日电,阿里巴巴面向全球用户发布了编程平台Qoder。Qoder集成了全球顶尖的编程模型,基于强大的编程智能体,可实现AI自主研发,大幅提升真实软件的开发效率。
财联社8月21日电,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征集工作。征集方向包含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场景内容应突出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新产品、新服务,以技术驱动业务模式根本性升级,推动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重大变革,开辟新的商业空间。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 ①智能化产品。应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自主感知、深度学习、自主决策、互动反馈等高级功能,面向未来创新场景的智能实体或虚拟产品。实体产品,如: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巡检车、智能仓储物流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教育硬件、智能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等。虚拟产品如: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软件、垂类大模型(微调大模型)、内容创作平台、智能工具和智能体等。 ②智能化服务。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外提供的各类新型服务,以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商业模式,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检测咨询服务、“产品+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的设备预测性维护服务、智能风控及智能投顾服务、智能供应链服务、智能办公工具以及面向工业、金融、政务、医疗、消费等行业的其他智能化服务。
财联社8月19日电,一批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落地,项目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方向,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包括盛合晶微三维芯片集成项目、重型燃气轮机项目、脑机接口验证平台项目、水下机器人项目等六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招商引资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上半年共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850亿元,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其中通过“走出去招商”签约项目56个、投资额612亿元;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29个、投资额239亿元。
财联社8月19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19日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提升终端的模型应用能力,推动终端智能化操作创新。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财联社8月19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19日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建设“AI+制造”工厂。推动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多场景集成为特征的“AI+制造”示范工厂,综合应用空间计算、多智能体协同等技术,集聚各类场景模型、智能产品和装备,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多类型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打通各类工业软件系统,提升动态感知能力,体现软件定义工厂、完全按需制造、智能工厂网络等制造新模式,形成标杆示范作用。
财联社8月18日电,《河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平竞争审查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拟完善北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提供区域北斗时空数据服务,构建京津冀时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基础设施整体利用效率,打造示范性时空信息服务网络。搭建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北斗车联网平台,统一商用车数据接口,支持车载一键救援服务,接入“两客一危一重”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内河船舶等。在灾害频发区域和重点行业部署多制式应急通信终端设备,实现大众应急通信能力覆盖,构建北斗与多技术融合的全省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北斗产品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北斗终端、应用软件等产品测试服务。
财联社8月18日电,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财政厅近日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其中明确,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结合国家支持政策予以建设经费支持,补助资金不高于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的40%,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具体奖补项目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优质企业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项目、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运营项目。《实施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财联社8月11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2025年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智能工厂领域项目申报,主要分为智能工厂能级提升和智能工厂评估诊断两个板块。智能工厂能级提升包括:开展国产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智能工厂的部署应用,开展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及智能检测装备、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柔性产线等智能制造装备的规模应用。
财联社8月1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加强优质企业引育。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有效期内,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AI手机、AI电脑、视听终端、车载终端、工业终端、大模型一体机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鼓励各地政府和园区搭建产品试产、新品导入等服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小批量、敏捷化验证和试产。
财联社8月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推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融资增信服务。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财联社8月5日电,中国工商银行8月4日发布《软件开发中心智能研发平台》中标结果。阿里云凭借通义灵码独家中标,根据中标公告,通义灵码将为工商银行智能研发平台提供代码补全、代码问答及单测智能体等服务。此前,工商银行已将阿里Qwen模型应用于智能风控。
《科创板日报》4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中心获悉,国产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与20余家金融单位实现对接,这是自主量子算力在金融领域规模化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团队已与建信金科合作开发出‘量子期权定价算法’‘量子风险价值计量算法’等首批量子金融算法;与中信银行合作探索量子贝叶斯网络应用;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等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量子振幅编码的高效数据表征方法。”“本源悟空”云服务团队负责人赵雪娇介绍,“‘本源悟空’自去年投入运行以来,全球访问量已突破3000万次,成功完成53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8月2日电,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8月2日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以下简称“悟空”)。“悟空”支持的脉冲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神经突触超过千亿,其神经元数量已接近猕猴大脑规模,在典型运行状态下功耗约为2000瓦。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的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人类大脑是一部极其高效的“计算机”。类脑计算是将生物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构建像大脑一样低功耗、高并行、高效率、智能化的计算系统。
财联社8月1日电,工信部发布数据,上半年,软件产品收入15441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1.9%。其中,基础软件产品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13.8%;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8.8%。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行业收入的68.5%。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10.2%。
财联社8月1日电,工信部发布数据,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上半年,软件业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上半年,软件业务出口283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财联社7月28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8日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芯片、具身智能、智能软件、脑机接口、智算系统等重点前沿方向的技术创新,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最高5000万元支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战略平台、揭榜挂帅等任务,申报市级配套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具有战略性、公益性的关键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后可给予最高50%支持。
财联社7月24日电,国际数据公司(IDC)于近日发布了《2024年下半年中国数据仓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IDC数据显示,2024下半年中国数据仓库软件市场规模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本地部署数据仓库软件规模2.8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公有云数据仓库软件规模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IDC预测,到2029年,中国数据仓库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0.9亿美元,2024—2029的5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5%。
财联社7月23日电,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促进智能体育创新发展。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牵引,培育和引进电子竞技、线上赛事、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数字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虚拟现实、5G等信息技术的赋能带动作用,围绕全民健身领域,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生产智能化健身器材、可穿戴设备、老年运动产品、体医融合产品等,推动广州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体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联合体,聚焦计算机视觉、智能运动康复设备、运动生物力学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训练系统、运动处方、体育模型等方面的应用推广。鼓励设立智能体育产业园,吸引体育类高精尖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广州,培育孵化一批智能体育、虚拟体育、数字体育等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