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1.9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0.11%
龙头股
英力股份
+8.01%
振邦智能
+8.00%
主题基金
储能
-1.93%
  • 昨天 1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日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建设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认证机制。
    阅读 123.3w+
    52
  • 昨天 10:2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汪斌
    赶工期、赶交付、赶投产……储能行业掀起531“抢装潮” 反内卷情绪明显高涨|行业观察
    阅读 70.4w+
    4
    78
  • 03-29 10: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9日电,西藏已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并网发电,为当地能源电力保障再添新动能。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加娃村,装机规模25万千瓦,配套5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是西藏自治区已建成的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可以在夜间连续4小时累计输出20万千瓦时电量,有效提升当地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阅读 311.4w+
    1
    74
  • 03-28 09:16 来自 广州日报 李天研
    全球首款实现量产,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阅读 68.5w+
    5
    28
  • 03-28 08:41 来自 广州日报
    《科创板日报》28日讯,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该产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安时)半固态电池产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据悉,该产线生产的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显著提升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安全性能实现全面升级。此外,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确保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仍能安全稳定运行。
    阅读 239.9w+
    2
    136
  • 03-28 06:44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3月28日电,三家大型新能源企业3月25日赴港上市现新进展:A股龙头宁德时代成功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三的海辰储能递表港交所;江苏正立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该公司董事长曹芳系曹德旺的胞妹。新能源企业正掀起一轮赴港上市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已有20多家新能源企业宣布赴港上市计划,其中既有已在A股上市的龙头公司,也有拟在港股市场冲刺首发上市的公司。
    阅读 255w+
    51
  • 03-27 12: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7日电,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开幕,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60兆瓦/600兆瓦时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级首台套示范项目”作为其中一项成果发布,这也是目前全球在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储能规模最大的项目。
    阅读 261.5w+
    1
    58
  • 03-27 12: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7日电,今日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包括成果一: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四: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五: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六: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七: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八: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九: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十:北京重大开源成果。(记者 李明明 吴旭光)
    阅读 272.3w+
    1
    75
  • 03-26 16: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6日电,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微电网26日在常州武进区投运,多项创新技术验证示范同步落地,对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微电网是指由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既可连接到大电网,也可独立运行。
    阅读 245.7w+
    30
  • 03-25 07: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5日电,LG能源与波兰国企签署储能系统供货协议,自2026年起将向波兰PGE(波兰国家电力公司)供应约16吉瓦的储能系统(ESS)。
    阅读 288.8w+
    3
    36
  • 03-21 13: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特斯拉3月21日宣布,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正式出口发运。据介绍,单个Megapack可以储存约3900度电,相当于62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
    阅读 327w+
    37
  • 03-21 13: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出口发运。
    阅读 355.6w+
    1
  • 03-21 08:38 来自 财联社
    德国加大财政支出推动能源转型 中国光储出海再迎投资机遇
    阅读 58.5w+
    1
    32
  • 03-21 08: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5000亿欧元财政支出法案,其中明确1000亿欧元注入气候与转型基金,同时将“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写入《基本法》。同时,今年2月德国光伏补贴新法进一步打开电价套利空间,储能将收获更高弹性。我们认为在相关政策刺激下,欧洲渠道库存持续消解,考虑德国是国内光储企业出货的重点市场,同时作为欧洲新能源先锋市场的标杆和外溢效应,我们认为本次法案的落实有望开启欧洲光储的复苏周期,带动国内相关企业业绩大幅改善。
    阅读 261.9w+
    3
    340
  • 03-17 14: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据国家能源局消息,3月17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与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内阁大臣米利班德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第八次中英能源对话。双方围绕清洁能源技术、能源转型路径、能源安全、国际能源治理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后,王宏志与米利班德共同签署了《中英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明确将电力市场改革及电网、电池储能、海上风电、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清洁低碳与可再生氢等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阅读 269.9w+
    32
  • 03-16 23: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6日电,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产能利用率饱满,下半年较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提升20%,全年产能利用率为76.3%。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公司LFP、NCM产品中的出货占比将提升至60-70%。此外,由于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较大且需要稳定电力,因此对于储能电池的质量要求较高,是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从目前趋势看,数据中心配储的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公司阿联酋项目达到19GWh的规模,目前只是刚开始。
    宁德时代
    +0.03%
    阅读 271.5w+
    5
    251
  • 03-15 07: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5日电,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随着安徽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厂房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完成,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建设完工,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熔盐储能技术就是利用熔盐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实现热能存储,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充电宝,可在电网低谷时段,火电机组仍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抽取一部分蒸汽输送到熔盐储罐内进行储存能量;而在用电高峰和深度调峰时再进行释放能量。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充电宝”项目,采用390℃高温和190℃低温两个熔盐储罐进行储热。储热主要成分为三元熔盐,设计储热容量为1000兆瓦时。不仅解决了机组调峰出力与供汽之间的矛盾,还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
    阅读 338.2w+
    3
    195
  • 03-13 17: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3日电,四川省首个高原光伏构网型储能电站,阿坝州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实现首批5.28万千瓦并网发电。阿坝州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平均建设海拔3600米,共将建设76个“牧业、光伏互补型”太阳能发电阵列,总装机规模达25万千瓦。“构网型储能电站”将储能电池与光伏发电装置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小型电网,不仅能调节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波动性,还能有效改善偏远地区电网的稳定运行能力。
    阅读 272.3w+
    1
    27
  • 03-05 07: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5日电,2025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围绕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提交建议。他建言,从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新型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阅读 267.3w+
    49
  • 03-04 12: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4日电,财联社记者从宁德时代处获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将在今年两会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曾毓群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储能虽实现规模化发展,累计装机大增且参与电力市场的相关改革推进,但与抽水蓄能相比,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还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电能量市场电价浮动窄、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未打通、容量电价实施细则未出台及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等。为此,曾毓群提出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的建议,包括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如完善电价、成本疏导和容量补偿机制,以及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以保障储能安全可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宁德时代
    +0.03%
    阅读 255.9w+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