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2.0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0.86%
龙头股
新特电气
+20.03%
四方股份
+10.01%
主题基金
储能
+0.24%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1日电,由深圳供电局牵头,禾望电气、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套应用于变电站实时保供电的构网型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后海三(春晖站)示范工程近日顺利投运。这标志着我国在构网型储能技术与城市配电网融合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禾望电气为该系统提供了自主研发的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变流器。
    阅读 144.4w+
    106
  • 昨天 11: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电,据西部超导官微10日消息,近期,西部超导公司运用粉末装管(PIT)技术制得的实用化MgB₂高温超导线材成功实现量产,单根长度达到2万米以上。公司累计生产逾250公里MgB₂线材,作为关键材料为南方电网超导磁储能装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西部超导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中心镁扩散法制备出千米级多芯MgB₂线材,3T&4.2K下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0797A/mm2以上,标志着公司的高性能MgB₂高温超导线材研发制造能力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西部超导
    -2.98%
    阅读 323.3w+
    3
    93
  • 昨天 08: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电,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复盘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历史,可以看到市场化因素推动的行业经济性拐点出现后,需求及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往往是非线性的,判断储能行业正处于同样的产业拐点之上。过去2年,随着电芯成本断崖式下降以及技术进步带动降本,储能系统成本已大幅降低。海外从2024年开始,经济性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驱动储能已呈现全面开花的状态,判断未来几年储能有望复刻渗透率及需求加速增长的历史故事,并带动锂电产业链供需大幅改善。核心看好集成、电池锂电材料、逆变器等各环节龙头。
    阅读 306.1w+
    14
  • 10-09 10: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据报道,意大利首次大型储能竞价的投标价创下纪录低点,仅为每年12,000-19,000欧元(13,300-21,000美元)/MWh,远低于预期,彰显电池成本正大幅下降。在全球供应格局变化和价格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发商似乎愿意接受接近于零的回报底线,以确保长期合同。
    阅读 281.2w+
    27
  • 10-08 17: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8日电,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10月8日正式投运。作为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该工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为绿电高效消纳注入“钠电动能”。
    阅读 276.2w+
    1
    89
  • 10-08 16:34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港股新能源板块假期热度不减 多重利好催化下再度走强
    阅读 80.5w+
    6
    51
  • 10-08 13:26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九月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终止并购重组 热门固态电池概念股赫然在列
    阅读 102.6w+
    17
    179
  • 10-04 22: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4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投资建议方面,上调储能装机容量预期,建议关注各环节龙头公司。中信建投上调2025—2027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150GWh、260GWh、380GWh,全球新增装机则可达272GWh、441GWh、642GWh。
    阅读 355.2w+
    2
    294
  • 10-04 16: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4日电,据云南省能源局消息,今年以来,云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有力促进新能源消纳。截至8月中旬,新型储能日均利用小时数达5.12小时。2025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驱动下,云南省新型储能建设跑出加速度。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装机规模达546.54万千瓦/1093.08万千万时。
    阅读 352.1w+
    5
    88
  • 10-01 21: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日电,由江西院承建的曲靖广储400兆瓦/8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顺利并网,该项目是云南省单期并网最大装机容量储能电站项目,位于曲靖市马龙区红桥工业园区内,规划容量400兆瓦/800兆瓦时,由80套5兆瓦/10兆瓦时储能单元组成。
    阅读 338.3w+
    1
    42
  • 10-01 15: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市场风格维持高位震荡,仍围绕科技主线,风格偏向半导体板块展开交易。从催化因素和时序上看,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技术发布、新品迭代的密集周期,半导体、AI应用、AI算力、海外储能及风电等方向确定性持续增强。结合市场环境、催化因素以及综合量化指标研判,建议关注上述五大主题方向。
    阅读 348.9w+
    2
    182
  • 09-30 13: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据亿纬锂能9月30日消息,亿纬锂能近日与可再生能源企业TSL Assembly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约定于2026–2030年期间,在中东欧地区部署总规模达1GWh的储能系统项目。
    亿纬锂能
    -10.96%
    阅读 300.8w+
    8
    63
  • 09-30 09: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储能概念延续强势,海博思创涨超10%,续创上市新高,通润装备走出5天3板,优优绿能、万润新能、昱能科技、南都电源、固德威等跟涨。消息面上,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海博思创
    -6.98%
    固德威
    -4.16%
    阅读 343.4w+
    2
    82
  • 09-29 15:09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港股储能概念短线爆发多股涨逾10% 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环比增超10倍
    阅读 65.2w+
    15
  • 09-29 14:41 来自 财联社 周颖
    订单排到明年!储能电芯“一芯难求”,概念股集体大涨
    阅读 83.7w+
    6
    170
  • 09-29 09: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储能概念反复活跃,万润新能、科陆电子涨停,海博思创、湖南裕能涨超10%,艾罗能源、科林电气、横店东磁、和顺电气等跟涨。消息面上,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科陆电子
    -5.92%
    科林电气
    +6.86%
    阅读 245.8w+
    81
  • 09-28 15: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8日电,目前国内最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在江苏常州成功送电,对保障地区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之一,实现核心设备的100%国产化,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一次充电可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能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全年可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
    阅读 281.3w+
    3
    83
  • 09-27 23:09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9月27日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阅读 354.7w+
    11
    871
  • 09-27 21: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7日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指出,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自由贸易港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时,着眼长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海南样板。希望大家多为海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谋划前瞻性重点项目,探索多元化技术路线,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支持,不断革新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领域技术。要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封关运作的机遇,围绕新能源汽车测试、销售、服务、文化塑造等全产业链发力,构筑产业发展体系,创造良好用车环境,建立设施保障机制,推动新增汽车新能源化,挖掘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潜力。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和安全舒适出行能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 337.1w+
    3
    130
  • 09-27 17: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7日电,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正式印发《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明确厦门市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方面,厦门将重点在电解水制氢成套装备、固态储氢材料及装备、氢燃料电池成套设备、氢能汽车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争创国家级科创平台,保持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在产业培育方面,厦门积极引培领军企业,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区,促进氢能产业“制储输加用”一体化发展,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及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并鼓励出口,到2027年氢能装备及材料生产企业达到30家;在示范应用方面,厦门建立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目标到2027年开通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路,建成加氢站3座,并探索绿氢在工业、储能等领域的特色应用。
    阅读 324.1w+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