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2.0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0.14%
龙头股
天宏锂电
+12.72%
湖南裕能
+10.77%
主题基金
储能
+1.16%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据ICC鑫椤锂电数据库统计,2025年8月份国内碳酸锂总需求量达到10.2万吨,环比增长7.49%,再创历史新高。虽然目前碳酸锂库存仍在14万吨之上,但近半年来可用天数持续下降,价格弹性随之增强。从具体需求看,磷酸铁锂对碳酸锂需求环比增幅达到8%,储能方面拉动明显,2026年储能需求增幅保守估计40%—50%。
    阅读 164.2w+
    43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储能概念日内持续拉升,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涨超10%,齐创历史新高,海博思创、湖南裕能、万向钱潮、尚太科技、洛凯股份涨停。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即180吉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宁德时代
    +9.14%
    海博思创
    +8.65%
    阅读 180.7w+
    6
    204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指数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2.00%,沪指涨0.10%,深成指涨0.87%,能源金属、储能、光伏设备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权重股宁德时代涨超8%,沪深京三市超2200股上涨。
    阅读 195.2w+
    6
    46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两部委发布文件明确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翻倍目标,实质上将此前“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我们上调2025-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30/165/190GWh。欧美需求高景气与产业供给优化,储能系统传导涨价是当前左右行业基本面的核心矛盾,在新能源入市现货价差拉大+容量补偿加码刺激下国内储能行业或逐渐走出长期通缩局面。前期低迷的储能板块受益流动性轮动修复。当前储能行业2026年PE集中在15-20倍区间,安全边际较高。
    阅读 210.2w+
    2
    54
  • 10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华泰证券研报称,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对未来储能装机给出了明确规划,并理顺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促进国内储能行业长周期健康发展。需求维持强劲的同时,国内产业链价格竞争也已接近尾声,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
    阅读 215.1w+
    3
  • 10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储能方面,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持续看多锂电、储能。氢能方面,北美电力需求缺口带来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产业趋势仍在被验证并加强,持续看好SOFC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优势;绿醇长期应用趋势是船运脱碳的必然结果,IMO规则正在加快平价进度、提升行业空间。
    阅读 235w+
    1
    37
  • 09-12 18: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山西省2025年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拟调整情况的公示》。此次拟调整入库的新型储能项目67个、容量约13.2GW/23.8GWh,拟调整出库的新型储能项目20个、容量约1.01GW/2.02GWh。
    阅读 321.7w+
    36
  • 09-12 17: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支持各地探索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做好市场竞争与系统运行的衔接,优化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形成反映供需关系和调节成本的分时价格信号。开展日前交易的地区,以发用电两侧经营主体自主申报的量价信息出清和结算,通过日前价格信号激励用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参与系统调节。加快完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以负荷预测和新能源功率预测为基础,优化形成机组组合,保障市场环境下的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完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机制。推动发用两侧共同参与现货市场,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探索按节点/分区电价申报及结算。支持“电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参与现货市场。
    阅读 347.5w+
    1
    62
  • 09-12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就近消纳项目平等参与电力市场。项目与其他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具有平等市场地位,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参与电力市场。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项目上网电量交易和价格结算按照市场规则执行;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不开展送电结算。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项目用电时,应当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不得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并按照下网电量承担上网环节线损费用。
    阅读 363.3w+
    61
  • 09-12 09:35 来自 财联社
    两部门:目标到2027年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阅读 77.5w+
    3
    206
  • 09-12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测算本地区调节能力需求,统筹明确新型储能和其他调节资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每年度报送新型储能规划建设情况,总结发展经验。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新型储能,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型储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新型储能领域企业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推动研究开发面向新型储能项目的保险产品。
    阅读 317.8w+
    70
  • 09-12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强化重大项目布局牵引,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引领作用,加强上下游产业合作,打造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布局。
    阅读 329.1w+
    54
  • 09-12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推进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注册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
    阅读 351.4w+
    56
  • 09-12 09: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各地要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阅读 321.6w+
    28
  • 09-12 09: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建设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促进新能源电站与配建新型储能联合运行,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提供电网稳定支撑能力。研究煤电机组与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联合运行,优化运行方式,提升调节能力。鼓励利用退役火电厂场地和送出线路,科学规划建设新型储能。
    阅读 352.1w+
    43
  • 09-12 09: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提到,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阅读 324.8w+
    94
  • 09-12 08: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阅读 336w+
    1
    86
  • 09-11 19: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电,GGII发文称,随着国内储能行业温度持续高升,加之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将超1.3TWh,带动上游磷酸盐正极材料市场出货超350万吨,实现同比双增长超45%。
    阅读 254w+
    96
  • 09-09 08: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及二季度经营结果来看,在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的拉动下,产业链出货端表现较为亮眼,多数环节二季度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探底,二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小幅回升,部分供给紧缺环节已开启产能扩张节奏。盈利端,电池、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材料环节盈利触底,同时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固态、快充等)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考虑到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比较优势显著、海外布局逐渐完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出海卡位等,份额和盈利的双重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持续看好经历周期验证,在技术、成本、盈利方面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的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阅读 275.9w+
    1
    61
  • 09-08 14:52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港股锂电股走强赣锋锂业续创年内新高 三季度锂电排产环比增约两成
    阅读 88.7w+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