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1.9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0.61%
龙头股
凯恩股份
+9.96%
铭普光磁
+7.13%
主题基金
储能
-1.62%
  • 昨天 17: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在呼和浩特拜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双方就深化新能源、氢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孙绍骋说,希望双方在持续扩大新能源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深挖合作潜力,围绕核能、储能、绿氢等领域探索推出一批合作项目,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杨长利指出,中广核高度重视在内蒙古的投资和发展,下一步,中广核将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发挥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优势,在电力外送通道及配套大基地开发建设、防沙治沙、输氢管网建设、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发展、核医疗设备应用等方面加强与内蒙古的务实合作,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内蒙古落地实施。
    阅读 265.2w+
    21
  • 昨天 16: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成钢带队赴湖南省衡阳市开展电化学储能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现役火电机组、电化学储能电站,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有关情况。
    阅读 267.8w+
    29
  • 昨天 10: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阅读 267.4w+
    17
  • 07-30 16: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0日电,由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明阳氢燃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从江苏无锡成功发运,交付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应用于深圳能源集团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配套工程——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在燃气轮机纯氢发电方面迈出里程碑式的关键一步。“木星一号”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已在无锡完成燃烧室部件研制、整机点火、整机全速空载测试,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纯氢燃气轮机机组。
    阅读 247.8w+
    57
  • 07-29 15: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9日电,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下线,将发往欧洲。
    阅读 258.1w+
    2
    36
  • 07-28 16:48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7月28日电,2025世界储能大会将于2025年9月16-18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延续“零碳·科技”这一永久主题,并确立“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作为2025年度主题。
    阅读 274.4w+
    66
  • 07-28 12:3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武超
    江苏华辰董事长张孝金: 新能源和储能产品“破圈”,新产能和出海“破局”|解码新趋势
    阅读 93w+
    16
  • 07-25 0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5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本次辽宁省征求意见稿提出储能容量电价是对甘肃省国内首个容量电价机制的延续。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将在各省份陆续确立,甚至有望推出国家层面储能容量电价。在容量电价下,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带动国内大储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储能行业有望实现竞争格局优化,重点推荐储能产业链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头部厂商。
    阅读 326.9w+
    2
    33
  • 07-24 20:3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美国住宅太阳能企业Sunrun表示,将与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合作推出创新型家庭能源计划。该计划将Sunrun Flex太阳能储能系统与特斯拉定制化电力零售方案相结合,旨在最大化太阳能发电效率、提供断电电池备份支持并提升能源独立性。
    阅读 284.7w+
    6
  • 07-24 12: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其位于美国的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预计在年底前上线。此外,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在美国休斯顿附近启动建设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
    阅读 279.2w+
    2
    28
  • 07-23 06: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3日电,在可持续能源技术领域,科学家又迈出关键一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可规模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新工艺,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储能材料》杂志。传统回收方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贫镍正极混合材料的处理效率较低,且依赖高能耗工艺,产出的材料价值有限。最新技术破解了这一难题。其不仅能回收92%以上的镍、钴、锰等关键金属,还能将其转化为高性能正极粉末。实验数据显示,用这种再生材料制造的电池表现优异:在商用袋式电池测试中,经过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88%的容量,9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过85%。
    阅读 263.6w+
    6
    114
  • 07-22 18: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2日电,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青海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明确,开展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建设。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选取典型行业、特色资源和典型园区(区县),支持充换电设施、分散式风电、通信基站蓄电池组、用户侧储能(光伏)等领域试点建设虚拟电厂,推进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的多场景、多阶段试运行,提升市场组织、平台功能的稳定性,逐步扩大虚拟电厂的聚合资源规模。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
    阅读 250.4w+
    49
  • 07-18 12:45 来自 内蒙古日报
    财联社7月18日电,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近日,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区建成国内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据悉,该项目符合国家绿电直连总体发展思路,依托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算力中心用电负荷,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供能对接。新能源场站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总装机规模30万千瓦,其中风电2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
    阅读 344.8w+
    1
    63
  • 07-16 22: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记者获悉,特斯拉中国将“恢复”Model 3最长续航版本,该车型售价在27万元左右,预计最早于9月上市,有望成为特斯拉目前最长续航的车型。工信部今日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7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特斯拉纯电动轿车名列其中根据图片显示该车型为“Model 3+”。据悉,该车型产品型号为TSL7000BEVBR1,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2019年8月,特斯拉方面在国内下架Model 3的长续航后驱版车型,至于为何下架,官方并未提及。此前,该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最大超过600km。(财联社记者 刘阳)
    阅读 262.2w+
    2
    218
  • 07-16 20:00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7月16日电,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近日正式发布。这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首项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首次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关键控制特性体系,明确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涵盖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体积膨胀率等核心特性指标,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
    阅读 266.1w+
    3
    88
  • 07-16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阅读 260.6w+
    2
    127
  • 07-16 08: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中信证券认为,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逐步确立,国内储能项目投资确定性将显著增强,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在容量电价考核机制设计下,储能项目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升业主对储能电芯、系统质量的要求,促进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行业投资价值,重点推荐储能产业链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头部厂商。
    阅读 259.9w+
    2
    99
  • 07-15 18: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5日电,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今天(7月15日)上午正式投运。该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了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供能对接。项目投运后,年用电量21.9亿千瓦时,其中年均可消纳绿电8.4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48万吨,标志着内蒙古在构建“东数西算”绿色算力枢纽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阅读 288.3w+
    2
    69
  • 07-15 10: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5日电,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本次投产的3号机组,对标新一代煤电技术特征,在国内首次应用了全国产核电iDCS控制系统、首次使用了百万机组高效供热柔性回热技术、首次集成了“多路分仓+储能粉仓”技术、首次实现了百万机组全工况自适应启停、首次运用了“耦合热泵回收闭冷水废热”技术、首次使用了机组全生命周期实时健康评估技术,实现了“六个首次”的创新集成。
    阅读 263.2w+
    16
  • 07-14 18:2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4日讯,中自科技总经理王云近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能源领域(包括电池、储能/储能+)是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今年6月,中自科技在“一带一路”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光储微电网项目正式开始发电,这也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中自科技在多米尼加、西非、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项目还在筹建中,预计该公司今年新能源领域营收方面会有一定积极反馈。(记者 黄修眉)
    中自科技
    +0.61%
    阅读 243.8w+
    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