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1.9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3.03%
龙头股
茂硕电源
+10.03%
西子洁能
+10.01%
主题基金
储能
-0.46%
  • 01-09 20:4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日讯,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增长32.6%,其中动力、储能、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80+GWh、335+GWh、55+GWh,同比增长23%、64%、14%。从技术路线占比看,2024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560+GWh,占比动力电池总出货量比例达到72%。
    阅读 261.5w+
    4
  • 01-09 16:38 来自 财联社
    上海:到2026年新型储能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
    阅读 81.5w+
    4
    74
  • 01-09 16: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9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绿醇绿氨为重点,远期形成临港新片区、嘉定区、化工区、外高桥区域四大氢基能源基地布局。绿醇面向航运持续提升加注能力,在布局市外产能的同时,发挥好本地资源“压舱石”作用。绿氨聚焦煤电掺烧,在化工区布局绿氨示范工厂,推动生产成本下降,结合火电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开展绿氨掺烧示范,逐步提高掺烧比例,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开拓新途径。
    阅读 270.7w+
    1
    111
  • 01-09 16: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9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2025年1月1日起,新开工(含升级改造)集中式陆上风电,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的20%、额定充放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配置新型储能,新建海上风电按照竞争配置要求配置;采用独立储能电站形式建设,通过自建、合建或容量租赁的模式实现。以投资为纽带,在华东区域布局抽水蓄能,提升电网整体峰谷调节能力和运行水平。
    阅读 252.2w+
    2
    55
  • 01-09 16: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9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阅读 265w+
    4
    74
  • 01-07 07: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7日电,我国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华电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投产发电,大片的盐碱地变身清洁能源新绿洲。项目的建设对于我国盐碱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272.2w+
    1
    34
  • 01-06 15: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改造或建设一批调度机构统一调度的新型储能电站。推动具备条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储能实施改造,由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运行,提升调用水平。在统筹安排各类调节资源建设规模基础上,结合系统供电保障和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优化选择适宜新型储能技术,高质量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发挥功效的新型储能电站。
    阅读 271.6w+
    51
  • 01-04 17: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4日电,据中科院之声消息,近日,我国严寒地区首套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 —— 吉林松原乾安中卉玉字储能电站正式投产。该电站由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建设运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建设。
    阅读 321.4w+
    94
  • 01-03 13:53 来自 中新社
    财联社1月3日电,记者3日从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的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三期15万千瓦项目日前成功并网,标志着大庆基地总装机容量增加至50万千瓦,实证实验方案达到380种,服务中国乃至全球光伏、储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阅读 367.8w+
    18
  • 01-03 13: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3日电,经沙特能源部下属的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审核,有33家本地、区域和国际公司获得沙特第一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或G1BESS项目的预入选资格,总储能容量为8吉瓦时(GWh)。其中,有9家中国公司入围,入围“管理标和技术标投标人”的七家公司分别为:中能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国际(香港)公司、远景能源公司、晶科电力(香港)、华能集团孙公司尚华投资公司、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还有两家中国公司入围“管理”标,分别是协鑫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中国电建。
    中国电建
    -1.97%
    阅读 349.4w+
    74
  • 01-03 07: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3日电,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日前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国内首个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和储能电站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投运。
    阅读 319.9w+
    1
    84
  • 01-02 17: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日电,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要求,严格用海选址要求,海上风电项目用海必须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海岸带专项规划;严格限制在渤海中部等开发强度高、船舶交通流密集的海域规划建设;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敏感和脆弱生态区域布局。鼓励立体复合利用,支持在已确权的海洋油气开发区、深远海养殖区等已开发利用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同时提出鼓励采用“风电+”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实现“一海多用”,通过统一设计、统一论证,建设一定比例的网箱养殖、海上光伏、波浪能发电、制氢、储能等设施。
    阅读 257.6w+
    43
  • 01-02 06:06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月2日电,随着2024年步入历史,锂电负极材料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发展。对于2025年负极市场展望,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认同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将是推动负极材料市场持续发展的两大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负极材料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负极材料的性能也将不断提升,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业内共识是,考虑到当前负极材料环节盈利尚可,在总供需仍处于宽松状态下,预计2025年负极环节价格或仍低位运行。中金公司指出,伴随负极头部企业成本优势持续放大,2025年至2026年负极落后产能有望逐步退出,叠加供给端扩张放缓,行业供应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阅读 288.8w+
    1
    84
  • 01-01 0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日电,我国首部能源法今天正式施行。这在我国能源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能源法首次将氢能写进国家法律,明确氢的能源属性,同时明确了绿证的法律地位,鼓励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对世界的承诺。2025年还将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亿千瓦左右,未来,居民用电将更绿色,新能源汽车也能充上绿电。
    阅读 346.2w+
    2
    148
  • 12-31 12: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31日电,特斯拉12月31日对外宣布,12月27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5月开工到竣工仅耗时7个月。工厂已开始试生产,预计明年初正式量产。
    阅读 291.7w+
    1
    57
  • 12-31 09: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31日电,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鼓励炼化行业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煤化工行业气化等环节利用清洁低碳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氢还原制备金属粉末,半导体制造、清洗、封装和焊接,医药行业催化加氢清洁低碳氢替代。开发低成本、高可靠、可离网运行的“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不断提升制用低成本绿电的供给。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有序建设“制氢+用氢”一体化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弱并网、离网制氢新模式发展,探索工业余热与高温电解制氢耦合利用、海上风电制氢等新途径。研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制氢设施、用氢负荷的自适应、自调节系统,提升风光功率预测、耦合调度及排产等智能控制技术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乙烷裂解脱氢等工业副产氢规模化提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化石能源制氢设施加装碳捕集利用装置。
    阅读 288.3w+
    42
  • 12-27 10:3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上海嘉定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互动交流会上,据嘉定区经委综合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定区正全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加快“碳索嘉”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聚能小镇规划布局,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紧建设空间信息产业园(真新通航、航空智谷),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率先选取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开展探索,加快专项政策研究。(记者 张洋洋)
    阅读 343.8w+
    1
    70
  • 12-25 22: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5日电,界面新闻获悉,12月2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在北京组织召开新型储能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闭门研讨会,会议时间从8:30进行至12:00。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上述会议包括三大研讨议题。议题一,讨论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价格竞争”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以及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措施。议题二,讨论防止“内卷”的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技术条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防护水平,约束地方资本冲动投资等。议题三,讨论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阅读 266.7w+
    14
    616
  • 12-24 21: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4日电,据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最新消息,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到2027年,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旗舰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较为完备的量子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目标为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24个,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家,产业规模达50亿元等。计划到2030年,合肥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实现产业营收200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打造6个省级未来场景实验室和省级未来场景试验区。
    阅读 292.2w+
    94
  • 12-24 17:32 来自 解放日报
    财联社12月24日电,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完工在即,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毕,有望突破其整车超级工厂建设速度,7个月实现从动工到完工的全过程。今年5月23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开工。开工仪式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规划年产1万台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GWh(吉瓦时),产品供给全球市场。
    阅读 290.1w+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