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储能
关注
2.0W 人关注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
+0.86%
龙头股
扬电科技
+16.85%
特变电工
+10.01%
主题基金
储能
+2.23%
  • 昨天 13:57 来自 财联社
    9月17日,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岩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路线图规划的发展目标为: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初期,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8亿千瓦;2030年,新型储能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2.4亿千瓦;203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3亿千瓦。路线图还就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机械储能、储热蓄冷、氢储能五项新型储能技术作出发展展望。
    阅读 191.1w+
    91
  • 昨天 13: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7日电,2025世界储能大会9月17日在宁德召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储能行业发展仍存在挑战,其中包括产品的参数虚标宣传虚假,不少企业不在研发上发力,一直在产品参数上做文章,在质保寿命上拍脑袋。从投用运行效果看,部分项目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承诺,甚至不到承诺时间的1/4,即25%。(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阅读 189.6w+
    102
  • 昨天 11: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7日电,工信部征集2025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推进机构,以推动自主创新基础产品和工艺推广应用为目标,聚焦高性能一体化电动关节模组等116个重点方向,采用“揭榜挂帅”模式,由推进机构组织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学研用各环节参与单位共同推动上述方向产品、工艺的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促进形成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互动发展、上中下游互融共生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格局。重点方向其中包括:高性能一体化电动关节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精密传动技术、机器人用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储能型钠离子电池、纳米级精度压电快反镜、移动终端直连低轨卫星的星上天线技术及产品、面向新型工控设备的高性能形处理器(GPU)及软硬件适配、高性能可编程数据处理器(DPU)的软硬件适配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优化设计、光刻胶(围绕芯片半导体高端光刻领域需求,开展ArF、ArFi光刻胶以及与之配套的光刻胶树脂、光产酸剂的研发,推动光刻胶的批量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高端植介入器械精密制造技术等。
    阅读 225.1w+
    75
  • 昨天 10: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7日电,财联社记者从2025世界储能大会主办方处获悉,在本届大会筹办期间,宁德市新对接产业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367亿元,其中制造业类项目14个、科研类项目2个、科技创新类项目6个。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共有18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245.8亿元,项目涵盖新型电池、新型储能系统、新材料、零碳园区等方向。(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阅读 204.7w+
    38
  • 昨天 09: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7日电,在今日进行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致辞中表示,储能行业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他提到,近三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了约八成,近期某个集采项目的中标价格甚至低过了0.4元/Wh,严重偏离成本。他认为,低价必然带来减量减配,为行业埋下了质量的安全隐患。今年价格战已经蔓延到了海外,这不仅让储能企业的毛利急速缩水,关键是不可持续,得不偿失。(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宁德时代
    +6.70%
    阅读 234.4w+
    51
  • 09-16 14: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6日电,天眼查显示,近日,南京蔚来能源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000万人民币增至2.5亿人民币,增幅1150%。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吴彦,经营范围含电动汽车智能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建设、销售、运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充换电设施、储能设备、充电桩设备及零部件销售、运营、安装及相关技术的研发,汽车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阅读 286w+
    1
    32
  • 09-16 06: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6日电,近日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令储能行业更加火热。多位储能产业链企业人士表示,行动方案明确了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翻倍目标,将此前“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给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海外需求大增叠加政策明朗持续推动行业形势向好,未来头部企业将更多参与典型应用场景打造。
    阅读 274.9w+
    132
  • 09-15 11: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据ICC鑫椤锂电数据库统计,2025年8月份国内碳酸锂总需求量达到10.2万吨,环比增长7.49%,再创历史新高。虽然目前碳酸锂库存仍在14万吨之上,但近半年来可用天数持续下降,价格弹性随之增强。从具体需求看,磷酸铁锂对碳酸锂需求环比增幅达到8%,储能方面拉动明显,2026年储能需求增幅保守估计40%—50%。
    阅读 269.7w+
    49
  • 09-15 10: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储能概念日内持续拉升,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涨超10%,齐创历史新高,海博思创、湖南裕能、万向钱潮、尚太科技、洛凯股份涨停。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即180吉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宁德时代
    +6.70%
    海博思创
    +0.67%
    阅读 259.5w+
    7
    234
  • 09-15 09: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指数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2.00%,沪指涨0.10%,深成指涨0.87%,能源金属、储能、光伏设备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权重股宁德时代涨超8%,沪深京三市超2200股上涨。
    阅读 269.2w+
    6
    58
  • 09-15 08: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两部委发布文件明确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翻倍目标,实质上将此前“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我们上调2025-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30/165/190GWh。欧美需求高景气与产业供给优化,储能系统传导涨价是当前左右行业基本面的核心矛盾,在新能源入市现货价差拉大+容量补偿加码刺激下国内储能行业或逐渐走出长期通缩局面。前期低迷的储能板块受益流动性轮动修复。当前储能行业2026年PE集中在15-20倍区间,安全边际较高。
    阅读 273.8w+
    2
    59
  • 09-15 08: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华泰证券研报称,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对未来储能装机给出了明确规划,并理顺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促进国内储能行业长周期健康发展。需求维持强劲的同时,国内产业链价格竞争也已接近尾声,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
    阅读 268.8w+
    4
  • 09-15 07: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5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储能方面,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持续看多锂电、储能。氢能方面,北美电力需求缺口带来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产业趋势仍在被验证并加强,持续看好SOFC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优势;绿醇长期应用趋势是船运脱碳的必然结果,IMO规则正在加快平价进度、提升行业空间。
    阅读 285w+
    1
    41
  • 09-12 18: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山西省2025年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拟调整情况的公示》。此次拟调整入库的新型储能项目67个、容量约13.2GW/23.8GWh,拟调整出库的新型储能项目20个、容量约1.01GW/2.02GWh。
    阅读 321.7w+
    36
  • 09-12 17: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支持各地探索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做好市场竞争与系统运行的衔接,优化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形成反映供需关系和调节成本的分时价格信号。开展日前交易的地区,以发用电两侧经营主体自主申报的量价信息出清和结算,通过日前价格信号激励用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参与系统调节。加快完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以负荷预测和新能源功率预测为基础,优化形成机组组合,保障市场环境下的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完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机制。推动发用两侧共同参与现货市场,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探索按节点/分区电价申报及结算。支持“电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参与现货市场。
    阅读 347.5w+
    1
    64
  • 09-12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就近消纳项目平等参与电力市场。项目与其他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具有平等市场地位,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参与电力市场。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项目上网电量交易和价格结算按照市场规则执行;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不开展送电结算。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项目用电时,应当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不得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并按照下网电量承担上网环节线损费用。
    阅读 363.3w+
    61
  • 09-12 09:35 来自 财联社
    两部门:目标到2027年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阅读 77.6w+
    3
    207
  • 09-12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测算本地区调节能力需求,统筹明确新型储能和其他调节资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每年度报送新型储能规划建设情况,总结发展经验。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新型储能,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型储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新型储能领域企业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推动研究开发面向新型储能项目的保险产品。
    阅读 317.8w+
    71
  • 09-12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强化重大项目布局牵引,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引领作用,加强上下游产业合作,打造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布局。
    阅读 329.1w+
    54
  • 09-12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推进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注册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
    阅读 351.4w+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