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5日电,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胡卫进研究员团队携手合作者,开发出一种热处理升降温速率可达每秒1000摄氏度的“闪速退火”工艺,成功制备出晶圆级高性能储能薄膜。相关成果于11月15日凌晨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电容器件的制造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财联社11月14日电,2025年11月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在宜宾举办。会议正式启动“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道路运输有条件豁免试点”,通过科学分级管理,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对低风险电池产品豁免部分道路运输资质要求,将有效释放合规运力,破解“零库存”生产模式与运力短缺的矛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有条件豁免试点的深入推进,以及运输标准完善、技术创新应用和国际通道拓展,我国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将朝着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向加速迈进。
财联社11月14日电,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月13日发布的《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显示,隆基绿能拟通过收购股权、增资入股、表决权委托的形式取得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1.9998%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隆基绿能将单独控制精控能源。精控能源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业务。对于交易总金额等细节,隆基绿能方面暂未透露。此前,在光伏组件出货排名前四的企业中,隆基绿能是唯一未布局储能业务的公司。(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①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②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销量达786GWh,出口量超过129GWh,同比分别增长48.9%和32.7%。
财联社11月13日电,阿特斯宣布其储能业务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签署合同,将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爱德华兹堡卡迪纳尔的“天望2号(Skyview 2)”储能项目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及交钥匙EPC(设计、采购、施工)服务。该项目规模达411MW/1858MWh,是安大略省迄今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财联社11月12日电,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新质发展,首先在于源端材料的突破。材料定乾坤,“全球最严电池法规”重新定义产业游戏规则,绿色低碳是最主要的通行证。动力电池+储能+AI,将重塑能源、移动能源新未来。目前,协鑫正携手英伟达、华为等,推进能源大模型研发与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构建时序、视觉、语言和寻优策略四大模型体系,重点打造分布式能源与开发运营、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清洁能源智慧生产三大应用场景,为未来能源系统注入强劲的智能驱动内核。
财联社11月12日电,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推动新能源一体化聚合运营。持续提升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精度,积极采用先进构网型技术,推进新能源多品种协同联合优化控制,全面提升新能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鼓励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探索新能源与其他电源在一定条件下实质性联营,整体制定参与市场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数字化升级改造,在落实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的基础上,推进新能源基地各场站集中监控和一体化运维检修,提高运营效能。加快推进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加强分散电力资源的聚合协同。
财联社11月12日电,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提升新能源多品种互补开发水平。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电源结构和储能配置比例,因地制宜建设光热发电等调节性电源,合理控制新建基地煤电装机需求,鼓励以熔盐储热耦合调峰、就地制绿氨掺烧等方式,提高新能源与煤电深度协同水平,提升基地绿电电量占比;支持有条件地区充分发挥光热、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的支撑调节作用,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发挥水电转动惯量大、启停快速和调节精准特性,积极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探索建设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为调节电源,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的新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系统调节支撑需求,推进省内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风光气储等互补开发。
财联社11月11日电,在11日的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于清教表示,在储能领域,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继续领跑全球,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市场快速起量,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长约29%。目前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财联社11月11日电,早盘光伏、储能概念反复活跃,拓日新能涨停,海博思创涨超10%,协鑫集成、科陆电子、京山轻机、国能日新等跟涨。消息面上,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大力推进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建设;到2030年,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 ②其中指出,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 ③意见提到,加强新能源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布局及优化运行。
财联社11月10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攻关系统灵活调节技术。创新应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推动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变速调节能力。深化虚拟电厂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多元交易技术应用,扩大新型负荷灵活调节技术应用。加快新一代煤电试点应用及推广。
①10月28日,公司取得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境外上市资格正式获批。 ②“高估值突击入股”事件目前来看并未成为上市过程中的实质阻碍。接下来,市场更关注的,或将是其后续业绩兑现与估值能否匹配。
①碳酸锂目前存在供需差且有扩大趋势; ②机构预计,年内碳酸锂可能延续需求旺盛格局; ③实际去库存的持续性和政策增量成为市场的关注点。
财联社11月10日电,进入11月份,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势依旧。Wind资讯数据显示,11月7日,六氟磷酸锂报价为12.15万元/吨,相较于10月31日的10.75万元/吨,涨幅达13.02%。相较于9月30日的6.10万元/吨,涨幅高达99.18%。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带动电解液采购量显著攀升,而六氟磷酸锂恰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这是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出低谷、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关键因素。”
①韩国三大电池厂商正迅速将业务重点转向储能系统,计划到2026年底前,将他们的美国总年产能提高一倍。 ②券商指出,随着美国数据中心缺电逻辑演绎,储能+光伏等能源形式是最快速上量的电源,储能行业正处于产业拐点之上。
AIDC在训练与推理阶段的运行负载具有显著波动特征,功率需求常出现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化。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可在低功耗阶段储能充电,并于高功耗计算阶段释放能量,从而有效平滑功率曲线,降低训练过程中的峰值负载。
《科创板日报》7日讯,依据GGII发布的《高工储能行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0月国内共有46个储能项目EPC/系统公布中标结果,中标规模约25.37GWh,较上月下降23%,1-10月中标容量规模累计达269.61GWh。
《科创板日报》5日讯,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全球已有近百家企业规划固态电池产能,合计达到上百GWh。在电动车、固定式储能、消费性电子、人型机器人、eVTOL/UAM、工业用途等对高能量密度或高可靠性应用需求的推动下,该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市场需求将突破206GWh,并于2035年扩大至740GWh以上,这标志着固态电池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①今日,电力设备概念股集体爆发,多只证券简称中含有“电”字的个股位居涨幅榜前列; ②微软CEO纳德拉与OpenAI CEO奥尔特曼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电力来支撑所有GPU运行。 ③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大量电网设备已超设计寿命。